-
公开(公告)号:CN108512228A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810446071.2
申请日:2018-05-11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气化铁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气化铁路对沿途风电场电能质量影响快速评估方法。包括对风电场并网点电能质量进行背景谐波测试;据电气化铁路和风电场电气特性搭建基于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PSASP的电气化铁路接入区域电网模型;据电气化铁路所接风电场公共连接点短路容量和国标中电网谐波电压含有率限值,计算公共连接点谐波允许值;据电气化铁路接入区域电网模型,计算电气化铁路与风电场公共连接点电能质量及计算电气化铁路在风电场公共连接点所产生的负序电流是否满足要求。简化了风电场内部模型搭建,基于PSASP原有电网仿真模型,准确、快速确定并网点谐波责任主体,为主要谐波源责任方界定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5226659B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510703919.1
申请日:2015-10-27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区域互为支撑独立运行的微电网系统,具体是一种永久脱离大电网独立运行依靠多区域互相支撑维持稳定的微电网系统。由负荷预测装置和天气预测装置通过光纤通信与微网间联络决策机构相连,微网间联络决策机构与A区域微电网、B区域微电网及C区域微电网分别相连接;A区域微电网与B区域微电网通过AB网间联络线相连,B区域微电网与C区域微电网通过BC网间联络线相连,A区域微电网与C区域微电网通过AC网间联络线相连。本发明使微电网具备长期脱离大电网独立运行的能力,与大电网彻底分离、独立性高,使微电网的应用范围和稳定性得到显著提升,避免在大电网故障时受到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7069794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258533.3
申请日:2017-04-1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沈阳工程学院 , 沈阳伊莱瑞克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分层结构的特高压直流系统机电‑电磁暂态混合仿真方法,属于电网仿真与控制领域,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具有分层结构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目标网架;步骤2获取具有分层结构的特高压直流系统的运行参数;步骤3确定具有分层结构的特高压直流系统的控制系统;步骤4对具有分层结构的特高压直流电网进行机电‑电磁暂态混合仿真。本发明能够有效和可靠地进行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受端电网的仿真分析,为更有效的把握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受端电网的运行特性及相互作用机理提供技术依据和实用化仿真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4485690B
公开(公告)日:2017-06-16
申请号:CN201410790607.4
申请日:2014-12-1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多阶段动态规划的电网多源调峰方法,对电力系统内多种电源联合调峰运行时,建立1天内的多阶段动态规划模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电网实际运行情况及网内多种电源运行特性,得到等效日负荷曲线;步骤2)计算各个调峰机组单位容量调峰成本;步骤3)以系统1天内运行费用最低为优化目标,建立多阶段动态规划目标函数;步骤4)根据电力系统实际运行状态,列出电网运行约束条件,根据各类发电机组的运行特性列出多种电源约束条件;步骤5)应用蚁群算法,对步骤3)中的目标函数进行求解,得到最优的多源调峰负荷分配方案。符合实际电网运行要求,并采用蚁群算法进行全局搜索求解,使该算法更适合实用化。
-
公开(公告)号:CN106505603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1038384.1
申请日:2016-11-23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布式电源及微电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包含多个储能单元的分层储能微电网。本发明由中央控制系统、集中式储能系统、微电网子网控制系统、微电网子网及开关装置构成。微电网系统采用集中式储能与分散式储能相结合,分散式储能在各微电网中作为主微源工作,集中式储能服务于电网调峰及辅助服务。在微电网子网无故障可靠运行情况下,子网层各微电网分别独立运行,子网控制系统对微电网状态实时监测,将数据上传集中层中央控制系统;某个微电网子网面临失稳或功率失衡,集中层中央控制系统将基于实时数据及控制策略,合理调配其他微电网电源或投入集中式储能来保障微电网子网继续运行。能提高微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减少电能损耗及硬件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06019019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478114.6
申请日:2016-06-27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1R3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在微电网的在线监测装置自动检测系统,尤其涉及基于GPIB的微电网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自动检测系统,具体是对不同装置进行自动检测的系统,提高检测效率,减少人为失误。本发明是由检测服务器的一端通过线缆与FLUKE标准源相连接,FLUKE标准源通过线缆与在线监测装置相连接,在线监测装置的另一端通过线缆与打印机相连接。本发明可以快速有效检测不同厂家在线监测装置精度,具有结构简单,检测时间短,无误差的特点,为微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的数据保证。
-
公开(公告)号:CN103956750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165690.6
申请日:2014-04-23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3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电集中送出模式下控制电压波动的无功优化系统及方法。它包括数据实时采集系统、风电场各控制单元控制模块、电压波动优化控制模块、无功补偿最优配置模块、控制指令下达接口及执行模块、数据响应反馈控制模块、无功与电压敏感性分析模块、Digsilent计算模块、电压调整配置模块及数据响应反馈控制模块。本发明采用以电压为目标的动态无功配置原则可以指导风电场集中外送模式下的动态无功配置原则,可以解决日益严重的风电场集中送出所带来的电压波动较大的问题,为集中送出时集中补偿时无功优化提供了一种准确可靠的计算方法。对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经济性具有重大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5281374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10779402.0
申请日:2015-11-13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间歇能源消纳的备用优化组合及其经济调度方法,针对间歇式发电的随机出力对系统调峰平衡的影响,建立备用组合经济调度模型,指导系统充分接纳间歇式能源发电电量。首先在初始系统的调峰模式下建立消纳需求时段判据,将能量备用按规划与运行角度进行划分,在目标时段内定义了时段备用(TPR)与实时备用(RTR),并相继提出对应的经济调度模型与求解方法。在此基础上,定义两类备用的组合调度比,构建组合经济调度模型及其求解方法,得出经济消纳间歇式发电所需调度的能量备用配置解集,实现含间歇式能源发电的系统调峰平衡。通过本发明的实施,不仅能够满足了间歇式能源发电并网运行的充裕性,同时能够实现经济调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850166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410706647.6
申请日:2014-11-27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5F1/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滑模层极值搜索控制的光伏发电最大功率追踪方法,包括有滑模层极值搜索控制方法和参数自适应调整方法,所述的滑模层极值搜索控制是选用一个滑模层来代替传统的开关函数;所述的参数自适应调整方法,是给定初始参数后,自发的根据自身调整到最佳参数。由于该方法唯一需要的输入变量是光伏阵列输出的有功功率,输出为光伏阵列端口的参考电压,这就无需详细的建模就能进行控制,使许多问题简单化。在此基础上,选用一个滑模层来代替传统的开关函数,减少了开关的高频噪声和功率损耗。最后,在系统稳定性的基础上,对于SM-ESC参数调整的复杂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258732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1810076602.3
申请日:2018-01-26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沈阳工业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可再生能源发电与新能源电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新能源电力系统在正常调控域运行方式下的控制方法;针对发电机组调节性能的差异和日负荷曲线在各时段的特点,通过启动控制参数计算,对可控机组发出控制命令,启动控制策略,对于短时控制,采用水电机组进行调节,为解决水电机组反向延迟的问题,要尽量减小系统有功偏差,故引入修正参数后,实现跟踪负荷变化的实时控制;对于长时控制,为响应负荷实时功率偏差,对水电机组与火电机组的出力情况以变化速率划分,计算变化速率,针对不同情况分别调用水电发电机组进行频率调节,调用火电发电机组进行频率调节,为解决火电机组反向延迟的问题,要尽量减小系统有功偏差,来实现发明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