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49243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479965.9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栖息地修复的生态丁坝群构建方法及系统,涉及河道修复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基于目标生境栖息地的当前环境数据及待保护生物对象生存数据,通过设置不同的丁坝群布置方式及不同的丁坝结构参数,以确定多种生态丁坝群布设方案;将当前环境数据输入至预设水文水动力及泥沙输移模型,并进行生态丁坝群布设方案的模拟,以得到模拟结果,进而得到生物栖息地可用面积分布图;基于生物栖息地可用面积分布图,计算生物栖息地可用总面积;将多个生态丁坝群布设方案中,生物栖息地可用总面积最大的生态丁坝群布设方案,标记为最终生态丁坝群布设方案。本发明有利于栖息地的生态修复,同时提高了生态丁坝群的构建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010748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845968.3
申请日:2023-07-11
Applicant: 河北工程大学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9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中和目标下小水电梯级开发河段地貌单元异质性重构方法,该方法包括:河流生态本底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调查评估;明确生态修复保护目标;现状地貌单元识别;地貌单元异质性表征指标体系构建;梯级开发段修复排序;筛选可定量评估的生态指标;建构地貌单元—生态响应关系机制;生态阈值区间确定;地貌单元异质性重构改造。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重构小水电梯级开发下受损河段地貌单元异质性,为小水电科学整改、受损河流生态修复提供依据,为“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5330259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131325.4
申请日:2022-09-16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法,涉及环境治理领域。其包括正向分析、反向设计和正向实施三部分,其中:正向分析部分为:估算流域中各控制单元的污染负荷,并通过污染负荷确定流域污染关键源区;反向设计部分为:建立水质响应系数矩阵,并利用水质响应系数矩阵,根据流域中的各支流口纳污能力对各控制单元的污染物削减量进行分配;正向实施部分为:建立对流域污染关键源区的治理方法列表,并根据污染物削减量调节治理方法的参数,从而得到流域水环境治理方案。本发明以系统论为核心,提出正向分析、反向设计和正向实施三部分协同得到流域水环境治理方案。为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借鉴。
-
公开(公告)号:CN113343604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708616.4
申请日:2021-06-25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8 , G06Q10/06 , G06Q50/06 , G06Q50/26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湖生态空间保护范围的界定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在纵向上将河湖的生态空间进行分段;S2:将河湖生态空间功能划分为水资源保障功能、水环境调节功能和水生态支持功能;S3:提出各类要素的差异化保护需求;S4:构建河湖生态空间保护范围界定指标体系,选取适宜的界定指标;S5:通过界定指标与河湖生态空间功能区相协调,规划出河湖生态空间保护范围的界限。本发明提出河湖生态空间分段依据,以自然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为基础进行开展,实现分类保护,具有针对性、目标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具体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233607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556965.9
申请日:2021-05-21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浮动式人工湿地系统,包括湿地系统以及与其连接的浮力体;湿地系统包括相互独立且连通的微生物处理池、漂浮湿地、浅水湿地以及深水湿地。本发明是一种用于受污染河湖水体净化的水处理设备。通过太阳能为进水泵和曝气设备提供动力,将河湖水抽至浮动式人工湿地中的微生物处理池进行一级处理,主要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然后经漂浮湿地中挺水植物对水中悬浮污染物质的去除;浅水湿地中水生植物和基质的吸附、吸收等作用去除水中氮磷污染物;最后通过深水湿地的进一步净化和沉淀,处理后的水外排到河湖水体中。
-
公开(公告)号:CN113026663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222313.1
申请日:2021-02-2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类别组合式生态水工系统及其构建方法,系统包括铺设于河槽底部的河道底质地貌单元构件、嵌置于河道凹岸河床底部的深潭地貌单元构件以及半埋置于河道弯曲河段拐点处的浅滩地貌单元构件;河道底质地貌单元构件为扁平的菱形四棱柱形,其上表面上均布有多个圆形孔洞且固设有多个菱形凸起物;深潭地貌单元构件包括正方体形框架以及内嵌框架中的多个多瓣状的弧形管状构件;所述浅滩地貌单元构件包括扁平长方体形框架和内嵌在框架中的多个多瓣状的圆形管状构件;弧形管状构件和圆形管状构件的内部中空且其表面均匀布设有多个圆形透水孔。本系统能够促进渠化河道的平面蜿蜒形态及地貌单元的发育。
-
公开(公告)号:CN111792806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2010696239.2
申请日:2020-07-20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C02F11/00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动力学原理的黑臭水体底泥修复系统,包括阳极电极模块、阴极电极模块和电源模块,阳极电极模块和阴极电极模块相互平行地插入到底泥中;阳极电极模块包括阳极构件、阳极填充构件和阳极传输构件,阳极构件和阳极填充构件均设置于阳极传输构件内部,且阳极填充构件将阳极构件完全包裹;阴极电极模块包括阴极构件、阴极填充构件和阴极传输构件,阴极构件和阴极填充构件均设置于阴极传输构件内部,且阴极填充构件将阴极构件完全包裹;电源模块的正极与阳极构件连接,其负极与阴极构件连接。本发明系统可以减轻底泥酸化和沉积物产生的、抑制底泥温度的升高;减少底泥净化过程中消耗的功率,提高污染物的去除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058425A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911333010.6
申请日:2019-12-2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态河床结构及构建方法,属于生态水利技术领域,其中,生态河床结构包括:防水层;填料体;营养缓释毯;引水管道;微生物包埋箱,埋设在所述填料体的上层,箱体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微生物包埋箱内适于放置微生物群落。本发明提供的生态河床结构,微生物包埋箱埋设在填料体的上层,箱体上开设有若干通孔,并且内部放置有微生物群落,可以实现微生物持续缓慢向填料体中释放,避免频繁向填料体内投放微生物,营养缓释毯可以为微生物提供营养物质,增加微生物的存活时间,保证对污水的净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458388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569788.0
申请日:2019-06-2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自然理念的流域水生态服务价值的测算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流域水生态服务功能划分成多项服务功能类型;确定各项服务功能类型与自然资源特征相关的测算权重;获取各项服务功能类型的流域水生态服务单价和流域水生态服务产量;根据测算权重、流域水生态服务单价和流域水生态服务产量,计算各项类型的流域水生态服务价值。本发明考虑了各项服务功能类型与自然资源特征的测算权重,在此基础上,结合流域水生态服务单价、流域水生态服务产量得到流域水生态服务价值,可以灵活测算出同一流域或不同流域的服务价值,很容易对同一流域的各项服务功能类型的流域水生态服务价值进行比较。
-
公开(公告)号:CN109942147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175346.8
申请日:2019-03-0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城市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污染水体的处理系统,包括:抽水装置(1),设于污染水体的下游,用于抽取污染水体,并将其向下一级的污水处理单元(2)输送;污水处理单元(2),设于所述抽水装置(1)和污染水体的上游之间,具有用于提高溶氧的一级处理单元(21)和用于去除营养物质的二级处理单元(22),经所述污水处理单元(2)处理的水输送至污染水体的上游;其中,所述抽水装置(1)和所述污水处理单元(2)均设置在所述污染水体的岸坡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范围广,处理难度小,成本低的城市污染水体的处理系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