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312024A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510047912.9
申请日:2015-01-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具有MWW结构的分子筛,其特征在于,该分子筛2,4,6-三甲基吡啶经20℃吸附并于200℃脱附后的吸附量为≥30μmol/g。一种LTA结构分子筛母体上转化而成MWW结构分子筛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289744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410347736.6
申请日:2014-07-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IPC: B01J31/26 , C07C15/073 , C07C2/66
Abstract: 一种含MWW结构分子筛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MWW结构分子筛的氮气吸附-脱附的BJH曲线显示在3.8±0.5nm处的氮气脱附量为0.01~0.15cm3/g。该催化剂与传统水热合成的催化剂相比,在维持高的乙苯选择性的同时,可显著提高乙烯转化率;与目前工业上广泛应用的BEA分子筛催化剂相比,具有更好的乙苯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757815B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110109863.9
申请日:2011-04-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IPC: C10G57/00
Abstract: 一种降低重整生成油中苯含量的方法,包括将重整生成油的富苯馏分与C2~C4的烯烃在烷基化催化剂的存在下接触进行烷基化反应,将烷基化反应产物中的多烷基苯馏分与重整生成油的富苯馏分在烷基转移催化剂的存在下接触进行烷基转移反应,所述的重整生成油的富苯馏分为重整生成油中60~95℃的馏分。该法可显著降低重整生成油中的苯含量,且无辛烷值损失,无汽油收率损失,产品干点不超过汽油馏程,可直接进入汽油池,也无需后续分离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04803395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410041135.2
申请日:2014-01-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同拓扑结构共存的复合分子筛,其特征在于其中FAU拓扑结构与MWW拓扑结构共存,具有核壳构造,内核是FAU拓扑结构、外壳是MWW拓扑结构;该复合分子筛是以具有FAU拓扑结构分子筛直接转晶制备得到的。
-
公开(公告)号:CN104743566A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310731154.3
申请日:2013-12-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IPC: C01B3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子筛浆液或过滤母液中游离的模板剂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包括硅源、铝源、碱源、主模板剂、可选的辅助模板剂和去离子水在内的混合物胶体在水热条件下晶化后得到的分子筛浆液或过滤母液以辅助模板剂对其进行萃取操作,将分子筛浆液或过滤母液中游离的主模板剂萃取至有机相,并回收有机相中的主模板剂,所说的辅助模板剂为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显著增加的物质。本发明使得主模板剂回收率显著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1745311B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0810227654.2
申请日:2008-11-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炼厂气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种催化剂存在和温度300-500℃、压力0-3MPa、以炼厂气计气体空速1-150h-1的条件下,使甲醇与炼厂气接触反应,炼厂气与甲醇的质量比为100-1:1,所说的催化剂为将选自IVB、VIB或VIII族中的一种或多种过渡金属负载于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铝、八面沸石或MFI结构硅铝分子筛上得到的催化剂。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改变炼厂气的组成分布,最大量的将乙烯转化为更重的烃类,同时使之选择性地转化为丙烯,使产物在气体分离装置中更容易分离和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01245255B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0710063919.5
申请日:2007-02-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生产清洁汽油的醚化方法,烃类醚化原料与脂肪醇混合后进入醚化反应器,与醚化催化剂接触进行反应,其反应生成物不经分离直接进入催化裂化稳定塔进行分馏,分离所得的液化气由稳定塔的塔顶得到,在稳定塔的塔底得到含有醚类化合物的稳定汽油,所述的醚化催化剂选自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分子筛催化剂和杂多酸催化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将烃类醚化与现有的催化裂化吸收稳定系统进行了有效地结合,充分利用了催化裂化吸收稳定系统来进行醚化反应产物的分离,不但有效地降低了能耗和操作成本,而且得到了烯烃含量降低、辛烷值提高以及蒸汽压合格的稳定汽油。
-
公开(公告)号:CN101245258B
公开(公告)日:2011-08-10
申请号:CN200710063918.0
申请日:2007-02-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IPC: C10G57/00
Abstract: 一种与催化裂化吸收稳定系统集成的醚化方法,烃类醚化原料与脂肪醇混合后进入催化裂化稳定塔,在催化裂化稳定塔的反应段与醚化催化剂接触反应并进行分馏,分离所得的液化气由稳定塔的塔顶得到,在稳定塔的塔底得到含有醚类化合物的稳定汽油,所述的醚化催化剂选自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分子筛催化剂和杂多酸催化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充分利用了催化裂化吸收稳定系统的传质和传热条件,既降低了能耗和物耗,又得到了烯烃含量降低、辛烷值提高以及蒸汽压合格的稳定汽油。本发明对于国内催化裂化汽油烯烃含量较高这一特点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可为炼厂生产高标号汽油提供更多的操作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245257B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0710063921.2
申请日:2007-02-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与催化裂化吸收稳定系统集成的侧线醚化方法,烃类醚化原料进入催化裂化稳定塔进行分馏,所述的催化裂化稳定塔从塔高95%至塔高50%处设有侧线出料口,自侧线出料口抽出的液相物流与脂肪醇混合后进入醚化反应器,在醚化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反应,其反应生成物不经分离由位于侧线出料口下方的侧线进料口再进入塔内进行分馏,分离所得的液化气由稳定塔的塔顶得到,在稳定塔的塔底得到含有醚类化合物的稳定汽油。本发明充分利用了催化裂化吸收稳定系统的传质和传热条件,既降低了能耗和物耗,又得到了烯烃含量降低、辛烷值提高以及蒸汽压合格的稳定汽油。
-
公开(公告)号:CN101104576B
公开(公告)日:2010-08-25
申请号:CN200610091074.6
申请日:2006-07-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G11/05 , B01J29/084 , B01J29/46 , B01J29/80 , B01J29/90 , B01J35/0006 , C07C1/20 , C07C2521/16 , C07C2529/08 , C07C2529/70 , C07C2529/85 , C10G3/49 , C10G3/55 , C10G3/57 , C10G3/62 , C10G57/00 , C10G2300/1033 , C10G2300/1037 , C10G2300/104 , C10G2300/1055 , C10G2300/1059 , C10G2300/107 , C10G2300/1077 , C10G2300/4018 , C10G2300/701 , C10G2300/708 , Y02P20/584 , C07C11/02
Abstract: 一种有机含氧化合物和烃类的联合催化转化方法,有机含氧化合物原料与含Y系列沸石的催化剂接触,反应物流经分离得到积炭催化剂和产物;烃类原料与含Y系列沸石的催化剂接触,反应物流经分离得到待生催化剂和反应油气,油气进一步分离得到气体、汽油等产品;积炭催化剂部分或全部、待生催化剂全部或部分进入再生器进行烧焦再生,再生催化剂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返回与烃类原料接触,另一部分冷却后返回与有机含氧化合物原料接触。该方法既合理使用了烃类催化转化的过剩热能,又解决了有机含氧化合物转化的供热问题,保证有机含氧化合物连续地催化转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