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44898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377691.6
申请日:2023-04-10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网构建型电压源换流器的运行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构网型换流器的电压限幅式故障电流抑制方法及装置,包括:基于构网型换流器交流侧电流、电网电压及功率同步回路生成的内电势参考信号计算电流瞬时上升率自然值;基于特定逻辑条件对电流瞬时上升率自然值进行直接限幅,得到电流瞬时上升率修正值;基于所述电流瞬时上升率修正值修正构网型换流器交流侧差模电压。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在不引入电流内环的条件下有效提升故障电流抑制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021322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259905.7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性周期时变系统的模态振型分析方法及装置,属于线性周期时变系统动力学分析领域,包括基于线性周期时变系统状态空间模型,选择n维单位矩阵I的n个列向量分别作为系统的初始状态,通过数值计算求解系统状态转移矩阵在初始时刻为零和观测时刻为最小周期T的值Φ(T,0)以及在一个周期T内的数值解Φ(t,0);根据Floquet‑Lyapunov理论计算线性周期时变系统的定常矩阵Q;根据线性周期时变系统解的结构,基于系统状态初值x(0),定常矩阵Q与状态转移矩阵Φ(t,0)求解时不变化变换矩阵P(t);对P(t)进行傅里叶分解,利用傅里叶分解后的系数矩阵进行模态振型分析,有效进行系统模态辨识并划分相对振荡的状态量,为进一步分析线性周期时变系统动态稳定特性提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3987798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259899.5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17/11 , G06F17/16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性周期时变系统参与因子分析方法及装置,属于线性周期时变系统动力学分析领域,包括:对n维的线性周期时变系统,依次选择n维单位矩阵的行向量或列向量作为线性周期时变系统n个状态变量的初始值;利用数值积分方法,依次计算不同初始状态下线性周期时变系统在T时刻的值,即得到n个状态变量在T时刻的状态响应x(T);利用所得到的n个状态响应依次作为n*n矩阵的列,即可得到矩阵Φ(T,0)数值解;计算矩阵Φ(T,0)的特征根、右特征向量构成的矩阵M和左特征向量构成的矩阵N,利用所述矩阵M和所述矩阵N定义参与因子矩阵,从而评估系统各状态对各个特征根的相对影响大小,进一步为系统失稳时准确定位引起系统失稳的关键环节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3972668A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111235835.1
申请日:2021-10-2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毛荀 , 王峰 , 郭力 , 彭红英 , 王桢 , 张星 , 徐得超 , 占勇 , 穆清 , 倪静怡 , 王祥旭 , 郑国强 , 徐斌 , 陈绪江 , 仇茹嘉 , 牛琳琳 , 程石 , 潘丽珠 , 徐翌征 , 程昱 , 彭丽 , 郑伟杰 , 高博 , 何晓伟 , 刘敏
Abstract: 一种基于风储联合的电力系统电磁暂态控制方法,属于电力系统控制技术领域,解决风电并网时由于风电出力的波动性及不确定性对电网造成冲击,影响到系统稳定运行的问题,本发明的方法先将超级电容两端电压进行平衡,保证了串联的超级电容均工作在同一状态,因此减少了超级电容的损坏风险,并且缩短了超级电容的响应时间,并且使得超级电容对频率调节更加迅速有效;然后再利用超级电容进行暂态控制,在风电输出功率突变时进行吸收或补偿,减少风电并网对电压造成的冲击,提升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994031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298201.4
申请日:2021-03-19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18
Abstract: 一种基于空调负荷比例的SVM静态无功负荷建模方法,属于电网仿真计算技术领域,用SVM建立起无功功率和电压幅值、频率值以及空调负荷比例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将空调负荷比例作为负荷特性参数,突出了空调负荷比例对综合负荷的无功特性起的关键作用,解决传统方法中模型中只有几组负荷无功特性数据导致的拟合系数不连续的问题;通过数据采样获得一定数量的学习数据,然后采用SVM算法进行学习,学习好后用测试样本进行测试;通过少数几组负荷无功特性数据即推算出任意空调比例的负荷无功特性数据;该静态无功负荷建模方法具有拟合精度高、对噪声和异常值不敏感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559056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811478842.2
申请日:2018-12-0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徐斌 , 庞成明 , 屈小云 , 高博 , 侯小刚 , 寇凌峰 , 谢毓广 , 丁津津 , 计长安 , 胡翀 , 石磊 , 洪伟 , 汪玉 , 赵龙 , 陈凡 , 王小明 , 骆晨 , 陈洪波 , 何晓伟 , 毛荀 , 郭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的薄弱环节的辨识方法,涉及配电网的可靠性分析技术领域。该辨识方法以量化的方式给出了配电网中各个元件对不同可靠性指标承担的“责任”大小,通过可靠性跟踪分析得到各个元件对配电网系统不可靠性的贡献,确定引起系统不可靠的主要元件,从而辨识出系统的薄弱环节。
-
公开(公告)号:CN109546651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471724.9
申请日:2018-12-04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徐斌 , 庞成明 , 屈小云 , 高博 , 侯小刚 , 寇凌峰 , 谢毓广 , 丁津津 , 计长安 , 胡翀 , 石磊 , 洪伟 , 汪玉 , 赵龙 , 陈凡 , 王小明 , 骆晨 , 陈洪波 , 何晓伟 , 毛荀 , 郭力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的微网群内部电价的协调优化方法,涉及配电网优化调度技术领域,该协调优化方法包括:多次更新内部电价信息;多次根据电网电价信息、内部电价信息和微电网的经济效益模型,获得使得微电网的经济效益最大的微电网的净负荷;以多次根据电网电价信息、内部电价信息、净负荷信息以及微网群运营商的经济效益模型,获取微网群运营商的经济效益,直至微网群运营商的经济效益达到最优。该协调优化方法以内部电价为调节手段,实现配电网的源/储/荷之间的协调,从而使得微网群运营商的收益最大化,同时各个微电网的收益最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89135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25516.7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网黑启动恢复方案在线仿真和展示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电网主设备运行状态识别;基于GIS地图网架的电网设备状态着色;重构黑启动恢复模型;黑启动恢复过程信息生成;基于GIS地图黑启动恢复过程可视化。本发明解决了黑启动方案展示及管理不够直观,制约电网黑启动的有效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782789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288624.6
申请日:2025-03-1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F18/213 , G06F18/22 , G06F18/24 , G06F18/2323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谱聚类的电力系统场景时空特征量提取方法及系统,属于互联网与云计算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新能源电场的地理位置以及多时间尺度的历史数据构建时空关联矩阵;确定所述时空关联矩阵中的每两个数据点的初始相似度,以得到初始相似度矩阵;对所述初始相似度矩阵进行降维与特征分解操作,以得到相似特征矩阵;对所述相似特征矩阵进行归一化操作和聚类操作,以得到可视化的电力系统场景时空特征量。该方法及系统能够对电力系统历史数据的时空特征量行准确提取,从而提高模型训练的效率以及训练出的模型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72671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230993.X
申请日:2025-02-2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非通道保护的配电线路故障隔离与自愈方法及系统,属于配电网故障处理技术领域,解决如何减少配电线路故障隔离范围和供电恢复时间的问题,本发明首先通过非通道保护装置实时获取分段开关处的三相电流和三相电压,当电流和电压突变时,说明该分段开关附近发生故障,最后根据该故障发生的位置与故障类型,控制与故障位置相邻的分段开关的工作状态,从而实现将故障从两侧隔离或将故障从电源侧隔离和非故障区域供电恢复,本发明不依赖通讯,无需建设主站和通道,有效降低投资成本,减少对通讯的依赖,同时邻近故障点上下游的开关仅需要动作一次即可精确实现对故障点的隔离,能够快速恢复非故障区段供电,提高了配电线路的供电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