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易变形的阳光板墙体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33161B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111030524.1

    申请日:2021-09-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物的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不易变形的阳光板墙体系统,包括多个间隔锚固在墙体安装洞中的单元板镶嵌框,每个单元板镶嵌框中镶嵌有内外两层单元板,包括位于墙体外侧的整装外侧板,以及位于墙体内侧的组装内侧板;整装外侧板包括板条镶嵌框、并列镶嵌在板条镶嵌框内的柔性板条、以及多条垂直于各柔性板条设置的限变形杆,每根限变形杆分别与各柔性板条相连接、两端分别锚固在单元板镶嵌框上、并设置在两层单元板之间;组装内侧板包括平板镶嵌框、以及镶嵌在平板镶嵌框内的柔性平板,平板镶嵌框与单元板镶嵌框固定连接。本发明中,通过限变形杆对直接面对风吹的柔性板条中形变最大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显著抑制了柔性板条的形变。

    一种建筑物迁移就位时移动荷载的支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99427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1196273.2

    申请日:2018-10-15

    Abstract: 一种建筑物迁移就位时移动荷载的支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中,支撑结构设置在地下室底板上,包括有线荷载支撑柱、点荷载支撑柱、地下室顶板和轨道梁;所述线荷载支撑柱有两组,并且两组线荷载支撑柱之间的间距与建筑物底部的桁架梁之间的间距相适应;所述线荷载支撑柱的下端支撑在地下室底板上,线荷载支撑柱的上端超出地下室顶板的顶面;所述点荷载支撑柱间隔布置在地下室底板上,其中点荷载支撑柱的上端与地下室顶板的顶面平齐;所述轨道梁有两根,其中,每根轨道梁对应设置在一组线荷载支撑柱的顶部;所述轨道梁的底部与地下室顶板之间留有间距。本发明解决了既有建筑物在整体迁移就位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一种可利旧且内部环境稳定的新旧建筑嵌套复式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8564104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049992.7

    申请日:2024-08-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对现有建筑物的施工措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利旧且内部环境稳定的新旧建筑嵌套复式结构,采用建筑功能和建筑外形分离对大尺寸旧建筑进行改造,装饰外罩仅保留外壳,建筑的功能由外壳内新建筑来实现,从而使得旧建筑的总荷载不增反减,即使旧建筑的受力结构也能满足需求,利用特殊尺寸的幕墙窗和侧窗的窗洞,克服了新旧两层建筑嵌套对施工造成的干涉问题,使嵌套建筑的施工可行且在施工后克服内部通风采光问题;并利用装饰外罩和新建筑之间走道为环状的特点,布置区域电动挡烟垂壁和通道电动挡烟垂壁,能够快速对火灾区域进行隔离和排烟;以上3点结合,在保留建筑外形前提下形成可利旧且内部环境稳定的新旧建筑嵌套复式结构。

    一种可利旧且内部环境稳定的新旧建筑嵌套复式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8564104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1049992.7

    申请日:2024-08-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对现有建筑物的施工措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利旧且内部环境稳定的新旧建筑嵌套复式结构,采用建筑功能和建筑外形分离对大尺寸旧建筑进行改造,装饰外罩仅保留外壳,建筑的功能由外壳内新建筑来实现,从而使得旧建筑的总荷载不增反减,即使旧建筑的受力结构也能满足需求,利用特殊尺寸的幕墙窗和侧窗的窗洞,克服了新旧两层建筑嵌套对施工造成的干涉问题,使嵌套建筑的施工可行且在施工后克服内部通风采光问题;并利用装饰外罩和新建筑之间走道为环状的特点,布置区域电动挡烟垂壁和通道电动挡烟垂壁,能够快速对火灾区域进行隔离和排烟;以上3点结合,在保留建筑外形前提下形成可利旧且内部环境稳定的新旧建筑嵌套复式结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