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33161B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111030524.1
申请日:2021-09-03
Applicant: 北京建工四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物的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不易变形的阳光板墙体系统,包括多个间隔锚固在墙体安装洞中的单元板镶嵌框,每个单元板镶嵌框中镶嵌有内外两层单元板,包括位于墙体外侧的整装外侧板,以及位于墙体内侧的组装内侧板;整装外侧板包括板条镶嵌框、并列镶嵌在板条镶嵌框内的柔性板条、以及多条垂直于各柔性板条设置的限变形杆,每根限变形杆分别与各柔性板条相连接、两端分别锚固在单元板镶嵌框上、并设置在两层单元板之间;组装内侧板包括平板镶嵌框、以及镶嵌在平板镶嵌框内的柔性平板,平板镶嵌框与单元板镶嵌框固定连接。本发明中,通过限变形杆对直接面对风吹的柔性板条中形变最大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显著抑制了柔性板条的形变。
-
公开(公告)号:CN113833183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1107103.4
申请日:2021-09-22
Applicant: 北京建工四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IPC: E04B5/00 , E04B2/00 , E04B1/38 , E04B1/41 , E04B1/66 , E04G21/12 , E04G21/02 , E04G21/00 , E04G21/06 , E04C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空心剪力墙板体系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楼板,预制空心墙板,竖向插筋,以及墙板支撑部件和墙板接缝加固部件,竖向插筋上设有插筋定位卡具,插筋定位卡具为板状,两侧板沿间隔开设有半圆弧状钢筋槽,竖向插筋的两侧竖筋分别限位在插筋定位卡具两侧限位在钢筋槽内,竖向插筋顶部设有通长定位钢筋,墙板支撑部件包括预埋在每层楼板内的定位预埋件,抵触在预制空心墙板板面上的组合立柱,支撑在下层楼板与组合立柱之间的双向可调斜撑,以及通长设置在每个组合立柱上端、预制空心墙板板面上的拉结横梁,保证竖向插筋定位精度,实现墙板安装的高平整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746959B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611064381.5
申请日:2016-11-28
Applicant: 北京建工四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解决超高层建筑不同结构间变形不协调的施工方法,所述超高层建筑包括核心筒钢板剪力墙和外围混凝土框架结构,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胶凝材料,包括水泥、粉煤灰和矿粉,每种胶凝材料分别选取两个不同产品;步骤2,分别测试每个胶凝材料的弹性模量;步骤3,选择弹性模量较低的胶凝材料用于施工核心筒钢板剪力墙;选择弹性模量较高的胶凝材料用于施工外围混凝土框架结构;步骤4,在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更换弹性模量不同的胶凝材料,实现对混凝土徐变性能的调控。本发明方法通过调整一种或多种不同弹性模量混凝土的原材料,有效解决超高层中核心筒和外围混凝土框架结构变形不协调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999427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1196273.2
申请日:2018-10-15
Applicant: 北京建工四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IPC: E04G23/06
Abstract: 一种建筑物迁移就位时移动荷载的支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中,支撑结构设置在地下室底板上,包括有线荷载支撑柱、点荷载支撑柱、地下室顶板和轨道梁;所述线荷载支撑柱有两组,并且两组线荷载支撑柱之间的间距与建筑物底部的桁架梁之间的间距相适应;所述线荷载支撑柱的下端支撑在地下室底板上,线荷载支撑柱的上端超出地下室顶板的顶面;所述点荷载支撑柱间隔布置在地下室底板上,其中点荷载支撑柱的上端与地下室顶板的顶面平齐;所述轨道梁有两根,其中,每根轨道梁对应设置在一组线荷载支撑柱的顶部;所述轨道梁的底部与地下室顶板之间留有间距。本发明解决了既有建筑物在整体迁移就位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564102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049927.4
申请日:2024-08-01
Applicant: 北京建工四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对现有建筑物的施工措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需破拆受力构件的偏心细长旧建筑安全改造方法,本发明中,对旧建筑中造成偏心的构件进行分类,对可在不破坏旧建筑的受力构件前提下拆除的落地偏心件,采用拆除后换为相同面貌但不造成偏心的自持仿偏心件的方式处理;对无法在不破坏旧建筑的受力构件前提下拆除的离地偏心件,采用在中心对称位置新建纠偏核心筒的方式处理,并设置补位核心筒消除纠偏核心筒对建筑外形造成的破坏。从而在安全且不明显改动建筑外貌的前提下完成了建筑的纠偏。同时,由于纠偏核心筒和补位核心筒扩大了旧建筑的面积且显著提升了旧建筑的水平承载力,仅需再增加少量抗震剪力墙就能确保建筑的安全性符合现行标准。
-
公开(公告)号:CN11911363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078923.9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北京建工四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现场的雨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建筑施工现场的地形在建筑施工现场设置多道集水沟,多个集水沟汇集在一起并汇入到雨水处理装置的收集箱内,雨水在收集箱内初步沉淀后,再经取水组件和过滤组件共同作用转运到储存箱内,在储存箱内对雨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后即可用于施工现场用水。多道集水沟根据建筑施工现场的地形,这样能够充分利用雨水的重力势能,在雨水流入收集箱后,大颗粒杂物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沉积在底部,再经过滤组件过滤,最后在储存箱内对雨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后,这样雨水基本符合施工现场的使用需求,这样不仅避免了雨水的浪费,还为施工现场提供了可靠的水资源来源,降低了对自来水的依赖。
-
公开(公告)号:CN118564104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049992.7
申请日:2024-08-01
Applicant: 北京建工四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对现有建筑物的施工措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利旧且内部环境稳定的新旧建筑嵌套复式结构,采用建筑功能和建筑外形分离对大尺寸旧建筑进行改造,装饰外罩仅保留外壳,建筑的功能由外壳内新建筑来实现,从而使得旧建筑的总荷载不增反减,即使旧建筑的受力结构也能满足需求,利用特殊尺寸的幕墙窗和侧窗的窗洞,克服了新旧两层建筑嵌套对施工造成的干涉问题,使嵌套建筑的施工可行且在施工后克服内部通风采光问题;并利用装饰外罩和新建筑之间走道为环状的特点,布置区域电动挡烟垂壁和通道电动挡烟垂壁,能够快速对火灾区域进行隔离和排烟;以上3点结合,在保留建筑外形前提下形成可利旧且内部环境稳定的新旧建筑嵌套复式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8564101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49921.7
申请日:2024-08-01
Applicant: 北京建工四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对现有建筑物的施工措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需临时支撑且提升抗震性能的旧建筑布局改造方法,本发明中,通过把代替被拆除的承重墙来承重的梁柱提前置入到旧建筑中,确保拆墙时无需临时支撑也能保证安全;通过对旧建筑中心位置的若干房间的屋盖、外周墙体、地基进行强化,形成一个抗扭抗剪的刚性钢筋混凝土盒,然后把周边的房间的屋盖通过预应力板连接到钢筋混凝土盒上,形成了类似于核心筒钢结构的新抗震体系,不再依赖旧建筑中的承重墙来抗震,确保拆承重墙对抗震不会造成负面影响。同时由于钢筋混凝土盒的施工过程中拆除了上方的旧屋盖,使得建筑内部的施工有了一个不受屋盖干涉的施工通道。
-
公开(公告)号:CN118273547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710642.4
申请日:2024-06-04
Applicant: 北京建工四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对现有建筑物的施工措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需破拆且无色差的表面破损清水砖墙清洗修复方法,本发明中,不再逐块修复破损的砖块然后勾缝,而是直接在砖墙表面营造了一层颜色及质感与砖块一致的仿砖面层,仿砖面层为多孔物质,容易刻出类似砖缝的槽,素灰勾缝后即可得到砖缝。且在对砖墙注浆加固的同时,外渗的浆液也会一并渗入仿砖面层中,将仿砖面层牢固固定在砖墙上,最后再用渗透结晶防水涂料处理仿砖面层表面,使仿砖面层中剩余孔隙被充分填补,强度明显提升的同时,免疫可溶盐结晶腐蚀、生物腐蚀、冻胀破坏这些常规砖墙遭受的腐蚀。同时,整个修复过程效率高、不需要破拆、不产生色差。
-
公开(公告)号:CN118564104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1049992.7
申请日:2024-08-01
Applicant: 北京建工四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对现有建筑物的施工措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利旧且内部环境稳定的新旧建筑嵌套复式结构,采用建筑功能和建筑外形分离对大尺寸旧建筑进行改造,装饰外罩仅保留外壳,建筑的功能由外壳内新建筑来实现,从而使得旧建筑的总荷载不增反减,即使旧建筑的受力结构也能满足需求,利用特殊尺寸的幕墙窗和侧窗的窗洞,克服了新旧两层建筑嵌套对施工造成的干涉问题,使嵌套建筑的施工可行且在施工后克服内部通风采光问题;并利用装饰外罩和新建筑之间走道为环状的特点,布置区域电动挡烟垂壁和通道电动挡烟垂壁,能够快速对火灾区域进行隔离和排烟;以上3点结合,在保留建筑外形前提下形成可利旧且内部环境稳定的新旧建筑嵌套复式结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