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6934335U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720131887.7
申请日:2017-02-14
Applicant: 苏州创扬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彭振伟
IPC: A61J1/14 , B65D41/58 , C08L23/12 , C08L23/08 , C08L23/02 , C08K13/02 , C08K5/134 , C08K3/26 , C08K5/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拉环式组合盖,包括外盖和胶塞。外盖包括外盖本体、设置在外盖本体上表面的撕开区域、拉环以及拉环柄,拉环通过拉环柄与撕开区域软连接,其中,外盖本体内壁径向地设置有用于限定胶塞位置的定位卡扣。胶塞设置于外盖内,其中胶塞的上表面和侧壁分别与外盖的上表面和内壁紧密贴合,并且胶塞的下表面边缘与定位卡扣的上表面紧密贴合。本实用新型的拉环式组合盖仅包含外盖和胶塞,结构简单,外盖与胶塞的特殊构造有效避免了胶塞在外盖内发生滑动或脱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5931781U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20505067.5
申请日:2016-05-30
Applicant: 苏州创扬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彭振伟
IPC: B65D51/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瓶盖,包含盖体和贴膜,其中盖体包含实质上为圆筒状的本体、由本体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的主腔室和在主腔室上边缘对称位置向下凹陷形成的一对耳状的副腔室,其中副腔室上边缘中部设置有定位块;贴膜覆盖于本体上表面并与其焊接固定。本实用新型的瓶盖能够容纳此类辅助工具、干净卫生、美观大方并且方便开启及饮用。
-
公开(公告)号:CN218793083U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23385047.3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苏州创扬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彭振伟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色注塑清洗组合盖,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盖和外盖,外盖的内顶部设置胶垫,内盖与外盖螺纹配合,内盖的上表面凸设与内腔连通的出液嘴;组合时,出液嘴顶紧于胶垫。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实现二次密封,使得适用范围更加广泛。通过胶垫对出液嘴密封,密封圈与外盖密封,采用两道密封有效避免输液袋内液体溢出;并防止输液袋内液体受到污染。出液嘴与内盖连接处设置为圆弧结构,减少应力集中,并提高出液嘴与内盖连接强度,保证出液嘴与胶垫密封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216629168U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122932821.7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苏州创扬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彭振伟
IPC: A61J1/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盖,包括外盖、胶塞和内盖,外盖内设置胶塞室,胶塞室位于外盖的外部设置输液孔,内部设置用于放入胶塞的开口,胶塞设置在胶塞室内,内盖安装在开口处以将胶塞限制于胶塞室内;外盖内部向下延伸设置至少两根插针,内盖上对应位置设置与插针相互配合的插孔;安装时,插针插入对应的插孔内,并铆接固定;输液孔通过密封件密封。本实用新型巧妙的利用插针和插孔相配合,并利用铆接技术实现内盖和外盖的连接,克服了常规超声波焊接所产生的缺陷,避免输液袋内的药液收到污染,并提高了内盖和外盖连接的可靠性。插孔的下端设置圆角,巧妙利用插孔与插针之间的间隙,用于存储热铆后的物料,避免热铆后插针凸出于内盖表面。
-
公开(公告)号:CN216629167U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122661741.2
申请日:2021-11-02
Applicant: 苏州创扬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彭振伟
IPC: A61J1/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液盖,包括外盖、胶塞和保护膜,外盖呈圆筒状,其上表面处设置与外盖的内腔连通的用于安装胶塞的安装区,安装区内设置支撑组件以固定胶塞,胶塞设置在安装区内,保护膜贴附在外盖的上表面以覆盖胶塞;胶塞的上表面间隔设置两个凹口,并且在胶塞下表面的对应位置凸起设置至少一个加强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胶塞处设置凹口及加强环,实现对输液针插入位置定位,同时减薄插入位置的胶塞厚度;配合加强环,保证了输液针插入时的密封性,同时在输液针拔出时,加强胶塞的回弹速度,以防止漏液。胶塞通过支撑组件与外盖连接,增大了外盖与胶塞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两者连接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215230324U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20671106.X
申请日:2021-04-01
Applicant: 苏州创扬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彭振伟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色注塑输液组合盖,包括外盖、胶塞和贴膜,外盖呈圆筒状,其上端面向上凸起设置胶塞室,胶塞室中间设置隔断将胶塞室分割成左右两腔室,且隔断上凹设连接左右两腔室的凹槽;胶塞设置在胶塞室内,贴膜贴附在胶塞室的上开口,使胶塞室形成密闭空间;外盖下端面径向向外延伸设置与输液袋连接的连接部。本实用新型通过隔断将胶塞室分为两个腔室,使得两个腔室相对独立,以满足使用需求,并且增加贴膜的黏贴面积,提高贴膜黏贴强度;另外再两侧增设固定部,进一步防止贴膜意外撕开。胶塞上预留插口,起到示意插针插入位置的作用,同时减少胶塞的厚度,方便插针插入。
-
公开(公告)号:CN215230320U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023071189.3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苏州创扬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彭振伟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清洗孔的组合盖,包括外盖、内盖、胶塞和胶环;外盖包括外盖本体以及独立设置在外盖本体上的胶塞室和通液室,胶塞室和通液室的表面设置第一输液孔和第一清洗孔,第一清洗孔和第一输液孔分别通过易折柄密封;内盖包括内盖本体和设置在内盖本体上的凸台,凸台上设置第二清洗孔,且与第一清洗孔相对应;内盖设置在外盖内,并通过卡扣连接;胶塞紧密设置在胶塞室内,其上表面与下表面分别与胶塞室的内上表面和内盖的凸台紧密贴合;胶环设置在通液室内,胶环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清洗孔和第二清洗孔密封连接。通过胶环连接外盖和内盖上的清洗孔,并利用易折柄密封清洗孔,结构更加简单,操作更加方便,降低了生产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215230317U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20671952.1
申请日:2021-04-01
Applicant: 苏州创扬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彭振伟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液袋接口,包括本体,本体设有一纵向通孔,本体的一端为输液口,另一端为输液袋连接口,输液袋连接口的一端设置用于与输液袋连接的连接座,连接座伸入输液袋的端面凹设向通孔汇聚的斜面,连接座的外轮廓呈梭形,且两侧向外延伸设置凸缘,连接座的侧壁与凸缘表面为磨砂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漏斗形环形斜面,将输液袋内的剩余药液进行汇聚,进而减少药液浪费,同时斜面的结构减少药液的张力,使药液能够更加顺畅的流入通孔;同时在两侧增设导槽,进而将边缘处的药液通过导槽汇聚后引导至斜面处,进一步减少药液浪费。连接座和凸缘上设置磨砂结构,增加输液袋与连接座的连接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213157795U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021182981.3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苏州创扬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彭振伟
IPC: A61J1/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拉环式组合输液盖,括外壳、胶塞和压垫,外壳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上端盖、连杆和拉环,第一壳体设置在第二壳体上部,形成“凸”字形阶梯结构,第一壳体内部设置用于安装胶塞的胶塞腔,第二壳体内部设置用于与胶塞腔和输液袋连通的连接腔,上端盖固定设置在第一壳体顶部,拉环通过连杆与上端盖连接,并且设置在上端盖的边缘处,压垫设置在外壳内,将胶塞限制在胶塞腔内。本实用新型采用拉环和预撕线,引导上端盖顺着预撕线打开,防止其它部位打开。采用与拉环撕拉方向的相反方向倾斜的连杆,提供操作人员施力点,更方便将预撕线撕开小口。通过超声波焊接取代传统开口结构,提高压垫与外壳之间的连接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212244509U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21685337.8
申请日:2020-08-13
Applicant: 苏州创扬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彭振伟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在野外使用的兽用输液袋组合盖,包括外盖、内盖、胶塞和压片,外盖包括设置在外盖本体上端的凸出部以及设置在凸出部顶部的输液孔,利用易折柄密封输液孔,外盖内壁设置内螺纹,内盖包括内盖本体和径向向外凸出与输液袋连接的凸缘,内盖本体轴向设置贯穿的加药口,外壁设置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压片设置在外盖内,凸出部内设置安装腔,胶塞设置在安装腔内,其上端面和侧面与安装腔的上表面和内壁紧密贴合,并且下端面与压片紧密贴合,内盖设置在外盖内,与外盖螺纹配合。外盖和内盖采用螺纹配合的连接方式,实现了加药口的快速打开,进而实现快速加药,避免因注射器确实造成无法输液,特别适用于野外医用资源缺乏的环境中。(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