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74112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55796.X
申请日:2023-12-05
Applicant: 长沙理工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00 , H02J3/28 , H02J3/46 ,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Q10/067 , G06Q50/06
Abstract: 多目标的电氢融合能源枢纽参与电网调峰方法及其装置,该方法包括:建立电氢融合能源枢纽的能量转换精细化模型;构建电氢融合能源枢纽的调峰收益模型、新能源消纳率模型及综合能效模型;构建电氢融合能源枢纽参与电网调峰多目标优化模型;求解电氢融合能源枢纽参与电网调峰多目标优化模型,得到电氢融合能源枢纽内各可调机组的出力,形成电氢融合能源枢纽参与电网调峰支撑控制策略。还包括多目标的电氢融合能源枢纽参与电网调峰装置。本发明能实现多种能源间的生产、转换、存储和消费,实现多种能源的协同管理、交互响应与互补互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134427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115979.2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风光氢热电综合利用电站的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涉及电网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调度指令、氢气储量和电站实时发电量;判断调度指令为发电指令还是负荷指令;当调度指令为发电指令时,将风力发电系统和光伏发电系统并网,根据电站实时发电量和目标发电功率计算发电量缺口,并在氢气储量能够弥补发电量缺口时,利用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发电并网,在氢气储量不能弥补发电量缺口时,购买氢气发电并网;当调度指令为负荷指令时,将风力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系统和市电用于制氢储能,并在氢气储量超出储氢阈值时售卖氢气。本发明能够充分调动综合能源电站所有能源形式,响应电网调度,降低弃风弃光等能源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4778944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450510.3
申请日:2022-04-26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安徽新力电业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 杭州应敏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精度电线电缆直流电阻快速测量装置,包括机架以及设在机架上的两个接触机构以及两个夹持机构,其中,两个所述夹持机构分别用于夹住被测的被测电线电缆的两端;两个所述接触机构,用于实现对被测电线电缆的直接接触。本发明提高了对电线电缆直流电阻的测量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113922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379017.2
申请日:2021-04-08
Applicant: 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28 , H02J15/00 , H01M8/0656 , F25B2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能源供给系统。该系统包括:变电站用于对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并为制氢模块、储能模块、辅助系统模块和综合供能模块提供电能;制氢模块用于通过电解水制备氢能,以及通过燃料电池模块发电;储能模块用于存储电能,在辅助系统模块的辅助下存储氢能,在燃料电池模块的辅助下将氢能转化为电能和热能,以及为综合供能模块提供电能;燃料电池模块用于在辅助系统模块的辅助下将氢能转化为电能和热能;综合供能模块用于提供充电供给服务、加氢供给服务和热力服务。本方案能够把变电站的电力转变为热能、氢能等多种能源产品,使综合能源供给系统既可以对外提供充电、加氢的能源供给服务,又可以满足站内用能负荷需求及备用电源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3098036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307368.2
申请日:2021-03-2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氢燃料电池的综合能源系统运行方法,以电力网络为主体架构,计及氢燃料电池在综合能源系统中的储能功能,建立包含“源‑网‑荷‑储”的综合能源体系,分析其内部能量流动;基于大数据采集方法,采用智能分类的方法,对电、气、热、冷、氢等多类型负荷分布及用能需求进行预测;分别建立光伏输出模型、冷热电联供能源转换模型、氢燃料电池输出模型;建立综合能源系统的电、热、气等能量流动模型;以系统运行成本最低为优化目标,建立优化目标函数,实现系统优化运行。本发明能够灵活调整能源供应、能源消费和能源存储,从而实现综合能源柔性互动以及供需储的纵向一体化。
-
公开(公告)号:CN118569086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718643.3
申请日:2024-06-0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7 , G06F111/06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氢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涉及电力系统调控领域,方法包括:确定电氢综合能源系统的第一目标函数和第二目标函数;根据电热功率平衡、储氢罐储氢质量、电解槽电解效率以及设备运行功率,确定目标约束条件;基于第一目标函数、第二目标函数和目标约束条件,构建多目标运行优化模型;获取电氢综合能源系统在运行周期内不同时段的目标数据;基于电氢综合能源系统在运行周期内所有时段的目标数据,采用NSGAII优化算法求解多目标运行优化模型,得到决策变量的最优解,并根据功率调度策略对电氢综合能源系统进行调控。本发明实现了对电氢综合能源系统的有效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18300156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411042.8
申请日:2024-04-0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32 , H02J3/28 , H02J3/38 , H02J3/24 , H02J15/00 , H02J7/34 , H01M8/04082 , H01M8/04089 , H01M8/0656 , H01M8/2457 , H01M16/00 , C25B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氢能综合利用电站,涉及供电系统技术领域,第一整流器、逆变器、电解制氢系统、氢压机、氢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和空压机均通过双向DC/DC与储能电池电气连接;第一整流器通过降压变压器与电网电气连接,逆变器通过升压变压器与电网电气连接;电解制氢系统、氢压机、储氢系统与氢燃料电池发电系统依次管道连接,空压机与氢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管道连接;降压变压器、第一整流器、升压变压器、逆变器、储能电池、双向DC/DC、电解制氢系统、氢压机、储氢系统、氢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和空压机协作实现电网的调峰和调频。本发明实现了电网的调峰和调频。
-
公开(公告)号:CN113098036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110307368.2
申请日:2021-03-2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氢燃料电池的综合能源系统运行方法,以电力网络为主体架构,计及氢燃料电池在综合能源系统中的储能功能,建立包含“源‑网‑荷‑储”的综合能源体系,分析其内部能量流动;基于大数据采集方法,采用智能分类的方法,对电、气、热、冷、氢等多类型负荷分布及用能需求进行预测;分别建立光伏输出模型、冷热电联供能源转换模型、氢燃料电池输出模型;建立综合能源系统的电、热、气等能量流动模型;以系统运行成本最低为优化目标,建立优化目标函数,实现系统优化运行。本发明能够灵活调整能源供应、能源消费和能源存储,从而实现综合能源柔性互动以及供需储的纵向一体化。
-
公开(公告)号:CN117748481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13603.1
申请日:2023-12-12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00 , G06F18/22 , G06F18/23213 , G06N3/006 , G06N3/0464 , G06N3/0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实时动态分区的电力系统惯量在线评估方法及装置,在系统动态变化的情况下在线评估电力系统惯量,包括:步骤S1:计算动态频率响应相似性指标,进行系统实时分区;步骤S2:考虑惯量响应特性建立区域惯量在线评估模型;步骤S3:根据评估模型获得区域惯量并求取系统总惯量。本发明考虑到枢纽站中部分机组频率响应时刻变化等问题,对系统进行实时动态分区,提出一种基于实时动态分区的系统惯量在线估计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731815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80028.0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38 , H02J3/48 , H02J3/50 , H02J3/32 , H02J3/28 , H02J3/24 , H02J3/16 , H02J3/36 , H02J1/10 , H02J15/00 , C25B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氢能源枢纽自适应惯量支撑控制方法,涉及电氢融合枢纽进行惯量响应和一次调频的控制领域,包括:步骤S1:构建一种新能源发电单元、电解槽单元、燃料电池单元、蓄电池单元等耦合于直流母线的电氢能源枢纽结构,并建立系统各单元的数学模型;步骤S2:根据系统结构搭建相应的电氢能源枢纽VSG控制策略;步骤S3:为改善VSG响应效果,考虑燃料电池、电解槽与蓄电池状态对上述结构进行改进得到VSG自适应控制策略方法。本发明能够缓解传统VSG控制方案备用容量不足等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