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546638B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811491913.2
申请日:2018-12-07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H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耗能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均压耗能模块以及至少两个第一功率半导体器件,所述至少两个均压耗能模块同方向串联构成耗能单元,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功率半导体器件同方向串联构成单向导通单元,所述单向导通单元与耗能单元串联连接;所述均压耗能模块由直流电容与耗能支路并联连接构成,所述耗能支路由第二功率半导体器件与耗能电阻串联连接构成;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直流耗能装置的控制方法,当直流线路电压升高时,可以通过控制第二功率半导体器件控制耗能电阻的投退,以稳定直流电压,当均压耗能模块故障时,采用多种旁路方式,保障装置的可靠性。装置性价比很高,可靠性高,易于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9787463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910158847.5
申请日:2019-03-04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M1/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链式直流耗能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均压耗能模块,所述至少两个均压耗能模块同方向串联连接;所述均压耗能模块包括直流电容、第一限流单元、第一耗能电阻、第一功率半导体器件、第二功率半导体器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链式直流耗能装置的控制方法,当直流线路电压升高时,可以通过控制第一功率半导体器件控制耗能电阻的投退,以稳定直流电压,当均压耗能模块故障或直流线路短路时,通过第一限流单元限制电容放电电流。装置性价比很高,可靠性高,易于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9546638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491913.2
申请日:2018-12-07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H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耗能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均压耗能模块以及至少两个第一功率半导体器件,所述至少两个均压耗能模块同方向串联构成耗能单元,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功率半导体器件同方向串联构成单向导通单元,所述单向导通单元与耗能单元串联连接;所述均压耗能模块由直流电容与耗能支路并联连接构成,所述耗能支路由第二功率半导体器件与耗能电阻串联连接构成;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直流耗能装置的控制方法,当直流线路电压升高时,可以通过控制第二功率半导体器件控制耗能电阻的投退,以稳定直流电压,当均压耗能模块故障时,采用多种旁路方式,保障装置的可靠性。装置性价比很高,可靠性高,易于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6329950B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510379627.7
申请日:2015-07-01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模块多电平换流器调制方法,包括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循环进行;第一模式,第一功率半导体开关和第二功率半导体开关交替导通;同时第三功率半导体开关常态截止,第四功率半导体开关常态导通;第二模式,第三功率半导体开关和第四功率半导体开关在交替导通;同时第一功率半导体开关常态导通,第四功率半导体开关常态截止。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子模块单元故障隔离方法。本发明的功率半导体开关结温均衡,增加了换流器运行安全裕度,在不增加工程成本的前提下,可有效提升换流器的容量,在经济性和技术性上均有较好表现。
-
公开(公告)号:CN105896586B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610294949.6
申请日:2016-05-05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压源换流器的故障定位及恢复方法和系统,检测到交流电压含有零序电压或直流含有不平衡电压,闭锁换流站,通过继续检测换流器交流侧零序电压进行故障定位,故障定位后恢复各站运行。此故障定位及恢复方法简单实用、可靠性高,能够有效检测交流侧零序电压通过电压源换流器传导到对侧交流系统使各站均含有交流侧零序电压难于故障定位问题,同时通过恢复方法实现非故障换流站不受故障换流站影响快速,实现了基于电压源换离站系统的快速恢复,能够推动无变压器接线方式在电压源换流器中的应用,最终实现换流站占地空间减少、损耗降低和造价减少。
-
公开(公告)号:CN108111007A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810092738.3
申请日:2018-01-31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M1/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功率模块冗余取能电路,功率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功率半导体器件、第一电容C1、第一旁路开关K1;本发明冗余取能电路包括第一稳压管VD1、第二稳压管VD2、第二开关K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二电容C2、电源板卡和控制板卡;电源板卡从电容C1上获取能量,并向控制板卡提供电源,向电容C2充电;控制板卡通过触发开关K2来控制旁路开关K1的合闸。本发明方案在电源板卡故障时,利用第一稳压管的击穿特性为电容C2充电,利用第二稳压管的击穿特性为开关K2提供触发命令,实现电源板卡故障情况下旁路开关的可靠旁路,避免了功率模块电源板卡故障条件下的设备停运,方案成本低,可靠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712248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710029574.5
申请日:2017-01-16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J7/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子模块混合型换流器的充电方法,通过在充电过程中将全桥子模块由闭锁逐个变换为半闭锁的半控充电环节,在半桥子模块不受控阶段抬高半桥子模块电压达到半桥子模块自取能电源的启动工作点,从而提高子模块自取能电源的启动工作点,降低子模块自取能电源的设计难度。本发明还公开另外一种子模块混合型换流器的充电方法,通过在充电过程中将全桥子模块由闭锁逐个变换为旁路的半控充电环节,同样可以实现上述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04638955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510100418.4
申请日:2015-03-06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M7/2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绕组变压器的载波移相控制器包括:载波移相调制器(2):N个功率模块(6)的载波Uci幅值相同,相位分别为0、Ts/M、Ts*2/M、…、Ts*(M-1)/M。其中Ts为载波周期,移相系数M为小于等于N的任意整数。N个功率模块(6)的调制波Uri使用载波Uci进行SPWM调制,产生PWM脉冲。为解决载波移相导致的功率模块(6)不均流,引入了均流控制器(3)。本发明把系统的等效开关频率提高M倍(M为载波移相的模块数)有效降低开关频率,减小系统开关损耗,提高装置效率。同时采用一种简单的均流控制器(3)来抑制功率模块间的不均流。
-
公开(公告)号:CN106329899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510379965.0
申请日:2015-07-01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H7/1203 , H02M1/32 , H02M7/5387 , H02M2007/4835 , H03K17/08116 , H03K17/081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故障电流抑制阻尼器拓扑电路及其控制方法及换流器。独立二极管的阳极和第二开关模块的正极相连,阴极和储能电容的一端相连,储能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一开关模块的负极相连;阻尼电阻和避雷器并联后又与第一开关模块并联;旁路开关并联在阻尼器拓扑电路的x1端子和x2端子之间;电源系统从储能电容上获取能量,并向控制系统提供电源;控制系统通过控制旁路开关、第一开关模块和第二开关模块控制阻尼器拓扑电路的工作状态。本发明应用于电压源型换流器中,在直流故障时通过阻尼电阻的投入,降低故障电流应力,避免损坏设备实现了自取能、模块化、独立控制,可灵活应用于各种类型的电压源型换流器中,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技术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617796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510100068.1
申请日:2015-03-06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M7/2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7/2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的柔性直流输电换流器拓扑,包括:用于连接交流侧的交流接口(6);多绕组变压器(1);两个或更多个的滤波器(2);两个或更多个的直流串联的模块化AC/DC变换器(3);用于连接直流侧的直流接口(5)。本发明所述拓扑可以快速切断直流故障电流,对短时直流故障,可以保证换流阀的连续运行,对交流系统无冲击;对永久直流故障,可以快速的切断直流故障电流,减少了故障对系统的冲击,防止故障扩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