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黄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42199A

    公开(公告)日:2009-01-14

    申请号:CN200710118746.2

    申请日:2007-07-13

    发明人: 吴玢 付静 陈明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麻黄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该配方颗粒是以麻黄(HERBA EPHEDRAE)为原料,经过酸化水提取、减压低温浓缩、喷雾干燥制得麻黄喷雾干燥粉,麻黄喷雾干燥粉直接或和适量辅料混合后干法制粒得到麻黄配方颗粒;本发明麻黄配方颗粒每克含相当生药量10克,颗粒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不低于3.0%;本发明麻黄配方颗粒具有如附图3所示的红外指纹图谱。

    治疗咳喘的中药组合物
    4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31590C

    公开(公告)日:2008-11-12

    申请号:CN200510110121.2

    申请日:2005-11-08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咳喘的中药组合物。它是由含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的药剂:炙麻黄3-6份、黄芩8-12份、苍耳子8-12份、地龙8-12份、天竺子8-12份、胡颓叶8-12份、腊梅花8-12份。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清肺宣肺,化痰止咳,解痉平喘的功效。对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证等引起的咳喘具有较好疗效。本发明的制剂经过充分论证,具有疗效可靠、稳定性好、携带方便、容易掌握剂量、成本低廉等优点,无毒副作用,可以长期使用。

    克咳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4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15209C

    公开(公告)日:2008-09-03

    申请号:CN200510200483.0

    申请日:2005-08-19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克咳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它主要用麻黄、罂粟壳、甘草、苦杏仁等制备成膏滋、口服液等口服制剂;具有宣肺清热,止咳、平喘的功效,对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肺炎,咳嗽等疾病有确切的疗效;本发明中,采用pH2-4的溶媒提取麻黄、罂粟壳;同时在煎煮之前浸泡一段时间,有效提高了药物中有效成分的溶出率;在苦杏仁煎煮之前,先蒸20-602分钟,破坏苦杏仁酶,以保证苦杏仁苷不被水解,提高制剂中苦杏仁苷的含量,增强制剂止咳平喘的作用;将常规的克咳制剂制成膏滋、口服液或糖浆剂,在干燥的季节服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加方便儿童、老人、食道较狭小、胃肠道功能较弱的患者服用。

    一种重组可溶性人FGFR2胞外段及其生产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139387A

    公开(公告)日:2008-03-12

    申请号:CN200710029286.6

    申请日:2007-07-20

    申请人: 暨南大学

    发明人: 洪岸 汪炬 张志成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组可溶性人FGFR2胞外段及其生产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在通过大肠杆菌高效表达FGFR2的基础上,对影响其复性效率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定性定量研究,确定了重组人可溶性人FGF受体胞外段体外变复性的较为合适的方法,使其复性效率达到10%~20%,且成本低、周期短、适合大规模生产。本发明利用游离的FGFRs的胞外段与血液及肿瘤组织中的FGFs结合,降低了游离FGFs的水平,从而竞争性抑制了FGFs的信号,有效抑制了肿瘤的增殖、转移以及血管形成,并以S252W+P253R双突变型FGFR2胞外段的效果最佳。

    三味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372550C

    公开(公告)日:2008-03-05

    申请号:CN200510019103.3

    申请日:2005-07-15

    申请人: 刘振松

    发明人: 刘振松

    摘要: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治疗皮肤瘙痒和妇科炎症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该制剂是以败酱草为君药,威灵仙、麻黄为佐药。具有清热解毒,祛风燥湿、杀虫止痒、轻渲透邪、使蕴结于肌肤间之邪毒透泄于皮肤之外之功用。适应症广,用于治疗妇科阴道炎症、外阴瘙痒、麻疹、皮肤瘙痒、湿疹、农药过敏引起的皮肤瘙痒,药物皮肤过敏、鼻炎、疥疮、冻疮等。是一种疗效显著,无明显毒副作用、安全可靠的理想治疗上述疾病的中药外用制剂。

    一种治疗脚跟痛的外用药物

    公开(公告)号:CN100356954C

    公开(公告)日:2007-12-26

    申请号:CN200510104384.2

    申请日:2005-10-28

    申请人: 侯冬悦

    发明人: 侯冬悦

    摘要: 一种治疗脚跟痛的外用药物,外用中药药物,主要解决脚跟痛的问题。其特征在于,组成药物的中药原料为:苏木30克、白附子30克、麻黄30克、祁艾60克,乌梅10克、川芎45克、夏枯草50克,威灵仙30克、透骨草30克、独活30克,将各原料粉碎,制成散剂。利用本发明,一般两个月疼痛症状明显减轻,三到四个月基本不再疼痛。临床跟踪300人,治愈率90%,有效率100%。适于各种原因产生的脚跟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