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糖类天然高分子改性的原油破乳剂

    公开(公告)号:CN103320158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10289037.6

    申请日:2013-07-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涉及一种原油破乳剂,公开了一种多糖类天然高分子改性的原油破乳剂。破乳剂通过如下操作步骤制备得到:(1)将聚乙二醇单甲醚进行卤化改性、羧基化改性、氨基化改性、醛基化改性、或异氰酸酯化改性;(2)缩水甘油基二甲基烷基氯化铵的制备;(3)季铵化多糖的制备;(4)改性聚乙二醇单甲醚与季铵化多糖反应,所得产物即为多糖天然高分子改性的原油破乳剂。本发明以多糖类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具有来源广泛、天然、无毒、可持续、使用安全性好等诸多优点;制备得到的破乳剂,不仅破乳脱水效果好;同时破乳剂分子上含有大量的羟基等基团,对金属离子具有一定的螯合能力,因此在破乳的同时兼具脱出一定量的金属离子。

    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的间歇精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79297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313541.8

    申请日:2025-03-1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的间歇精馏系统,涉及间歇精馏的技术领域,其包括:精馏塔;数据采集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实时采集温度、压力、流量以及物料浓度数据;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接收数据采集模块的各种数据;所述控制模块内置模型预测控制算法;所述模型预测控制算法通过建立精馏过程动态模型,结合当前系统状态和设定控制目标,经滚动优化计算得到最优控制策略并基于所述最优控制策略执行机构发出控制指令;执行机构;触摸式显示屏,与控制模块连接;实时显示精馏系统的运行参数。

    1-乙烯基-3-烷基咪唑甘氨酸盐聚合离子液体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61321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1126998.6

    申请日:2021-09-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1‑乙烯基‑3‑烷基咪唑甘氨酸盐聚合离子液体的合成方法。该方法以N‑乙烯基咪唑、溴代烷基化合物为原料,首先在高压保护气氛下反应得到中间体1‑乙烯基‑3‑烷基咪唑溴盐,然后将该中间体进行离子交换后与甘氨酸在无水乙醇中反应,得到1‑乙烯基‑3‑烷基咪唑甘氨酸盐离子液体,再通过偶氮二异丁腈(AIBN)引发聚合反应,最终得到纯度较高的1‑乙烯基‑3‑烷基咪唑甘氨酸盐聚合离子液体。本发明方法克服了现有三步法存在的卤盐杂质问题,整个反应过程无固废物产生,具有合成步骤简单、可操作性强、绿色环保、产物收率高等诸多优点,按照本发明方法制得的聚合离子液体有望应用于电解质、吸附分离、生物及催化等诸多领域。

    NaY型分子筛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吸附羰基硫方面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893817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1127213.7

    申请日:2021-09-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孔NaY型分子筛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吸附分离羰基硫方面的应用。首先以铝酸钠、KOH、NaOH、硅酸钠、水为原料,经一步水热反应法简单、快速的合成了不同硅铝比的NaY型分子筛粉体,再将其与含COS的混合气体充分接触进行吸附分离,最后将吸附饱和的NaY型分子筛加热至500℃左右进行脱附处理,再生出来的NaY型分子筛可以继续用于含COS混合气体的处理。本发明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易于工业化等优点,制得的NaY型分子筛比表面积为590‑970m2/g、孔径为0.6‑0.8nm、微孔孔容为0.2‑0.5cm3/g、粒径为100‑300nm、结晶度为60‑96%。实验结果表明,该NaY分子筛的疏水性高、热稳定性好,即便反复再生多次依然保持原有的吸附选择性和吸附性能。

    一种利用黑水虻幼虫降解环境中表面活性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30174B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1811471221.1

    申请日:2018-12-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黑水虻幼虫降解环境中表面活性剂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检测待处理污染物中表面活性剂的含量,并调节待处理污染物中表面活性剂的含量至规定范围内,得到目标待处理污染物;2)将所述目标待处理污染物与黑水虻饲料混合,然后,引入黑水虻幼虫进行培养,待黑水虻长成预蛹前进行分离,得到黑水虻和料渣。本发明采用黑水虻的生物分解转化作用对环境中的表面活性剂进行降解,其降解率可达100%,降解效率较高,降解成本低,且降解过程中不产生废弃物,基本实现了零排放,安全可靠,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