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121901A
公开(公告)日:2013-05-29
申请号:CN201110367140.9
申请日:2011-11-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氧化合物转化制低碳烯烃的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反应区催化剂混合不均匀、低碳烯烃收率较低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一种含氧化合物转化制低碳烯烃的方法,含氧化合物在流化床反应器内与分子筛催化剂接触,生成的含低碳烯烃的气相产物从反应器顶部流出,生成的待生催化剂进入反应沉降器;反应沉降器内待生催化剂经汽提后进入混合器和反应器;混合器内催化剂混合后分为两部分进入反应器和再生器;进入再生器的催化剂与再生介质接触再生后形成再生催化剂进入再生沉降器,再生催化剂经汽提后分为两部分进入混合器和再生器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可用于含氧化合物转化制低碳烯烃的工业生产中。
-
公开(公告)号:CN103120918A
公开(公告)日:2013-05-29
申请号:CN201110366915.0
申请日:2011-11-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84 , Y02P3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氧化合物转化制低碳烯烃的反应装置,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低碳烯烃收率不高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一种含氧化合物转化制低碳烯烃的反应装置,主要包括第一反应区10、第二反应区4、催化剂循环区、反应器分离区1;第一反应区10开有径向和轴向进料口,设有气固快速分离设备11;反应器分离区1下部开有至少三个催化剂出口,分别连接催化剂循环斜管9、待生催化剂斜管2、反应器外取热器3;催化剂经再生催化剂斜管5到第二反应区4;第二反应区4为倒“U”型复合反应区,包括提升管14、弧形连接管15、下行床16,下行床16出口位于第一反应区10内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低碳烯烃的工业生产中。
-
公开(公告)号:CN102875296A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110193431.0
申请日:2011-07-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84 , Y02P3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甲醇制低碳烯烃的反应装置,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低碳烯烃收率较低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主要包括快速流化床反应区2、粗旋4、沉降器21、气固分配区7、下行床反应区9、再生器11、提升管反应区20,提升管反应区20出口与沉降器21相连,沉降器21底部通过待生立管26与再生器11相连,再生器11开有两个催化剂出口,一个与提升管反应区20相连,一个与下行床反应区9相连,下行床反应区9的出口与快速流化床反应区2相连,快速流化床反应区2的出口与粗旋4相连,粗旋气相出口管线5与沉降器21相连,粗旋料腿6与气固分配区7相连,气固分配区7底部与下行床反应区9相连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可用于低碳烯烃的工业生产中。
-
公开(公告)号:CN102875285A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110193853.8
申请日:2011-07-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甲醇和轻石脑油催化转化为低碳烯烃的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低碳烯烃收率低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包括以下步骤:(a)主要为轻石脑油的原料在轻石脑油转化反应区中与催化剂接触,产品物流和催化剂进入甲醇转化反应区,与60~150℃的甲醇接触,生成包括低碳烯烃的产品物流,同时形成待生催化剂;(b)产品物流和待生催化剂进入沉降汽提器,分离后的产品物流进入分离工段,待生催化剂一部分返回甲醇转化反应区,一部分进入再生器再生,形成再生催化剂;(c)再生催化剂进入轻石脑油转化反应区;其中,再生催化剂活性指数大于0.8,甲醇转化反应区与轻石脑油转化反应区直径之比为1.3~3.2∶1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可用于低碳烯烃的工业生产中。
-
公开(公告)号:CN102875283A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110193465.X
申请日:2011-07-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甲醇和石脑油制备低碳烯烃的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低碳烯烃收率低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包括石脑油的原料进入第一反应区,产品物流和催化剂进入沉降器;甲醇原料进入第二反应区,产品物流和催化剂进入第三反应区,生成的产品物流和催化剂进入沉降器;(2)沉降器中气相物流进入分离工段,分离出包括低碳烯烃、C4~C8混合烃的产品,其中C4~C8混合烃的物流进入第四反应区,产品物流和催化剂进入第三反应区;(3)沉降器中催化剂进入再生器,再生后的催化剂分为三部分,一部分进入第一反应区,一部分进入第二反应区,一部分进入第四反应区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可用于低碳烯烃的工业生产中。
-
公开(公告)号:CN102746081A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110100093.1
申请日:2011-04-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轻烃原料制乙烯、丙烯的方法,主要解决现有轻烃催化裂解制乙烯、丙烯过程中存在乙烯、丙烯收率低的问题。本发明通过(1)轻烃原料先在脱氢反应器内和脱氢催化剂I接触选择性脱氢;(2)脱氢所得产物再进入催化裂解流化床反应器和裂解催化剂II接触裂解为乙烯、丙烯;(3)裂解产物中分离出的C4+返回催化裂解流化床反应器继续裂解为乙烯、丙烯;其中脱氢催化剂I为Pt、Pd、Sn、Ni、Ir、Rh、Mo、Cr中一种或多种金属负载的催化剂;裂解催化剂II的活性组分选自至少一种孔径为0.4~0.65纳米的硅铝、铝磷、硅磷铝分子筛或其复合分子筛。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乙烯、丙烯的工业生产中。
-
公开(公告)号:CN102464536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10554056.3
申请日:2010-11-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低碳烯烃的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低碳烯烃收率较低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一种生产低碳烯烃的方法,包括硅铝磷分子筛的催化剂进入催化剂预处理区与预处理介质接触后进入主反应区,与主要为甲醇的原料接触,在反应温度为400~500℃、反应压力以表压计为001~0.3兆帕、主反应区催化剂平均积碳量质量分数为1.0~6.0%、主反应区床层密度为40~500千克/米3的条件下,获得包括低碳烯烃的产品;其中,所述预处理介质包括1~3个碳原子数的醛或2~4个碳原子数的醇、酮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可用于低碳烯烃的工业生产中。
-
公开(公告)号:CN102276382A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1010199726.4
申请日:2010-06-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84 , Y02P3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甲醇转化制低碳烯烃过程中联产二甲醚的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甲醇制烯烃反应的生焦率较低、二甲醚生产催化剂体系单一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主要包括以下步骤:a)将包括甲醇的原料与分子筛催化剂在第一流化床反应区内接触,形成的待生剂进入第一沉降区;b)第一沉降区内待生剂至少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返回至第一流化床反应区,第二部分经换热后进入第二流化床反应区,第三部分经再生器再生后进入第一流化床反应区;c)包括甲醇的原料与待生剂在第二流化床反应区内接触,生成包含二甲醚、待生剂的物流II,待生剂经第二沉降区去再生器再生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可用于甲醇转化制低碳烯烃的工业生产中。
-
公开(公告)号:CN102219731A
公开(公告)日:2011-10-19
申请号:CN201010147212.4
申请日:2010-04-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C07D213/16 , C07D213/09 , C07D21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吡啶碱的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分子筛催化氨和羰基化合物时吡啶碱收率不高或吡啶和甲基吡啶选择性较低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以氨和至少一种C1~C5的羰基化合物为原料,以摩尔比计羰基化合物与氨的比值为1∶0.6~7.6,在反应温度为300~550℃,反应压力以表压计为1~2000KPa,重量空速为1~20小时-1的条件下,在流化床反应器内,原料与分子筛催化剂接触生成包含吡啶碱的产物物流I,所述产物物流I与夹带催化剂进入沉降器,沉降器内一部分催化剂经循环管线至反应器,其余催化剂再生后返回至反应器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可用于吡啶碱的工业生产中。
-
公开(公告)号:CN102041032A
公开(公告)日:2011-05-04
申请号:CN200910201670.9
申请日:2009-10-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C10G1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轴式复合提升管循环反应-再生装置,主要解决现有轻烃、轻油和重油耦合催化裂解过程中,采用提升管反应器进行循环反应再生时,轻烃、轻油和重油的反应难以在各自适宜条件下反应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反应-再生装置主要包括内嵌提升管反应器1、外置提升管反应器19、再生器2、沉降器3、汽提段4;内嵌式提升管反应器1中部为主反应区,设在再生器2内部,下部位于再生器2外部;外置提升管反应器19在再生器2外部;沉降器3、汽提段4和内嵌提升管反应器1在同一个轴线上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多产乙烯、丙烯的重油催化裂化工业生产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