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油田河流相薄储层发育有利区带的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15141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145208.2

    申请日:2024-08-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海上油田河流相薄储层发育有利区带的评价方法,包括获取井点处薄储层的沉积微相类型、最大单砂层厚度和砂地比,并将薄储层分为I类薄储层、Ⅱ类薄储层和Ⅲ类薄储层。获取各小层钻遇的I类薄储层的数量和砂地比的平均值,并绘制I类薄储层数量曲线和平均砂地比曲线,然后将两者归一化并作差得到薄储层发育有利层位识别曲线,以确定薄储层发育有利层位。最后采用指示克里金方法进行插值,绘制薄储层类别分布平面图。本申请综合薄储层成因、品质及地震识别能力,建立薄储层分级分类方案。在垂向上实现薄储层发育有利层段的定量评价,在平面上实现薄储层平面分布有利区带的定量评价,两者综合,实现薄储层发育有利区带的评价。

    一种曲流河河道重构方法
    5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864742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37267.X

    申请日:2024-06-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曲流河河道重构方法,包括:S10,获取包含曲流河的卫星照片,识别出其中的曲流带边界、曲流带及点坝沉积类型,并对曲流河及其凸岸的点坝、侧积层进行特征分析;S20,根据所述侧积层的特征,确认各点坝的侧积方向和故水流方向;S30,定位终期河道以及废弃河道的边界;S40,根据所述终期河道的位置、点坝和侧积层特征,不断反向推导上一期的河道位置,直至预设的期数;S50,结合河道物理迁移规律、废弃河道的位置以及点坝和侧积层特征,恢复最初期的河道。本发明利用点坝之间的切割关系、侧积体类型、河床方向、古水流指向标志以及废弃河道的位置,重构曲流河在演化迁移期次中的河道,可以供研究者研究分析曲流河段演化迁移规律。

    一种油田砂体地质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31065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011398831.0

    申请日:2020-12-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田砂体地质建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A.基于井震结合的小层划分:在井点上的油组范围内细分小层,在地震反演数据体上,以油组标志层为基础,提取地震属性,根据地震属性的变化确定小层界面,再将井点小层的界面与地震反演数据体上确定的小层界面作对比,两者拟合得到最终的建模小层界面;B.构造框架模型的建立:利用小层划分得到的建模小层界面,建立以小层界面为控制的构造框架模型;C.采用模拟的算法建立岩相模型:确定砂岩岩相或泥岩岩相变程的方向和大小,利用每个小层的地震反演数据体属性作为约束,建立立体岩相模型;D.以岩相模型为控制,在砂岩岩相内部建立孔隙度及渗透率模型。本发明能更准确快速地对海上油田砂体地质进行建模。

    一种油田砂体地质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31065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011398831.0

    申请日:2020-12-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田砂体地质建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A.基于井震结合的小层划分:在井点上的油组范围内细分小层,在地震反演数据体上,以油组标志层为基础,提取地震属性,根据地震属性的变化确定小层界面,再将井点小层的界面与地震反演数据体上确定的小层界面作对比,两者拟合得到最终的建模小层界面;B.构造框架模型的建立:利用小层划分得到的建模小层界面,建立以小层界面为控制的构造框架模型;C.采用模拟的算法建立岩相模型:确定砂岩岩相或泥岩岩相变程的方向和大小,利用每个小层的地震反演数据体属性作为约束,建立立体岩相模型;D.以岩相模型为控制,在砂岩岩相内部建立孔隙度及渗透率模型。本发明能更准确快速地对海上油田砂体地质进行建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