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汽轮机实际运行约束的各喷嘴组的喷嘴数目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78192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168056.9

    申请日:2012-05-28

    Abstract: 考虑汽轮机实际运行约束的各喷嘴组的喷嘴数目优化设计方法,它涉及一种汽轮机的喷嘴数目优化设计方法。本发明是针对现有机组在多个常用工作负荷点条件下,对其中某些工作负荷点阀门开度小造成较大节流损失,相对内效率降低的问题而提出的。构建喷嘴数目优化模型;计算各个给定负荷点的实际流量;计算各个给定负荷点的理论流量;构建喷嘴数目优化模型的约束条件;基于遗传算法理论求出给定负荷点下使得实际流量与理论流量的综合偏离程度Y最小时对应的最优喷嘴数目的组合。在保证机组达到各负荷点时,调节级各阀门都能处于全开或全闭状态,最大限度地减少汽轮机调节级的节流损失的条件下,优化出最优的阀门喷嘴数目组合,使机组具有最佳的经济性。

    厂级热电综合能源系统鲁棒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1696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52049.8

    申请日:2024-1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厂级热电综合能源系统鲁棒优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计算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中没有风电与光伏接入时的热电联产机组的经济性;二、计算风电与光伏参与承担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中的电热负荷时的经济性;三、计算在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中加入风电与光伏后的可解耦负荷量;四、计算可解耦负荷的概率密度经济函数;五、构建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的整体优化目标函数与求解约束条件;步骤六、利用KRO鲁棒优化算法求解目标函数,得到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的最优调度策略。本发明将风电光伏引入系统供热网络以此配合热电解耦的综合能源系统鲁棒优化调度策略,提升系统鲁棒性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系统的风光消纳能力。

    一种面向汽轮机内缸的高频压力传感器安装紧固和热防护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21845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439644.0

    申请日:2024-1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汽轮机内缸的高频压力传感器安装紧固和热防护装置与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屏蔽罩和支撑座,所述屏蔽罩上方留有导线孔,用于引出高频压力传感器的线缆和监测参数的实时传输;所述导线孔上方按线缆尺寸焊接有不锈钢管,用于保护并引导伸出线缆;所述屏蔽罩下方凸台为高频压力传感器中部凸起的定位螺栓预留凸出空间,并设置沿周向均匀分布的上螺孔,用于连接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部凸台预留沿周向均匀分布的下螺孔,用于连接屏蔽罩;所述屏蔽罩和支撑座通过周向均匀布设的螺钉螺母密封连接,高频压力传感器内置其中。本发明能够在利用高频压力传感器精准测量低压缸内部蒸汽压力的同时,实现对传感器本体及线缆的紧固和热防护。

    一种利用机前过热蒸汽储能进行快速负荷调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67146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210946388.9

    申请日:2022-08-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机前过热蒸汽储能进行快速负荷调整的方法,所述方法通过一种新的计算方式分别获得实时负荷点以及目标负荷点上的过热蒸汽储能,并计算出蒸汽储能偏差;然后,将此储能偏差等价转换为负荷偏差以及压力偏差,并将此偏差引入协调控制系统前馈中去,从而实现利用过热蒸汽储能快速调整负荷的目的。本发明避免了现场机组的实验,通过历史数据等价计算出典型负荷点的储能系数,在此基础上设计汽轮机前馈控制,通过充分利用机组机前过热蒸汽段储能的基础上,提升机组负荷调整的快速性。

    一种高效产生大体积ECR等离子体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50013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358481.9

    申请日:2023-10-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产生大体积ECR等离子体装置,所述ECR等离子体装置包括微波源、磁场线圈、微波传输系统和辅助系统,所述微波源产生的微波经微波传输系统馈入真空室中的磁场产生等离子体;所述辅助系统包括供电系统、水冷系统、检测保护系统、支撑运动系统和控制系统,供电系统与外部电源、微波源和磁场线圈连接,水冷系统与外部供水系统和微波源连接,检测保护系统负责检测微波产生和传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打火现象并且可以控制关停微波源,支撑运动系统负责调节馈入位置和角度,控制系统控制信号采集、信号输出和微波馈入角度、位置。本发明的ECR等离子体装置能量耦合效率高,产生等离子体的区域大,可以产生高密度大体积等离子体。

    基于间隙度量原理的加权预测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11152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372524.9

    申请日:2023-1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间隙度量原理的加权预测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发掘位于椭圆域外的错误数据点,在该点处对原非线性系统进行Jacobian线性化,得到新系统;步骤二、通过椭圆预测控制算法设计平衡点;步骤三、根据间隙度量的相关性质,对递推贝叶斯加权算法进行改进;步骤四、对步骤三求得的条件概率做归一化处理,得到各子控制器的控制输入权值。该方法在椭圆集切换预测控制算法的基础上加入一种保护机制,使脱离椭圆域的数据点强制“拉”会椭圆集内,使算法继续进行,节省计算机储存,提高算法的稳定性。

    一种用于高真空度真空舱的舱内同轴电缆转接器

    公开(公告)号:CN114361892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10038500.9

    申请日:2022-01-13

    Abstract: 一种用于高真空度真空舱的舱内同轴电缆转接器,涉及一种脉冲功率电源接线装置,是为了解决真空舱外部的脉冲功率电源的输出同轴电缆在经过真空舱壁的接线器时进行了内外芯分离,而进入舱内后脉冲功率电源的输出媒介需要再继续转换为同轴电缆的问题。它通过使用该舱内同轴电缆转接器能够将舱外脉冲功率电源输出电缆已经分离的内外芯传输电流线路在舱内重新合并为同轴电缆的传输形式,并通过两根同轴电缆传输脉冲大电流从而减小其对单根同轴电缆的冲击影响,本发明适用于高真空度真空舱的舱内同轴电缆转接场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