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二次电池
    4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448701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880075741.2

    申请日:2018-11-21

    Abstract: 在本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具有含有LiaNixCoyMzO2(0.9≤a≤1.2,0.3≤x≤0.8,0.2≤y+z≤0.7,M为Li、Ni、Co以外的金属元素)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和含有非石墨质碳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并且,在正极与负极相互对置的部分,正极活性物质的单位面积重量(P)和负极活性物质的单位面积重量(N)满足0.65≤P/N≤1.05的关系式。

    蓄电元件和蓄电元件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70433B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510617718.X

    申请日:2015-09-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锂离子电池等的蓄电元件的制造时,消除会发生在间隔件上的变形和断裂等不良情况,耐久性和可靠性优异的蓄电元件。一种具备形成有含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合剂层(12)的正极(10)、形成有含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合剂层(22)的负极(20)、隔开正极(10)与负极(20)的间隔件(30)的蓄电元件(100),其中,间隔件(30)具备经单轴拉伸的片状的基材(31)、和被覆基材(31)的至少一侧的面的被覆层(32),被覆层(32)具有沿着与基材(31)的拉伸方向不同的方向进行取向的各向异性结构。

    蓄电元件、蓄电装置、车辆和蓄电元件的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04869B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510089847.6

    申请日:2015-02-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在将间隔件的厚度减薄了的情况下也能抑制高倍率循环后的一过性输出劣化的蓄电元件。该蓄电元件(10)具备正极(410)、负极(420)、和配置于正极(410)与负极(420)之间的间隔件(430),负极(420)具有负极基材层(421)、和配置于负极基材层(421)的表面的负极合剂层(422),间隔件(430)具有间隔件基材层(431),负极合剂层(422)包含D50粒径为2.0μm以上且6.0μm以下的难石墨化碳作为负极活性物质,负极修正密度为1.2(g/cm3)以上且5.1(g/cm3)以下,所述负极修正密度定义为负极合材层(422)的密度乘以负极合材层(422)的厚度的值除以问隔件基材层(431)的厚度的值。

    蓄电装置
    4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855354B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310606597.X

    申请日:2013-11-25

    Abstract: 提供一种具备多个电池的蓄电装置,其能够抑制在非通常状态下的母线和电池的容器之间的短路的发生。一种具备多个电池(10)的蓄电装置(1),多个电池各自具有收容电极体(400)的容器(100)以及从容器向同一方向突出设置且与电极体电连接的正极端子(200)以及负极端子(300),蓄电装置具备:将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电连接的母线(150),其中第一端子作为多个电池之中的第一电池(10a)的正极端子以及负极端子的一方,第二端子作为多个电池之中的第二电池(10b)的正极端子以及负极端子的一方,且极性与第一端子相反;配置在第一端子和第一电池的容器之间的衬垫(330);配置在母线和第一电池的容器之间的绝缘部件(160)。

    蓄电元件及蓄电装置
    4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078631B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410102439.5

    申请日:2014-03-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适当地防止在气体排出阀进行了动作的情况下,从此处排出的气体、电解液附着于外部端子或其周边的蓄电元件及蓄电装置。本发明所涉及的蓄电元件具备:电极体,其包括相互绝缘的正极板和负极板;壳体,其收容该电极体,且与该电极体绝缘;正极外部端子,其配置在该壳体的外表面,且与正极板电连接;负极外部端子,其配置在壳体的外表面,且与负极板电连接;气体排出阀,其形成于壳体中的配置有正极外部端子及负极外部端子的区域的相反侧的区域。

    蓄电元件和蓄电池模块
    4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241593B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410270065.8

    申请日:2014-06-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抑制性能降低的蓄电元件。其具备正极(11)、负极(13)和配置于正极(11)和负极(13)之间的间隔件(12),正极(11)具有正极基材(11A)、形成于正极基材(11A)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11B)、和覆盖正极活性物质层(11B)的宽度方向的侧面中的至少一个的保护层(11C),负极(13)具有负极基材(13A)和形成于负极基材(13A)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层(13B),间隔件(12)具有与负极活性物质层(13B)相对的间隔件基材(12A)、和形成于间隔件基材(12A)上且与正极活性物质层(11B)相对并且包含粘结剂的无机层(12B)。无机层(12B)的宽度大于正极活性物质层(11B)的宽度,保护层(11C)以保护正极活性物质层(11B)免受从粘结剂溶出的成分影响的方式构成。

    蓄电元件
    4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280906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10266173.2

    申请日:2015-05-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温高速率循环耐久性优异的蓄电元件。蓄电元件(10)具备正极(410)、负极(420)、配置于正极(410)与负极(420)之间的隔离件(430)、以及非水电解质,进一步具备在正极(410)与隔离件(430)之间配置的无机涂布层(440),正极(410)含有以LiaNibCocMndO2(其中,式中a、b、c、d满足0≤a≤1.2、0≤b≤1、0.1≤c≤0.4、0≤d≤0.5、b+c+d=1)表示的化合物作为正极活性物质,负极(420)含有D50粒径为1.0μm~6.0μm的难石墨化碳作为负极活性物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