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22167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595044.5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N1/20 , C02F3/34 , B09C1/10 , A62D3/02 , C12R1/22 , C02F101/38 , A62D101/04 , A62D10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株高效降解丁草胺的变栖克雷伯氏菌WX‑01及其应用,该菌株已于2020年11月19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DMCC NO:61301。本发明提供的变栖克雷伯氏菌WX‑01在丁草胺初始浓度为1000mg/L时,4天内降解率可达94.22%,并在较广的pH和温度范围内有较好的降解效果。本发明提供的菌株在水体、土壤等环境中的农药残留去除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也可用于农药厂废水处理系统,同时为转基因抗性作物提供了基因资源库。
-
公开(公告)号:CN111560319A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2010355080.8
申请日:2020-04-2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稻田固氮蓝藻及其在降低镉对水稻毒害方面的应用。该蓝藻的名称为多变鱼腥藻(Anabaena variabilis)SCAU-G01,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0056,保藏日期为2020年3月24日,保藏单位为位于中国武汉武汉大学的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该菌株能够在镉含量为1mg/L的BG110培养液中快速生长,能显著促进水稻幼苗的生长以及降低水稻幼苗地上部的镉累积,提高水稻产量,并能大幅降低在镉污染土壤中种植的水稻的糙米镉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108838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1152771.1
申请日:2019-11-22
Applicant: 广州草木蕃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东南景天和紫云英间作修复镉污染稻田的方法,在冬季闲置稻田上种植东南景天和紫云英,实现土地资源和光热资源的有效利用,修复中低浓度镉污染稻田土壤的同时,避免了冬闲抛荒和资源浪费,紫云英可作为有机绿肥,东南景天和紫云英间作有效去除土壤中的镉,使后作水稻更少吸收镉。
-
公开(公告)号:CN108753638B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810397659.3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产水杨酸的稻田固氮蓝藻及其在稻田中的应用。该菌株的名称为池生念珠藻(Nostoc piscinale)SCAU‑003,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8194,保藏日期为2018年4月11日,保藏单位为位于中国武汉武汉大学的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该菌株能产生高浓度水杨酸等植物激素、生长快、固氮固碳能力强,可以用于新的施加方式在水稻田作为生物肥料使用,可以代替一半的化学氮肥,同时增加水稻抗倒伏和抗病害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465545A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910797866.2
申请日:2019-08-27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B09C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南瓜与籽粒苋间作修复中低浓度镉砷复合污染农田土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南瓜和籽粒苋间作种植于受镉和砷污染的农田土壤中,南瓜和籽粒苋的间作株行数比例为1∶2~3;修复期间,田间保持湿润状态,土壤含水量保持在58%~80%;每公顷土壤施用复合肥250~550kg以及有机肥5500~7500kg;南瓜成熟后,同时收割南瓜和籽粒苋,收获南瓜果实;并将南瓜的根、茎、叶和籽粒苋全株移出稻田,进行卫生填埋或作为园林堆肥原料,从而将重金属移出农田。本发明南瓜可稳产或增产,且食用南瓜果实中镉砷含量均低于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同时也促进籽粒苋高效提取镉和砷,实现边生产边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04255217B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410349838.1
申请日:2014-07-22
IPC: A01G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防治与工业废渣再利用领域,具体公开了皇竹草快速绿化赤泥堆场的方法。本发明是在裸露的赤泥堆上简单覆盖宜耕土壤后,将皇竹草和细叶结缕草进行混合种植并合理布局种植生产模式,所述方法简单易行,便于掌握与操作,该方法不仅能够在6个月内快速有效地对赤泥堆场进行绿化,改善了赤泥堆场环境,解决赤泥堆场盐碱化及坝场稳定性问题,减少成本;同时还能收获大量的生物质作为其它用途,提高了赤泥堆场的利用率,同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从而有利于赤泥堆场的稳定及可持续发展,具有广泛的推广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3493660B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310432907.0
申请日:2013-09-22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01G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稻田间种水生蔬菜复合种植的方法,种植水稻的同时,间插种植水生蔬菜,所述水生蔬菜包括水芋头、水蕹菜、慈菇和荸荠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本发明利用生物多样性合理布局的种植生产模式简单易行,便于农民掌握,合理的混合间栽模式不仅能够减少甚至控制病害,减少农药的使用量,能够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同时收获无公害的水生蔬菜,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并提高土地利用率,从而有利于农民增产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水稻间种在带动农民生产无公害农产品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3858637B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410086435.2
申请日:2014-03-10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无性繁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对废弃的发财树进行回收再生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发财树回收及处理、灭菌消毒、催根培育、定向培植和出圃。其中灭菌消毒环节用多菌灵溶液和/或甲基托布津溶液进行浸泡,可有效灭杀发财树携带的病原体,有利于发财树的回收再生培育。采用本发明的发财树回收再生培养方法,可提高发财树的存活率,促使其快速生根发芽,长出幼苗,达到高收益低成本的化废为宝的目的。本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适应性广,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3858637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410086435.2
申请日:2014-03-10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无性繁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对废弃的发财树进行回收再生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发财树回收及处理、灭菌消毒、催根培育、定向培植和出圃。其中灭菌消毒环节用多菌灵溶液和/或甲基托布津溶液进行浸泡,可有效灭杀发财树携带的病原体,有利于发财树的回收再生培育。采用本发明的发财树回收再生培养方法,可提高发财树的存活率,促使其快速生根发芽,长出幼苗,达到高收益低成本的化废为宝的目的。本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适应性广,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208888215U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821404340.0
申请日:2018-08-2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类生态毒性原位监测装置。该监测装置包括箱体、尼龙网和过滤棉片,所述监测装置为内外两层,外层为四面镂空的箱体,用作监测装置的支撑体,同时保证水流畅通;内层为大小等同于外层的尼龙网,用于通过藻类阻止其他残渣;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多个过滤棉片,用于提供藻类着生,供给螺类食物。本实用新型的监测装置质量轻、抗冲击性能好、耐腐蚀、使用寿命长,可满足测试的食物要求,测试生物不易被敌害生物取食,不易被水流和刮风带走,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原生长环境,干扰少,可以检测污染对田螺不同生长期的影响,适合池塘、水库、河溪、人工湿地和稻田等环境的监测,可长期在水下工作,应用前景广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