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Ni2O3-SnO2-Zn2SnO4压敏复合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36956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630201.4

    申请日:2015-09-29

    Abstract: 一种Ni2O3-SnO2-Zn2SnO4压敏复合陶瓷材料,由SnO2粉料、Zn2SnO4粉料和Ni2O3粉料经混合压制,并烧结制成,所述SnO2粉料、Zn2SnO4粉料和Ni2O3的摩尔比为80:20:x,其中x的取值为0.15-0.6;本发明通过Ni2O3的掺杂,可以有效调节SnO2-Zn2SnO4复合陶瓷的压敏电压梯度,使得其在不改变器件尺寸的条件下能够在低电压范围内大多数电压保护领域得到应用。

    一种基于涡流管原理的空气净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126459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635516.8

    申请日:2015-09-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涡流管原理的空气净化装置,使用空气泵将空气中需要净化的空气进行收集,压缩处理,并将处理过后的待净化空气送入涡旋分离室的输入口,涡旋分离室将待净化的空气进行离心式分离出空气中的颗粒及清新干净的空气,其输出口有两端,其中一端为干净冷空气的输出口,另一段为干净暖空气的输出口,因此,本装置除了能够获得干净的空气外,同时还能兼顾维持室内恒定温度的作用,并且,本空气净化装置所需要的部件极少,具有安装简单,维护方便,成本低,效果好等特点,特别适合于需要维持恒温且需要干净空气的场合。

    一种多晶面片状单晶结构二氧化钛微球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78323A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410353965.9

    申请日:2014-07-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30B29/16 C30B7/14 C30B29/64

    Abstract: 一种多晶面片状单晶结构二氧化钛微球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在硫酸氧钛水溶液中加入含氟试剂制备出氟和钛的摩尔比为16:1-24:1的前驱体水溶液;按照前驱体水溶液体积和反应釜的容积比为7:10的比例取前驱体水溶液加入到反应釜中,在180℃保温孵化12小时后冷却得到反应物;反应物进行抽滤,所得滤饼用去离子水洗涤抽干后,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后取出;将所得滤饼于瓷舟中,在马弗炉中450℃煅烧后冷却至室温,所得白色粉末,即为多晶面片状单晶结构二氧化钛微球。本发明所制备出的二氧化钛微球为平滑的去角八面体锐钛矿二氧化钛单晶结构,该二氧化钛微球的边长为1.3-2.2μm,厚为0.6-1.0μm。

    一种基于SLiM-Cut技术制备超薄硅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83179B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210188942.8

    申请日:2012-06-11

    Abstract: 一种基于SLiM-Cut技术制备超薄硅片的方法,在硅衬底上印上一层厚度为20μm青铜浆层,干燥后放入快速退火炉,加热到720℃之后,保温10秒,然后停火冷却;取出后在硅衬底上青铜层的表面印制厚度为40μm的锌浆层,干燥后放入快速退火炉中,加热到720℃之后,保温10秒,然后停火冷却,使硅衬底表面与青铜层相结合的硅层从硅衬底上剥离;放入化学蚀刻液中,将锌层和青铜层腐蚀溶解,取出剩余的硅层,清洗后晾干,即得到厚度为30-50μm的超薄硅片。本方案退火温度较低,降低了能源消耗;以青铜和锌为丝印层,均为传统的材料,便于进行大规模化生产,利于降低成本。

    一种表面纳米刻蚀的二氧化钛微球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18907A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410355065.8

    申请日:2014-07-24

    Abstract: 一种表面纳米刻蚀的二氧化钛微球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为,先制备出氟和钛的摩尔比为4:1-15:1的前驱体水溶液,所制备的前驱体水溶液加入到反应釜中,在180℃保温孵化12小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反应物;反应物进行抽滤,所得滤饼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并将水抽干后,置于真空干燥箱中80℃干燥8小时后取出;将所得滤饼置于瓷舟中,在马弗炉中450℃煅烧3小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所得白色粉末,即为表面纳米刻蚀的二氧化钛微球。本发明所制备的二氧化钛微球,由表面轻微纳米刻蚀痕迹的二氧化钛纳米片组成,为纯锐钛矿相二氧化钛,表面积大,粒径为0.8-2.6μm。

    YMnO3电介质陶瓷的制备工艺及YMnO3电介质陶瓷电容器

    公开(公告)号:CN102910913B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210361543.7

    申请日:2012-09-26

    Abstract: YMnO3电介质陶瓷的制备工艺及YMnO3电介质陶瓷电容器,本发明涉及一种陶瓷的制备工艺及其应用;为了解决以往YMnO3电介质陶瓷的制备过程存在的过程繁复、成品品相不好等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溶胶-凝胶法,通过配料的混合、溶解,并添加相应的催化剂或络合剂,经干燥、热解、研磨、预烧、烧制,制得YMnO3电介质陶瓷,由所得YMnO3电介质陶瓷可制成的YMnO3电介质陶瓷电容器以及其它陶瓷制品。

    一种锂、锑掺杂的铌酸钾钠无铅压电陶瓷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91752B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110367951.9

    申请日:2011-11-18

    Abstract: 一种锂、锑掺杂的铌酸钾钠无铅压电陶瓷的制备方法,首先制备具有通式(Na0.52K0.48)1-xLixSbyNb1-yO3的铌酸钾钠基陶瓷的A粉料和B粉料,其中,A粉料中0.075≤x≤0.065,0.06≤y≤0.05;B粉料中0.04≤x≤0.05,0.03≤y≤0.04;然后将A粉料和B粉料等摩尔比混合,再制备最终的锂、锑掺杂的铌酸钾钠无铅压电陶瓷。本发明采用两步法合成锂、锑掺杂的铌酸钾钠基陶瓷,在0~80℃之间,其压电常数d33均保持在250~275PC/N之间,与传统一步法合成的产物相比在保持较高压电性能的同时,其温度稳定性较原有方法制得的锂、锑掺杂的铌酸钾钠基陶瓷也要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