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500860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310451232.4
申请日:2013-09-27
IPC: H01M10/48 , H01M2/34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094 , H01M2/1055 , H01M220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双重防护装置,该装置包括:外壳1、底座5、温控继电器7和温控继电器7’;底座5的正极端子8和负极端子8’与锂离子电池11连接,其改进之处在于,温控继电器7和温控继电器7’上分别设置的温度传感器6和温度传感器6’与锂离子电池11连接;正极端子8和负极端子8’分别与充放电电线9和充放电电线9’连接,温控继电器7与充放电电线9连接。和现有技术比,本发明提供的锂离子电池双重防护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主动防护,能够及时、快速、有效的进行电路切断防止锂离子电池因高温爆炸、燃烧,显著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490107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452342.2
申请日:2013-09-27
IPC: H01M10/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094 , H01M2/1055 , H01M220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安全防护结构,该结构包括:外壳、底座和继电器;底座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之间设置锂离子电池,其改进之处在于,继电器的温度传感器与锂离子电池连接;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分别与正极连接线和负极连接线连接,继电器与正极连接线连接。和现有技术比,本发明提供的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安全防护结构,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主动防护,能够及时、快速、有效的进行电路切断防止锂离子电池因高温爆炸、燃烧,显著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490026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452567.8
申请日:2013-09-27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094 , H01M2/1055 , H01M220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蓄电池的安全防护结构,该结构包括:外壳2、底座6和继电器12;底座6的正极端子7和负极端子8之间设置锂离子电池1,其改进之处在于,继电器12包括温度传感器13和信号线14,温度传感器13与锂离子电池1连接;正极端子7和负极端子8分别与正极连接线10和负极连接线11连接。和现有技术比,本发明提供的用于蓄电池的安全防护结构,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主动防护,能够及时、快速、有效的排放惰性气体进行隔离,防止锂离子电池因高温爆炸、燃烧,显著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810927B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410849455.0
申请日:2014-12-29
IPC: H01M4/4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铅炭电池负极材料,是由按质量份计的下述成分制备的:铅粉100份,TinO2n‑10.1~15份,扁平双壁碳纳米管0.05~0.5份,硫酸4~15份,硫酸钡0.3~2.8份,活性炭0.5~10份,聚酯纤维0.05~1份,石墨0.1~5份,木素0.1~2份,腐殖酸0.1~2份,水10~20份,硬脂酸钡0.1~1份。本发明所制得的铅炭电池负极材料,可减少炭材料的使用量,有效抑制负极析氢,提高电池负极的电导率和活性物质的利用率,能提高铅蓄电池的充电接受能力,进而提高铅酸电池的比功率和循环性能。该项技术有望应用于新能源储能、电动车、电动工具、脉冲发射等领域的新型铅炭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7359319A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710390032.0
申请日:2017-05-2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德州供电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富锂锰基层状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富锂锰基层状正极材料可表示为Li1.2NixM0.8-xO2(0.1≤x≤0.6),其中M必须含有Mn,而Co、Al、Fe等元素中不含有或含有一种及以上。所述富锂锰基层状正极材料的微观形貌为类球形,其核心部分富含镍元素,而其外部富含锰及其他混合过渡金属元素,没有明显的核壳结构,结构一致性好,结构更加稳定;所述富锂锰基层状正极材料防止了镍元素在表面富集,抑制其结构转变,从而使得电压降减小,循环性能得以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06477624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10872524.9
申请日:2016-09-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临沂供电公司
IPC: C01G2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23/005 , C01P2004/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控梯度粒径球状钛酸锂制备方法,包括不同粒径球状TiO2的制备、钛酸锂前驱体的制备和高温煅烧。本发明用液相法制备出亚微米球状钛酸锂材料,通过控制乙醇溶液温度制备粒径不同的球状钛酸锂材料。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制备的亚微米球状钛酸锂降低了比表面积,从而降低了钛酸锂材料的吸水性,有效地避免了其由于吸水而产生气体。又由于乙醇溶液中十六胺分子的存在,可以控制得到粒径不同分布均匀的球状钛酸锂,也可以得到单分散的球状钛酸锂,避免了高温煅烧过程中的团聚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6410179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872147.9
申请日:2016-09-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临沂供电公司
IPC: H01M4/485 , H01M10/0567 , H01M10/0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485 , H01M10/0567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胀气添加剂及其适用的钛酸锂电池,添加剂为含氮磷酸酯/亚磷酸酯衍生物,其适用的钛酸锂电池电池包括钛基负极活性材料和碳酸酯或长链醚类溶剂电解液。本发明提供的防胀气添加剂与现有的钛酸锂电池符合很好,不需要更换薄膜、正极材料、外壳;可有效抑制钛酸锂电池的胀气现象。本发明提供的防胀气添加剂及其适用的钛酸锂电池成分清晰,制备方法简单,适合工业应用,在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290458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510249627.5
申请日:2015-05-1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的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采集待测的锂离子电池组件的检测参数,分别计算各个检测参数的权重,并将各个检测参数与其对应的权重相乘后累计加和,得到初期评测指数后,归一化初期评测指数,得到锂离子电池组件的安全性评测指数并进行安全性等级划分及评价。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方法精细且完善;并首次提出了以电池组件燃烧后的严重程度为判断标准来进行电池安全性的检测,从而有效且可靠的实现了针对不同的类型、体系及规格的锂离子电池的检测;对于锂离子电池制造企业、终端用户均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207149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510217782.9
申请日:2015-04-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亚微米级钛酸锂材料的方法,该法包括用溶胶凝胶法制备Li4Ti5O12前驱体溶液,静电纺丝得到亚微米纤维Li4Ti5O12前驱体,于空气气氛下煅烧得到亚微米的纳米钛酸锂纤维。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工艺简单、纺丝成本低廉、工艺可控等优点,对制得的亚微米钛酸锂材料振实密度高和加工性能好。
-
公开(公告)号:CN105975268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285930.5
申请日:2016-05-03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严晴 , 王澍 , 巢玉坚 , 刘嘉华 , 胡游君 , 邱玉祥 , 康睿 , 吴德胜 , 王琪 , 周夏 , 蔡新忠 , 刘皓 , 施健 , 马远东 , 张俊凯 , 周锁 , 万明 , 王泉啸 , 乔治中 , 王锦杰 , 刘洋 , 夏云
IPC: G06F9/4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9/45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PC端信息系统网页界面的宽度自适应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CSS样式设置;步骤(2),通过HTML标签描述网页;步骤(3)通过JavaScript获取屏幕的宽度;步骤(4)将CSS文档、HTML文档、JavaScript文档结合搭建最终的文档界面内容,并在各类终端显示出的网页界面。本发明的用于PC端信息系统网页界面的宽度自适应的方法,面对不同分辨率终端显示的灵活性强,能够快捷解决多设备显示适应问题的特点,方法简单,容易实现,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