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082954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0373705.8
申请日:2021-04-0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法脱硫装置的全过程智能运行调控系统,包括污染物脱除模块、在线监测模块、优化控制模块和智慧建模模块。本发明可以准确预测各操控变量对湿法脱硫系统脱硫效率、运行成本、产品质量的影响,精确调控pH值、频率、液位等运行参数,保障变负荷、变煤质工况下出口浓度稳定达标;协调循环泵、氧化风机、石膏脱水机等装置间的能耗物耗分配,实现湿法脱硫系统成本最优;控制副产品成分,保证目标物质纯度达标;实现湿法脱硫装置的安全、稳定、经济、高效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3433911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736767.0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浓度精准预测的脱硝装置喷氨精准控制系统与方法,所述喷氨精准控制系统包括电站信息系统、脱硝装置入口NOx浓度预测模型、多模型预测控制模块、脱硝装置控制对象。本发明通过提前预测脱硝装置入口NOx浓度,为脱硝装置喷氨量控制提供精准前馈,同时建立多变负荷工况下的多模型预测控制模块,实现脱硝装置喷氨量的精准控制,克服脱硝系统的大延迟、大惯性及强非线性缺点;在大范围变负荷工况下,本发明在保证出口NOx浓度达标的情况下,大幅提高了脱硝装置喷氨量控制的经济性与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986497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181973.X
申请日:2021-02-0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气体传感器阵列指纹识别的污染气体溯源方法,包括构建污染物气体传感器阵列;建立气体污染物排放源的传感器阵列响应指纹库;在线监测、实时收集传感器阵列的响应数据;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分析对比数据、确定气体污染事故的排放源;开展事故发生可能排放源的现场调查、取证及验证五个步骤。本发明将排放源的污染特征做成信息集成的指纹图谱库,而无需获得气体污染物的具体种类和浓度,极大地简化了溯源模型;溯源结果对指纹识别模型的优化改进功能具有累积效应,可不断提高溯源准确性;该方法适用于小空间尺度范围内潜在污染源集中情况下的污染溯源,便于工业园区内环境空气质量的快速有效监管。
-
公开(公告)号:CN109932304A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910183761.8
申请日:2019-03-1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1N1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同轴全息测量液滴折射率的方法,包括:记录液滴全息图;根据记录的液滴全息图获得液滴的粒径d和液滴中心位置;根据液滴全息图作x-z平面的亮度分布图,对液滴的焦点位置进行定位,获得液滴焦点位置和液滴的焦距f;根据液滴折射率n0与液滴焦距f、粒径d和空气折射率ni之间的关系,计算液滴折射率。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同轴全息测量装置,包括:信号发射单元,包括用于产生激光的连续激光器和光路调整段;信号接收单元,包括显微物镜及CCD相机;信号处理单元。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及装置实现了对动态液滴粒径、折射率等参数的同时测量,从而分析液滴动力学过程,实现喷雾冷却、液滴燃烧等过程的在线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61005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510149129.7
申请日:2025-02-1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区域选择性控制的纳米机器人,纳米机器人包括头部和尾部;头部采用高聚物材料成型,其内部包括NFs和NPs,具有吸收携药作用;尾部包含磁致热材料,并通过热处理从中析出纳米磁流体晶粒或晶线,形成纳米机器人的致动器件;本发明提供了具有自主吸能、储能和触发释能致动能力的一种可区域选择性控制的纳米机器人。
-
公开(公告)号:CN118747203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752526.9
申请日:2024-06-1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6F16/29 , G06F18/2415 , G06F17/15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园区未知大气污染排放源的定位溯源方法,该方法是通过统计并总结研究域的风向、排放强度区间;再根据正向污染扩散特征以反推溯源规律;分析受体敏感点的污染情形,计算各排放源的贡献,判断是否存在未知源排放;初步估计可疑污染源范围:假设实际污染超标受体点为“排放源”点,模拟反方向风速下的该点的扩散情形,估计可疑源范围;进一步确定排放源范围;最后构建溯源范围的通用数学表达式,确定公式系数;结合走航车实地监测,定位企业或排放点,本发明解决了工业园区未知大气污染排放下追溯污染源位置范围的问题,提高溯源的工作效率,有助于及时处理大气污染事件,为加强排放控制和污染监管提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1207792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010122758.8
申请日:2020-02-2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速飞行器飞行姿态及表面温度测量的系统和方法,属于超高速飞行器试验参数测量技术领域,包括:激光器,用于照亮超高速飞行器;准直扩束装置,用于提高光源的均匀性;超高速飞行器,模拟火箭外形;第一分束镜,用于将超高速飞行器信号光分为两束,一束被飞行器姿态测量模块接收,一束被飞行器表面温度测量模块接收;飞行器姿态测量模块,用于接收激光器照射飞行器后发出的信号光,并测量飞行器的姿态参数;飞行器表面温度测量模块,用于接收超高速飞行器头部被气动加热后的辐射光,并测量飞行器表面温度;时序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激光器出光及接收信号光的CCD同步曝光;计算模块,得到飞行器的姿态参数和表面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740695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36641.9
申请日:2023-12-1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氢气敏感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苯乙烯、过硫酸盐和水混合后,采用水热合成法,完成聚苯乙烯微球自组装;(2)将偏钨酸铵和H2PtCl6溶解后得到金属前驱体溶液;(3)将聚苯乙烯微球加入到金属前驱体溶液中进行浸渍填充;(4)将步骤(3)浸渍填充后的产物进行退火,制备得到氢气敏感材料Pt‑WO3。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氢气敏感材料Pt‑WO3及其在光纤布拉格光栅氢传感器上的应用。将本发明制备得到的氢气敏感材料Pt‑WO3应用在光纤布拉格光栅氢传感器上,实现对氢气泄漏的快速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713218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847004.9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长三角(杭州)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38 , G06F18/10 , G06F18/23213 , G06F18/25 , G06N3/0442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知识与数据融合驱动的光伏出力预测方法,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包括采集光伏历史数据、地理位置数据及NWP天气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分析光伏板吸收辐照度的机理建立有效辐照度机理模型,依据发电数据和天气数据,将数据聚类为晴天、阴天、雨天三个场景,结合天气数据和机理模型得到的特征序列,在不同天气场景下利用CNN‑LSTM神经网络建模得到不同场景下的光伏出力预测模型,判断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类别,输入对应算法模型得到光伏出力预测数据,在晴天场景下,知识与数据融合驱动的光伏出力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相较于传统的BP神经网络模型、单一的LSTM数据模型、CNN‑LSTM混合数据模型,RMSE分别降低了32%、37%、26%,预测精度得到较大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7269002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13588.4
申请日:2023-09-1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脉冲数字全息的颗粒多参数原位测量方法:双脉冲光源发出的两道激光束合束后经过滤波扩束准直形成平行光;平行光照射运动颗粒流,单相机记录单帧双脉冲颗粒全息图;对全息图进行重建,反演三维颗粒场信息,获得颗粒的粒径、浓度信息;获得颗粒的三维位置,从而计算出颗粒的实际位置,利用颗粒匹配算法得到颗粒三维速度。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双脉冲数字全息的颗粒多参数原位测量装置:双脉冲光源系统、激光调制系统、测量探头系统、干涉条纹记录系统、颗粒多参数处理系统。该方法和装置实现了颗粒的多参数、原位测量,操作简单、测试精度高;单帧双脉冲的方式大大丰富了测试速度的信息,且适应范围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