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28063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211438367.2
申请日:2022-11-16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兴安供电公司
IPC: C23C24/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镍基金属基体表面石墨烯自修复生长方法,采用连续激光器在预置了石墨层的纯镍板上进行辐照,经过激光辐照,在辐照区域原位生长石墨烯,此石墨烯为一次生长的石墨烯;采用砂纸将上述一次生长的石墨烯去除,模拟石墨烯摩擦受损情况,对表面去除了石墨烯的镍基底进行热处理,经过热处理,在受损的镍基表面形成二次生长的石墨烯,实现镍基金属基体表面石墨烯自修复生长。本发明利用激光法制备一次生长石墨烯时残留在金属基底中的大量碳源为母材,采用热处理手段,在镍基底形成二次生长的石墨烯,完成镍基表面石墨烯自修复生长。本发明方法简便易操作,为石墨烯在金属防护领域中提供长久稳定的防护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05895228B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610485087.5
申请日:2016-06-29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兴安供电公司 , 辽宁拓新电力电子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耐高温防火电缆,包括导体,挤包在导体外的绝缘层,涂覆在绝缘层外的第一防火层,绕包在第一防火层外的屏蔽绕包层,包裹在屏蔽绕包层的填充层,涂覆在填充层外的第二防火层,包裹在第二防火层外的铠装层,挤包在铠装层外的外护套。本发明耐高温防火电缆,采用了特殊的电缆结构以及双层的防火涂层设计,因此具有良好机械性能和传输性能,而且无卤环保;特别是采用的特殊耐火涂料,在高温下外护层被烧融,但复合防火层会形成坚固的硬化层,因此具有极其突出的防火效果。本发明耐高温防火电缆,可以应用于主干线路、消防线路、逃生救援系统,如应急照明、火灾监测、报警系统、电梯系统、排烟系统,以及控制线路等。
-
公开(公告)号:CN115928063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438367.2
申请日:2022-11-16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兴安供电公司
IPC: C23C24/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镍基金属基体表面石墨烯自修复生长方法,采用连续激光器在预置了石墨层的纯镍板上进行辐照,经过激光辐照,在辐照区域原位生长石墨烯,此石墨烯为一次生长的石墨烯;采用砂纸将上述一次生长的石墨烯去除,模拟石墨烯摩擦受损情况,对表面去除了石墨烯的镍基底进行热处理,经过热处理,在受损的镍基表面形成二次生长的石墨烯,实现镍基金属基体表面石墨烯自修复生长。本发明利用激光法制备一次生长石墨烯时残留在金属基底中的大量碳源为母材,采用热处理手段,在镍基底形成二次生长的石墨烯,完成镍基表面石墨烯自修复生长。本发明方法简便易操作,为石墨烯在金属防护领域中提供长久稳定的防护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5922060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433916.7
申请日:2022-11-16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兴安供电公司
IPC: B23K26/00 , B23K26/0622 , B23K26/14 , B23K103/08 , B23K10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制备石墨烯/银基复合触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使用普通铅笔涂碳的方式在银基触头材料上预涂一层含碳层,涂碳时间为10~60s;然后采用激光辐射实现在银基触头表面原位生长石墨烯:在惰性气体或氮气气氛下,通过纳秒脉冲激光器辐照含碳层,激光加工后,冷却得到石墨烯/银基复合触头。本发明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采用纳秒脉冲激光器对铅笔芯中的碳成分进行辐照,能够使其重构形成石墨烯,能充分发挥全覆盖石墨烯膜高强度、耐烧蚀、超高杨氏模量的优异性能,可较大程度上提升触头材料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215072581U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20240354.9
申请日:2021-01-28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兴安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智能变电站的监控装置,包括监控摄像头,还包括安装壳和防护罩体,监控摄像头固定连接在安装壳内,防护罩体罩设在监控摄像头的外部,防护罩体和安装壳之间设有报警组件,防护罩体的外部设有清理组件,清理组件与安装壳连接;通过在监控摄像头外部设置防护罩体,可对监控摄像头起到保护作用,避免监控摄像头在使用过程中沾附灰尘或雨水;同时通过在防护罩体外设置清理组件,可对防护罩体进行清理,避免其在使用过程中沾附灰尘和雨水影响监控摄像头拍摄,保证了监控摄像头的正常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214912817U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20397044.8
申请日:2021-02-23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兴安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A62B3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力通讯杆塔防坠装置,包括缓冲盒、防坠盒和绞盘,所述缓冲盒顶端中间位置处安装有软绳,且软绳末端安装有挂钩,所述缓冲盒底端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滑套,所述滑套内表面插接有滑杆,所述滑杆外表面套接有缓冲弹簧,所述滑杆顶端安装有滑动块,所述滑杆底端安装有防坠盒,所述防坠盒内部通过转轴安装有绞盘,所述绞盘外表面套接有钢丝绳,所述转轴外表面套接有涡卷弹簧,且涡卷弹簧末端连接于绞盘内表面,所述缓冲盒内部底端一侧安装有触碰开关。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出现工作人员下坠情况时,对下坠的工作人员有缓冲作用,避免被拉伤灯伤害,且能够在出现下坠情况时进行报警提示周围人员及时进行施救。
-
公开(公告)号:CN215070902U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20240983.1
申请日:2021-01-28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兴安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网数据采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智能变电站的通用数据采集结构,包括采集器,还包括安装壳,安装壳的顶部设有开口,采集器的外周固定连接有固定框,采集器套设在安装壳内,安装壳的一侧壁设有固定组件,固定框的一侧壁表面开设有固定槽,固定组件和固定槽相配合,采集器的相对两侧壁表面均开设有散热口,散热口内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散热口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防尘网,防尘网的外部还设有清灰组件,安装壳的一侧壁内部还设有温度触发组件,温度触发组件和散热风扇的电机电连接;通过设置安装壳,可配合固定组件对采集器进行快速装卸,工作人员在对采集器进行检修查看时,无需通过螺丝刀卸下采集器,方便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214898992U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21085983.5
申请日:2021-05-18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兴安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1R13/447 , H01R13/10 , H01R13/5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触电安全插座,包括插座本体,插座本体的一侧中部相对开设有两个插头接孔,插座本体的内部且位于两个插头接孔的两侧均相对固定连接有L形滑板,相对的两个L形滑板之间滑动连接有插板,插座本体的顶部连接有盖板,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插座在不使用时通过盖板将插座的外壁遮盖,通过两个插条与插环之间的插接进行限位,防止幼儿在玩耍时将手指插入插座内部,提高插座的安全性,插座内部位于插孔的位置设有插板,平时不用时,通过弹簧的拉动,插板阻挡在插头接孔与电路元件之间,进一步避免手指插入插头接孔的内部,提高插座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214849591U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20240353.4
申请日:2021-01-28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兴安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智能变电站的故障无线警报结构,警报结构安装于变电箱上,警报结构包括两组伸缩杆,两组伸缩杆端部均固定连接有底板,底板底部粘接有磁铁,磁铁吸附于变电箱上,伸缩杆伸缩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内侧固定连接有温度检测组件,温度检测组件与变电箱外壁相接触,连接板外侧设有警报灯和蜂鸣器;通过磁铁将警报结构安装在变电箱上,可根据使用需要进行安装,安装和拆卸都十分的方便,通过伸缩杆可对温度检测组件的位置进行调节,保证温度检测组件能够与变电箱相接触,通过温度检测组件对变电箱的温度进行检测,当变电箱温度异常时能够及时进行报警。
-
公开(公告)号:CN214798396U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21065797.5
申请日:2021-05-18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兴安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配电箱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具有防尘结构且便于检测的市政工程用配电箱,包括箱体和导杆,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收集舱,且收集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导杆位于滑轨的内部,且导杆的上方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收集舱的左侧平行安设有扇座,该具有防尘结构且便于检测的市政工程用配电箱,与现有的普通配电箱相比,该装置增添了防尘的结构,使得装置内部不易造成灰尘的堆积,避免内部零件的损坏,同时该装置更加便于检测,使得装置发生异常时,使用者可及时了解动态,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避免了危险系数的发生,该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紧凑、便于操作使用,安全性和稳定性能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