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324404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207459.0
申请日:2020-11-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集成式智能配水系统及方法,包括上封隔器、下封隔器和中间集成式配水器,上、下封隔器分别设于上、下油管上,中间集成式配水器包括筒体、封隔皮囊、上出水口、下出水口、水嘴电机总成,筒体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下油管相连接,筒体中设有过流通道,筒体侧壁设有上、下过流孔,上下、过流孔两端分别与过流通道及上、下出水口相连通。本发明实现对井下集成式智能配水器控制、信号双向传输等功能,降低施工成本、减少施工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12324381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208001.7
申请日:2020-11-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E21B33/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皮囊式井下可控环空封堵工具及方法,包括供油系统、回油系统、皮囊封堵系统和压差监测系统,供油系统包括油箱、供油管路和液压泵,油箱出口与供油管路相连通,液压泵设于供油管路上;回油系统包括回油管路,所述回油管路两端分别与供油管路及油箱相连通;皮囊封堵系统包括高压油腔体、回位弹簧和皮囊,高压油腔体进口与供油管路相连通,出口与皮囊相连通,内设有隔离活塞,回位弹簧两端分别与隔离活塞及高压油腔体的出口侧侧板固定相连;压差监测系统为压差传感器,低压口与油箱相连,高压口与液压泵的出口相连。本发明根据测试需要控制皮囊膨胀和收缩,具有很好的的适应性、通过性、安全性和防卡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096359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836831.8
申请日:2020-08-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投球暂堵转向压裂试验装置、系统、制造方法及试验方法,其中,所述装置包括:透明试样,透明试样的力学特征适应于所模拟的岩层,透明试样沿水平方向开设有盲孔,透明试样上沿盲孔的方向预制有多组长裂缝及多组二次起裂缝;透明试样的壁面上设置有向内凹陷的预制钻孔;摄像头,固定设置于预制钻孔内;模拟套管,固定设置于所述盲孔内,模拟套管上与每组长裂缝的缝口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堵口,模拟套管上与每组二次起裂缝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喷射孔,所述模拟套管的第一端为盲端,所述模拟套管的第二端用于连接水力压裂系统。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获取投球暂堵工艺对再造裂缝簇的起裂及动态扩展过程的影响规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999324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858927.4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1N23/20 , G01N23/225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积细粒沉积岩四端元体岩性岩相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采集的混积细粒沉积岩岩心进行分析,明确区域发育主要矿物类型及组分;2)明确各矿物类型占比及矿物组分的分布情况;3)根据矿物类型占比及矿物组分的分布情况,选取主要的四类矿物组分为主要矿物组分类型;4)将四类主要矿物类型作为正四面体的四个端元,获得矿物类型的四端元体三维可视化投点模型;5)根据四端元体三维可视化投点模型,实现测井数据、矿物含量数据、录井岩性数据交互对比,与交互样品岩性解释;6)根据岩性解释获得岩性组合特征,对岩相进行识别划分。本发明通过四端元可视化投点分析,避免了传统三角图造成投点存在较大误差的弊端。
-
公开(公告)号:CN111850367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749922.8
申请日:2020-07-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C22C23/04 , C22F1/06 , C22C1/02 , E21B33/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大塑性可溶解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大塑性可溶解镁合金,按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组分组成:Zn:1~3%,Al:0.1~0.3%,Cu:0.1~0.3%,稀土金属:0.1~1%,余量为Mg,其中稀土金属为Gd和Y中的至少一种。其制备为:铸造制得铸锭,加热至380~420℃,在挤压速度为2~5mm/秒,挤压比不小于16条件下将铸锭加工成棒材,然后在150~200℃条件下加热18~24小时进行热处理,即得大塑性可溶解镁合金。该可溶解镁合金于室温拉伸的延伸率大于25%,在径向和轴向均具有较好的塑性,强度高,且其溶解速率可调控,可应用于油气田压裂改造施工中要求塑性较大的封隔工具或零件。
-
公开(公告)号:CN111537429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435431.6
申请日:2020-05-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G01N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页岩气井井筒动态腐蚀速率的模拟测量装置及方法,包括注液机构、注气机构、气液分离机构和测量机构,注液机构和注气机构分别与测量机构的进口相连,测量机构出口与气液分离机构的进口相连,气液分离机构的出液口和排气口分别与注液机构及注气机构相连。本发明能较真实模拟气井井筒不同部位的腐蚀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1322051A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910975059.5
申请日:2019-10-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E21B43/267 , E21B47/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支撑剂段塞冲蚀实验装置及支撑剂段塞冲蚀方法,包括水箱、柱塞泵、摩阻仪、流量表、混砂室、砂比调节阀、砂罐、喷枪结构以及冲蚀靶件;水箱、柱塞泵、摩阻仪、流量表、混砂室以及喷枪结构通过连接管道依次连接,混砂室、砂比调节阀以及砂罐通过连接管道依次连接;喷枪结构用于向冲蚀靶件上喷射流体。采用本实验装置及方法,可开展不同条件下(即包括支撑剂类型、粒径、砂浓度、段塞组数等)支撑剂对孔眼和近井岩石裂缝的冲蚀影响机理实验,优选支撑剂类型、粒径等,从而有效地提升支撑剂段塞降阻效率,有利于页岩气压裂工艺参数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1272588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1911034978.9
申请日:2019-10-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页岩气水平井压裂用暂堵球撞击打磨测试装置,包括循环泵、液罐、传感器、撞击打磨测试部分,所述撞击打磨测试部分包括投球立管、堵球回流立管、加速碰撞短节、螺旋打磨油管、固体捕捉阻拦短接,所述堵球回流立管安设在投球立管的下游,其两端分别与加速碰撞短节的入口相连和固体捕捉阻拦短节相连通,所述固体捕捉阻拦短节的出口与液罐相连通。本发明通过设计撞击和打磨测试装置,模拟设备与管汇对暂堵球的影响,同时设计了循环实验结构,满足长时间测试需要,能够有效测试暂堵球在管汇中的形变,对于获取材料性能,优化投球暂堵转向设备和工艺,提高压裂效率提供室内实验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0700785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1040526.1
申请日:2019-10-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破损或腐蚀穿孔套管的堵漏修复方法,首次提出结合沉降与漂浮堵漏技术,无需考虑地层漏层与套管破损点的相对位置,可充分充填地层漏点与环空,在套管破损点上下形成有效的充填,解决传统方法仅仅满足漏层相对位置在下方情况的封堵缺陷,有效提高破损套管的封堵效果;并可使堵剂有效的驻留,封堵由于长期开采带来的套管腐蚀破损;修复后可满足承压要求,并满足后续开采施工的要求;且对温度、地层流体矿化度等修复环境要求低,环境友好,适用性广。
-
公开(公告)号:CN110671152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1034905.X
申请日:2019-10-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多夹层盐穴储气库造腔期夹层垮塌的判别方法,单井岩心进行地质评价,分析岩性并进行岩心水溶实验,将目的岩层内的盐层、夹层按厚度值、岩性进行地质层位划分,计算每个层位的水溶物矿物离子SO42-总含量,层内每小层的水溶物矿物离子SO42-含量按对应小层厚度加权求和,依据SO42-总含量绘制曲线,得到其离子总量在不同层位的波动变化规律,依据溶腔回卤Na2SO4浓度日度数据绘制曲线,得到其随时间变化规律,获得回卤卤水Na2SO4浓度变化与夹层对应曲线,可判断不同夹层垮塌状况,本发明实现了地质工程一体化直观判别,可判别各个夹层的垮塌过程,垮塌初期即可及时规避夹层垮塌对管柱和溶腔的不利影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