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464203B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0910095392.3
申请日:2009-01-1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械密封瞬态启停密封性能试验装置,包括动力系统、主体密封安装平台、机械密封性能参数测量系统和压力供给辅助系统;动力系统包括电机(1)和设置在轴承座(3)上的飞轮轴(4),飞轮轴(4)的一端通过联轴器I(2)与电机(1)相连,飞轮轴(4)的另一端与离合器(6)相连,在飞轮轴(4)上设置用于蓄能的飞轮(5);机械密封性能参数测量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扭矩转速仪(7)和工控机(16),扭矩转速仪(7)与离合器(6)相连;所述电机(1)和离合器(6)分别与工控机(16)相连。本发明的装置既能用于检测机械密封件在瞬态启停状态下的性能,又能用于检测机械密封件在传统稳定运行工况下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561004A
公开(公告)日:2009-10-21
申请号:CN200910098007.0
申请日:2009-04-2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F15D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涡流二极管。它包括上盖板、下盖板、中心管壳体、切向管壳体等;中心管壳体内从下到上分为中心锥管、圆弧缩管、中心直管,中心管壳体下端连接上盖板,上盖板与下盖板对接形成涡流腔,中心直管设有导叶,切向管壳体与涡流腔在圆周处相切,切向管壳体由内而外分为切向直管和切向锥管,切向管壳体与涡流腔连接处为圆弧过渡区。本发明为增大涡流二极管阻抗比,在中心管设置导叶,切向管与中心管均设有锥管结构,涡流腔为渐扩型,且涡流腔的外围厚度与切向直管管径相等,中心管与涡流腔连接处采用大倒角,切向管与涡流腔连接处圆弧过渡,正反向流动阻抗比为20~40。
-
公开(公告)号:CN101464203A
公开(公告)日:2009-06-24
申请号:CN200910095392.3
申请日:2009-01-1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械密封瞬态启停密封性能试验装置,包括动力系统、主体密封安装平台、机械密封性能参数测量系统和压力供给辅助系统;动力系统包括电机(1)和设置在轴承座(3)上的飞轮轴(4),飞轮轴(4)的一端通过联轴器I(2)与电机(1)相连,飞轮轴(4)的另一端与离合器(6)相连,在飞轮轴(4)上设置用于蓄能的飞轮(5);机械密封性能参数测量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扭矩转速仪(7)和工控机(16),扭矩转速仪(7)与离合器(6)相连;所述电机(1)和离合器(6)分别与工控机(16)相连。本发明的装置既能用于检测机械密封件在瞬态启停状态下的性能,又能用于检测机械密封件在传统稳定运行工况下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463903A
公开(公告)日:2009-06-24
申请号:CN200910095391.9
申请日:2009-01-1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F16J1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可控滑阀式机械组合密封系统,包括可控滑阀静密封组件和旋转机械密封组件;可控滑阀静密封组件包括滑阀压盖(13)、滑阀(11)和套装于轴肩上的锥形轴套(12),锥形轴套(12)位于滑阀压盖(13)内,部分位于法兰(16)内的滑阀(11)与锥形轴套(12)密封地滑动相连,法兰(16)上设有2个分别用于控制滑阀(11)左滑和右滑的压力源通道I(161)和压力源通道II(162);旋转机械密封组件包括与轴套(10)固定相连的动环座(9)以及密封端面紧密贴合的动环(17)和静环(7)等。使用本发明的密封系统,可以大幅度减小和避免危险流体的泄露和重大事故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206988036U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720471056.4
申请日:2017-04-3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水淡化能量回收及压力提升一体机装置。本实用新型给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提供一种能量回收装置、高压泵和压力提升泵三大设备的集成一体机装置。一体机为多通道双腔单一转子同轴结构,可实现海水淡化系统中三大关键装备(能量回收装置、高压泵和压力提升泵)的功能,使得占用空间更小,无中间连接管路与控制阀门,大幅度减少了高压动、静密封环节,本质上提高了系统的安全可靠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0021752U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20546857.1
申请日:2019-04-19
IPC: B01D61/06 , B01D61/08 , C02F1/44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能量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转盘式能量回收装置,采用流道简单、液力驱动能耗小的液体切换转盘;施压液体与受压液体在多套并联的压力交换缸中进行压力交换;滑阀柱塞杆在压力交换缸内流体压力的驱动下往复切换;通过滑阀柱塞杆与平衡盘之间构建的杠杆运动结构实现多个滑阀单元间的联动运动;滑阀柱塞杆的滚动球头结构与平衡盘间采用接触式滚动运动等设计要点。本实用新型通过液体切换转盘与压力自响应开闭的滑阀单元协同作用,实现施压液体与受压液体间压力能在压力交换缸内的连续高效传递与交换,具有能量回收效率高、运行负荷弹性大及工程放大性好等优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