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83021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0081963.3
申请日:2022-01-24
Applicant: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 河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排采过程煤粉堵塞裂隙实时监测试验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一)组装一套排采过程煤粉堵塞裂隙实时监测装置;(二)组合裂隙通道;(三)煤粉制备;(四)对排采过程煤粉堵塞裂隙实时监测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五)进行试验参数设置;(六)通过排采过程煤粉堵塞裂隙实时监测装置进行煤粉运移试验;(七)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八)将排采过程煤粉堵塞裂隙实时监测装置的各个设备拆除并整理收纳好,以便下次组装使用。本发明能够测试不同粒径的煤粉在不同流态条件下在不同裂隙形态组合及不同内径裂隙通道中的运移轨迹、堵塞位置、堵塞程度,为解堵提供重要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3103209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552785.3
申请日:2021-05-20
Applicant: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 无锡华瀚能源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控式移动巡检机器人,安装板位于滑轨下方,且安装板下部安装有动力输出装置,动力输出装置的输出端与输出传动轮连接,支重轮安装架与滑轨之间安装有支重轮,滑轨底部与安装板之间安装有两组底部支撑轮,底部支撑轮安装在底部支撑轮安装架上,底部支撑轮安装架与安装板之间安装有碟簧,摄像仪安装架下端安装有摄像仪。移动巡检机器人通过摄像仪采集信息,可将实时影像进行上传。且通过各种传感器对温度、气体浓度、瓦斯浓度进行检测并且异常报警,提高井下作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利用马达或电机作为动力源对巡检机器人系统提供动力,无需一级防爆或煤安认证。碟簧具有涨紧功能,使整体机构遇到小障碍可以上下浮动越过障碍。
-
公开(公告)号:CN11984508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283972.4
申请日:2025-03-11
Applicant: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 河南省煤科院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平煤神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延河 , 邓波 , 张国川 , 范新川 , 于振子 , 李萌 , 张波 , 代星军 , 张冬梅 , 白彦龙 , 裴志强 , 何要泉 , 赵波 , 张俊伟 , 李凌乾 , 刘英英 , 梁亚磊 , 张炳学 , 赵志坚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矿余热利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煤矿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包括乏风余热管道和涌水余热管道,涌水余热管道连接有主余热利用机构,主余热利用机构上设有余热处理机构和副余热利用机构,主余热利用机构包括与涌水余热管道相连接的余热利用筒体、与余热利用筒体相配合的主余热利用管道;副余热利用机构包括设置在余热利用筒体顶面上与涌水余热管道间隙配合的副余热利用管道;本发明通过主余热利用机构、副余热利用机构和余热处理机构对乏风余热中含有的矿尘等悬浮颗粒物及涌水余热中含有的大量悬浮物、重金属等污染物进行处理,能够有效降低乏风余热及涌水余热中杂质的含量,提高煤矿余热综合利用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1655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826802.8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滑动构造区松软煤层锚网支护顶板煤岩界面效应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巷道的地质采矿条件,先按一般巷道的锚网支护参数确定方法确定巷道的锚网支护参数和支护体系;再根据顶煤厚度的变化,调整初步确定参数的锚杆长度和锚索长度,调整初步确定的支护体系的锚杆锚索布置方式,并且设计了对于锚杆长度和锚索长度的具体调整原则为:调整后的锚杆和锚索的内锚固头距煤岩界面的距离大于1.0m;从而充分发挥锚杆索的锚固性能,避免在顶板煤岩交界面处产生界面效应,以有效控制顶板煤岩交界面上的离层及顶板整体下沉,防止顶板整体垮冒恶性事故,保证顶板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9574711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51488.1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 河南理工大学
IPC: G01N29/14 , G01N29/0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瓦斯含量解析领域的一种免加水的井下瓦斯含量解析仪,包括外壳。外壳内部一侧并排设有测量筒和对照桶,测量筒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第一超声波发射器和第一超声波接收器,对照桶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第二超声波发射器和第二超声波接收器。外壳右侧设有煤样室,外壳内设有鼓风机和真空泵。鼓风机的出风口连接有三通管,三通管一端与煤样室连通,三通管另一端与对照桶连通,真空泵的抽气管与测量筒连通。煤样室上端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另一端与测量筒相连通。本发明无需加水即可测量瓦斯含量,简化测量步骤,避免水分带来的测量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6988829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814488.0
申请日:2023-07-04
Applicant: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采煤工作面的降温系统和降温方法,降温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配置为采集采煤工作面的温度信号;喷雾装置,配置为能够在第一状态、第二状态、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之间相互切换,其中,喷雾装置处于第一状态时,水帘喷嘴和雾化喷嘴均处于关闭状态;喷雾装置处于第二状态时,水帘喷嘴处于部分开启,雾化喷嘴处于关闭状态,喷雾装置处于第三状态时,水帘喷嘴处于完全开启,雾化喷嘴处于部分开启;喷雾装置处于第三状态时,水帘喷嘴和雾化喷嘴均处于完全开启状态;中央控制器,与喷雾装置相耦接,配置为基于温度传感器所获得的温度信号控制与之相对应的喷雾装置在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以及第四状态之间切换动作。
-
公开(公告)号:CN116186946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487959.1
申请日:2023-05-04
Applicant: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 无锡华瀚能源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06N3/04 , G06N3/096 , F15B19/00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诊断模型的液压系统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液压系统实际参数,构建可视化交互式的虚拟环境;S2、利用迁移学习算法构建用于液压系统故障诊断的诊断模型;S3、实时采集运行数据,并同步至虚拟环境与诊断模型;S4、利用诊断模型对液压系统的实时状态进行故障诊断;S5、将诊断结果同步至虚拟环境进行故障定位及可视化反馈;S6、依据反馈结果在知识库中检索修复方案,并提供交互操作推荐。本发明通过构建液压系统可视化虚拟环境,实时监测液压系统的运行状态,并利用两轮数据清洗,提高数据质量和算法效率,提高液压系统及故障诊断系统的工作效率和决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4382468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210065532.8
申请日:2022-01-20
Applicant: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 中国平煤神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层瓦斯储集条件的保压核磁监测方法,采用的核磁探测及瓦斯抽采一体化装置,在形成的穿层钻孔后续进行瓦斯抽采的同时,还能进行核磁共振的数据监测,通过实时的数据监测能对瓦斯抽采情况进行协同控制;另外通过对穿层钻孔采用胶囊封孔器进行保压密封处理,并且该一体化装置能在封闭空间内移动及其具备的呈球体结构的三维磁线分布,通过射频设备向处于三维磁场范围内的介质发射射频脉冲,将介质中的质子由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通过天线的接收数据,从而实现该封闭空间所处煤层周围的瓦斯含量及压力的快速无损、原位精准监测,并能获得钻孔周围煤层的孔隙结构数据,最终根据获得的数据确定煤层瓦斯储集条件评判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12879079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110383907.0
申请日:2021-04-09
Applicant: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 中国平煤神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突出煤层底抽巷全生命周期利用方法,包括:S1.结合煤层地质条件,确定底抽巷的空间层位布置;S2.于底抽巷向预掘煤巷区域打穿层钻孔进行水力卸压增透,然后联孔抽采瓦斯;S3.于底抽巷向预掘煤巷外侧布设穿层注浆钻孔进行区域加固;S4.工作面卸压区域瓦斯二次抽采;S5.煤矸分离及矸石回填底抽巷。解决了现有底抽巷开掘仅用于采前预抽的局限,以及煤矸堆积、废弃巷道空间浪费等环境问题,对底抽巷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设计分析,实现对底抽巷的有效管理和运用,同时将底抽巷的功能拓展到工作面卸压瓦斯二次抽采、承接矸石井下充填等方面,实现经济和环境效益双赢。
-
公开(公告)号:CN115422612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062855.8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0 ,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复杂横截面柱状试样的加载与伺服控制方法,本发明基于颗粒流数值计算方法,首先确定任意形状的柱状试样模型的横截面多边形轮廓,根据模型高度要求,将外边界多边形延伸为多面体并生成内部颗粒。接着,从底部开始,依次在外边界上生成相应半径的颗粒,在生成完整的一层边界膜颗粒后,向上一层开始生成,此后采用相同生成方法,逐层生成直至到达柱体顶部。之后对整体外边界膜颗粒设置较低的模量和较高的粘结强度,开始施加伺服力并按照一定的频率更新力的大小和方向,直至伺服结束。本申请分层按各条边界生成边界颗粒,更符合实际工程中试样的形状特征;采用软伺服方法能够不限制试样的侧向自由变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