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546827A
公开(公告)日:2009-09-30
申请号:CN200910119777.9
申请日:2009-03-26
Applicant: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0404 , H01M4/0459 , H01M4/139 , H01M4/1395 , H01M4/70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极制造方法,可以提高具备开孔集电体的电极的生产率。在集电体材料(30)的一侧面的整个表面上形成阻蚀层(31),在集电体材料的另一侧面上形成规定图案的阻蚀层(32)。通过蚀刻处理在该集电体材料上形成通孔(20a、23a)。将电极浆料涂敷在形成有通孔(20a、23a)的集电体材料上,而并不除去阻蚀层(31、32)。即,因为通孔(20a、23a)由阻蚀层(31)闭塞,所以电极浆料不会通过通孔(20a、23a)漏出。由此可以沿水平方向输送集电体材料,可以提高电极的生产率。另外,阻蚀层(31、32)由PVdF构成,在使PVdF熔化的加热干燥工序中除去阻蚀层(31、32)。
-
公开(公告)号:CN101315977A
公开(公告)日:2008-12-03
申请号:CN200810099736.3
申请日:2008-06-02
Applicant: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31/00 , C01P2002/52 , C01P2002/54 , C01P2002/72 , C01P2006/40 , H01M4/48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其可以确保向作为电极材料的活性物质使用的氧化钒类材料中锂离子出入的顺利性。在具有使锂离子嵌入的层状晶体的钒氧化物中,在锂离子之前先作为层间隙确保部件而插入除锂离子之外的离子半径更大的离子种。通过插入该层间隙确保部件,可以顺利地进行随后的锂离子向钒氧化物的嵌入、脱嵌。该层间隙确保部件可以使用例如钠离子等。
-
公开(公告)号:CN101253588A
公开(公告)日:2008-08-27
申请号:CN200680032109.7
申请日:2006-07-28
Applicant: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11/70 , H01G11/06 , H01G11/12 , H01G11/24 , H01G11/26 , H01G11/34 , H01G11/52 , Y02E60/13 , Y02T10/7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容器,其能量密度、输出密度高且安全性好。该锂离子电容器具有:正极(1),其由可以可逆地掺杂锂离子和/或阴离子的物质构成;以及负极(2),其由可以可逆地掺杂锂离子的物质构成,并且具有含有锂盐作为电解质的非极性有机溶剂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1)和负极(2)隔着隔板层叠或卷绕,正极(1)的面积小于负极(2)的面积,且在层叠或卷绕状态下,正极面包含在负极面内。
-
公开(公告)号:CN100385587C
公开(公告)日:2008-04-30
申请号:CN02813078.2
申请日:2002-03-29
Applicant: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有机电解质电容器,具备正极、负极及电解液为锂盐的非质子性有机溶剂溶液,其特征在于:正极活性物质是能可逆地担持锂离子及阴离子的活性物质,并且负极活性物质是能可逆地担持锂离子的活性物质,负极活性物质的平均单位重量的静电容量具有正极活性物质的平均单位重量的静电容量的3倍以上,并且正极活性物质重量比负极活性物质重量大,并且锂预先担持于负极中。由此,可以制造容易、高容量且高耐电压。
-
公开(公告)号:CN101167208B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0680014312.1
申请日:2006-04-25
Applicant: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C01B32/00 , H01G9/038 , H01G9/155 , H01G11/24 , H01G11/42 , H01G11/50 , H01M4/587 , H01M10/0566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7 , Y02E60/13 , Y02T10/7011 , Y02T10/7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造除了高能量密度之外、高输出且低温特性优良的蓄电装置的碳材料。本发明涉及一种蓄电装置用负极活性物质,在该蓄电装置中具有含锂盐作为电解质的非质子性有机溶剂电解液,其特征在于,该负极活性物质由下述的碳材料构成,该碳材料的比表面积为0.01~50m2/g,中孔总容积为0.005~1.0cc/g,且细孔直径为100~400的中孔容积占中孔总容积的大于或等于25%。
-
公开(公告)号:CN101504888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0910008731.X
申请日:2009-02-06
Applicant: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13 , H01G9/016 , H01G9/058 , H01G9/155 , H01G11/06 , H01G11/12 , H01G11/28 , H01G11/70 , H01G11/72 , H01G11/86 , H01M4/0404 , H01M4/661 , H01M4/70 , H01M4/742 , H01M10/0525 , H01M10/0585 , Y02E60/13 , Y02T10/7011 , Y02T10/7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蓄电装置,其使具有离子供给源的蓄电装置的制造作业简化。该蓄电装置具有由正极(14)和负极(15)层叠而成的电极层叠单元(12),在电极层叠单元的最外部设有锂电极(16)。正极具有正极集电体(20)和正极复合层(21),负极具有负极集电体(22)和负极复合层(23)。锂电极具有焊接在负极集电体上的锂电极集电体、和夹持在锂电极集电体和负极之间的锂单元(27)。锂单元由与锂电极集电体接触的锂保持板(27a)和设置在其上的锂离子供给源(27b)构成。由于没有在锂电极集电体上设置锂离子供给源,而是将锂电极集电体单独进行层叠并焊接,所以可以避免锂离子供给源的损伤,并实现制造作业的简化。
-
公开(公告)号:CN101536219B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0780041767.7
申请日:2007-11-09
Applicant: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1 , H01M4/366 , H01M4/485 , H01M4/5815 , H01M4/602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7 , Y10T29/49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提高钒氧化物等作为电极活性物质的特性改善效果的新结晶构造,钒氧化物等层状结晶性物质的结晶构造为非晶状态和层状结晶状态以规定比例共存。由于在所述结构的层状结晶性构造中,形成层长(L1)大于或等于1而小于或等于30nm的层状结晶性晶粒,以上述层状结晶性物质的剖面进行观察,上述微细晶粒的面积比例落入大于或等于30%而小于或等于100%的范围,所以离子向层间的出入变容易,如果使用所述物质作为正极活性物质,则可以构成放电容量、循环特性良好的非水类锂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1310350B
公开(公告)日:2011-06-01
申请号:CN200680042376.2
申请日:2006-11-13
Applicant: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G11/06 , H01G11/12 , H01G11/20 , H01G11/32 , H01G11/50 , H01G11/62 , H01G11/70 , H01M4/13 , H01M4/661 , H01M4/70 , H01M10/0413 , H01M10/0445 , H01M10/0585 , H01M12/005 , H01M2010/4292 , Y02E60/13 , Y02T10/7011 , Y02T10/7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容器,其包括:正极,该正极是由能够可逆地掺杂和去掺杂锂离子和/或阴离子的材料制成的;负极,该负极是由能够可逆地掺杂和去掺杂锂离子的材料制成的;以及电解液,该电解液是由锂盐的非质子性有机溶剂电解质溶液制成的。当所述负极和/或所述正极与锂离子供给源之间以电化学方式接触时,锂离子被掺杂到所述负极和/或所述正极中。所述正极与所述负极短路后的正极电位小于或等于2.0V(相对于Li/Li+)。所述正极和/或所述负极具有由金属箔制成的集电体,该金属箔具有多个贯穿其两面的孔,并且这些孔的内切圆的平均直径小于或等于100μm。
-
公开(公告)号:CN101315991B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0810108673.3
申请日:2008-05-30
Applicant: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1 , H01G11/46 , H01G11/50 , H01G11/86 , H01M4/133 , H01M4/1391 , H01M4/1393 , H01M10/0525 , Y02E60/13 , Y02T10/7011 , Y02T10/7022 , Y10T29/49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蓄电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其可以缩短向蓄电装置嵌入锂离子的时间。蓄电装置(10)的电极层叠单元(12)由交替层叠的正极(14)以及负极(15)构成,在电极层叠单元(12)的最外部与负极(15)相对地配置锂电极(16)。正极端子(18)、负极端子(19)及锂电极端子(20)与充放电单元(21)连接,其具有第1以及第2通电控制部(21a、21b)。经由第1通电控制部(21a),使电子从锂电极(16)向正极(14)移动,锂离子从锂电极(16)嵌入正极(14)。另外,经由第2通电控制部(21b),使电子从锂电极(16)向负极(15)移动,锂离子从锂电极(16)嵌入负极(15)。从而,通过使锂离子嵌入正极(14)和负极(15),可以大幅缩短嵌入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954397B
公开(公告)日:2010-05-05
申请号:CN200580001396.0
申请日:2005-10-28
Applicant: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038 , H01G9/016 , H01G9/058 , H01G9/155 , H01G11/06 , H01G11/60 , Y02E60/13 , Y02T10/7022
Abstract: 提供一种高温下连续充电时容量保持率高,耐久性好的电容器。一种预掺杂型锂离子电容器,具有正极、负极以及作为电解液的锂盐的非质子性有机溶剂电解质溶液,其特征在于,正极活性物质是能够可逆地承载锂离子和/或阴离子的物质,负极活性物质是能够可逆地承载锂离子的物质,对负极和/或正极掺杂锂离子,以使得正极和负极短路后的正极电位小于或等于2.0V,并且,上述电解液中含有小于或等于5重量%的碳酸亚乙烯酯或其衍生物,其中,在对负极和/或正极掺杂锂离子的过程中,正极电位不上升,只有负极电位下降,由此消耗碳酸亚乙烯酯或其衍生物,仅在负极上形成皮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