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009285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394836.4
申请日:2021-04-1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继电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方法及其应用,包括:当配电网发生故障时,根据已知配电网网络结构与同步测量装置配置信息,利用支路各处布置的同步测量装置所采集的电流进行故障区段定位。定位过程中首先将各馈线分解为双端形式的支路区段,再按照所需支路搜索顺序,对各区段利用双端量信息沿线依次判别。本发明不仅对各支路区段进行故障判别,而且对各分支点进行故障判别,以消除分支点死区,此外针对支路分支处缺少一个测量点的工况,提出估算测量点缺失支路的电流信息以进行双端量判别。因此,本发明能够可靠甄别分支点故障,消除分支点死区,减少量测设备数量,为配电网检修、故障区段查找提供便捷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1929611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702744.3
申请日:2020-07-2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零模电流差值的配电线路接地故障定位方法和系统,属于故障测距领域。在电力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首先沿故障线路设置推算点,然后将故障线路两端实测电压、电流数据利用普罗尼算法提取低频分量并重构,接着分别根据时域Bergeron模型计算各推算点零模电流和根据时域Π型等值电路计算故障处零模电流,将前者与后者逐一比较,找出电流差值绝对值最小处对应的测点,将其判定为故障位置。本发明采用普罗尼算法提取低频带信号并重构,有效解决了精确测距高采样率需求与实际采样率有限的矛盾;选取零模电流作为故障定位数据来源,灵敏度更高;仅通过计算有限个推算点处的故障电流差值,即可确定故障位置,计算量大幅减小。
-
公开(公告)号:CN111929531B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010699934.4
申请日:2020-07-2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接地故障转移的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方法及系统,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发生弧光接地故障时,将故障相母线主动接地可有效抑制弧光过电压并消除弧光故障。同时,故障转移前后故障点上游测点零模电流极性相反,故障点下游测点零模电流极性相同,可由此来识别故障区段。对各馈线两次接地后各测点零模电流分别进行S变换,在奈奎斯特频率下按模极大值原则确定故障行波首波头达到时刻,并计算该时刻所对应的相位,进而得到各测点的极性系数;利用区段两端测点极性系数的乘积构造区段系数,实现故障区段定位。该方法可避免因数据采集不同步而造成的故障误判,且不受零序CT极性反接的影响,提高了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426913B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010307870.9
申请日:2020-04-17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正序电压分布特性的故障定位方法和系统,属于配电网故障定位领域。方法包括:对配电网进行实时检测,提取故障时刻线路两端正序电压、正序电流、线路阻抗及导纳参数;分别以故障线路两端作为起始点,推导故障线路沿线的正序电压分布并确定初始故障定位区间;利用上述沿线正序电压分布,分别构建以故障线路两端作为起始点的差值电压分布;根据沿线正序电压分布曲线斜率、初始故障定位区间和差值电压分布曲线斜率,得到最终的故障定位区间。本发明克服了配电馈线支路线长系数较小、线路长度较短等工况下发生故障时由于电压曲线陡度较低导致测距结果存在较大误差的问题,有效提升了双端量故障定位的可靠性及正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180211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1020609.7
申请日:2020-09-2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节点综合注入电流的配电网接地故障定位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以所述配电网中各分支点及网络末端为节点,将任意两个相邻的节点之间的线路划为一个区段;利用网络末端处各测点检测到的零模电压及零模电流,推算测点与区段的推算路径上各分支点的电压,进而得到所有分支线路零模电流;利用推算得到的零模电流及测量电流,计算节点注入电流;进而基于多时刻测量数据,得到节点综合注入电流;最终输出节点综合注入电流之和最小值对应的区段为故障区段。如此,本发明在测点局部受限场景下,能够实现接地故障区段的无盲区定位,并且故障区段定位准确性不受中性点接地方式、过渡电阻及故障初相角的影响,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947859B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1710743638.8
申请日:2017-08-2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电网绘图建模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包括利用面向对象建模方式构建设备的模型数据库;根据设备接线方式的描述绘制电气接线图;将所述电气接线图和所述模型数据库进行图模匹配关联;根据所述电气接线图和图模匹配关联结果得到设备模型的节点编号信息;根据所述图模匹配关联结果和所述节点编号信息更新所述模型数据库。上述配电网绘图建模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实现了根据接线方式快速建立配电网模型,同时采用面向对象建模方式构建模型数据库,提高了配电网绘图建模的效率和扩展性,可以满足在配电网运行监控,仿真分析,规划研究等方面的电网模型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599060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1910894871.5
申请日:2019-09-2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运行效率确定方法,包括采集配电网中各个设备的运行数据,并对运行数据中的异常情况进行校正,以消除异常情况;并根据运行数据进行效率运算,获得配电网的设备运行效率和系统运行效率;存储并基于可视化工具显示设备运行效率和系统运行效率。本申请中通过实时采集整个配电网中各个设备的运行数据,并对运行数据进行校正,保证运行数据的可用性;并在此基础上获得整个配电网的设备运行效率和系统运行效率,能够实时直观的为用户显示配电网的运行情况,保证了运行效率的准确性,为用户了解和管理配电网的运行情况提供便利。本申请中还提供了一种配电网运行效率确定装置和设备,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273127B
公开(公告)日:2023-02-17
申请号:CN202010074689.8
申请日:2020-01-2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配电网D‑PMU故障录波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接收故障信号,所述故障信号由设置在配电网中的D‑PMU终端监测;根据所述故障信号及预设的故障录波召唤组,确定请求故障录波数据的终端范围;根据所述故障信号及相关应用需求,确定请求故障录波数据的时间范围;根据所述时间范围,确定故障录波数据请求信息;根据所述终端范围,下发所述故障录波数据请求信息。采用本公开,可以在满足高级应用对故障录波数据的需求的同时,有效减少系统网络数据传输量,减轻系统主站存储和处理故障录波的负担。
-
公开(公告)号:CN109378815B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1810744693.3
申请日:2018-07-0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合环转供电控制方法,首先获取配电网中所有的合环转供电路径及与各合环转供电路径对应的联络开关;然后依据各联络开关确定出合环后合环潮流不会超过阈值的合环转供电路径,删除合环后合环潮流超过阈值的合环转供电路径。由此可见,该控制方法在配网检修或系统故障时,可以直接依据确定出的合环后合环潮流不会超过阈值的合环转供电路径实现转供电合环操作,所以合环后不会因为合环潮流过大,导致线路或设备过载而引起保护跳闸,也无需再采用先停电、再转供电的运行方式,进而减少了停电次数,提高了用户供电可靠性。另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配电网合环转供电控制装置及设备,效果如上。
-
公开(公告)号:CN109345147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1811408326.2
申请日:2018-11-23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变压器运行效率的评估方法,包括:获取变压器的设备参数与安全运行负载系数;根据所述设备参数计算得到所述变压器的经济运行负载;根据所述安全运行负载系数计算得到所述变压器的安全运行负载;根据所述经济运行负载与所述安全运行负载计算得到所述变压器的运行效率。该评估方法综合考虑了配电网运行经济性与安全性对变压器负载容量的特殊要求,能够实现变压器运行效率的科学评估,提高评估质量。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配电网变压器运行效率的评估系统、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均具有上述技术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