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风能直接制得淡水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7919641U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20116594.6

    申请日:2018-01-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利用风能直接制得淡水的装置,该装置由风能利用组件、水汽冷凝组件和取水组件组成;其中,风能利用组件位于该装置的最上端,用于取得风能,将该装置上部的水汽输送到该装置下部的水汽冷凝组件中;水汽冷凝组件位于该装置的最下方并位于地下或水下,将由将该装置上部送来的水汽冷凝成水;取水组件的一端连接于水汽冷凝组件的底部,另一端位于地面,用于将汽凝水抽出使用。本实用新型不消耗燃料或电力、不需要将风能转化成电能,不需要海水或其他水质欠佳水源,不需要投加任何药剂,且所获得的水质优良、占地面积小、维护简单。(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外加碳源组合微生物燃料电池型潜流人工湿地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2425600U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21538271.X

    申请日:2020-07-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保护水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外加碳源组合微生物燃料电池型潜流人工湿地装置,该装置包括配水桶与蠕动泵连通的一个反应器,所述的反应器包括由左至右依次布置的进水管、布水区、过滤沉淀区、碳源投加区、阳极区、阳极、缺氧区、阴极区、阴极、集水区和出水管;阳极和阴极通过外接导线分别与负载两端相连;阴极区内部设有曝气管与曝气泵相连接;过滤沉淀区、阳极区、缺氧区和阴极区内部填料和上部的湿地植物组成人工湿地。该装置将潜流人工湿地与微生物燃料电池耦合,串联进碳源投加区,提高污水脱氮效果的同时实现了产电。(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耦合人工湿地串联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2425592U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21476687.3

    申请日:2020-07-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保护水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耦合人工湿地串联装置,适用于污水的深度脱氮处理,该装置包括水平流反应器、碳源投加区和垂直流反应器,水平流反应器包括从左至右依次布置的进水口、布水区、水平流阳极区、水平流阳极a、缺氧区、水平流阳极b、水平流阴极区、水平流阴极和出水区;所述的垂直流反应器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布置的厌氧区、垂直流阳极区、垂直流阳极、垂直流阴极区和垂直流阴极;所述的水平流反应器和垂直流反应器的下方通过连通管与碳源投加区相连。该装置将人工湿地与微生物燃料电池耦合,串联进碳源投加区和不同类型的人工湿地,在实现产电的同时对污水进行了深度脱氮。(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具有软化杀菌功能的家用水箱

    公开(公告)号:CN210562419U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920663185.2

    申请日:2019-05-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软化杀菌功能的家用水箱,水箱包括软化装置、紫外杀菌灯槽等构造。水箱上部设有进水管、溢流通气管、检查口、滤网和防护罩;水箱底部设有出水管、泄水阀和泄水管。所述软化装置设于水箱中部,采用阳离子交换剂、阴离子交换剂及麦饭石的组合工艺,滤料采用可更换滤料盒安装。软化装置下部出水管口从上往下设有过滤网、蝶式双瓣止回阀。水箱下部软化水腔上部设有对称布置的石英玻璃紫外杀菌灯槽,灯槽内布置紫外灯。水箱右侧设有简易手扶梯,底部设有支撑构造。本实用新型的软化杀菌工艺,具有经济实用、健康安全、维护方便等优势,有效解决了水质偏硬地区,特别是贫困山区家庭饮用水安全问题。

    一种应用于建筑外墙的植物覆盖型散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9412873U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821800806.9

    申请日:2018-1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建筑外墙的植物覆盖型散水装置,包括垫层、防水层、盲管、挡土沿、土壤、覆盖层和植物;所述垫层为最下层,向上依次为防水层、土壤和覆盖层,所述垫层用于防止雨水渗入地基中影响地基稳定性和上层种植土壤颗粒流失;所述垫层上为防水层,防水层用于防止土壤颗粒随雨水冲刷流失;在防水层上为土壤,用于吸收雨水,维护植物生长;在防水层上的土壤中设有盲管,排出过量的雨水;在土壤前设有挡土沿,维护土壤,保证土壤厚度;覆盖层位于土壤上部,吸收蓄积雨水,防止土壤颗粒风化流失;在土壤种植植物。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特别适用于海绵城市建设中,更好地实现雨水的源头控制与利用,设置于由混凝土散水的建筑物外墙周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有机污染物光化学转化的在线研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4832107U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20576046.8

    申请日:2015-08-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有机污染物光化学转化的在线研究系统,包括隔光外罩、石英冷阱套管、光源、微量注射泵、注射器和质谱仪;所述石英冷阱套管左下部位设有冷却水进水口,右上部位设有冷却水出水口;所述光源置于石英冷阱套管内,外接电源;所述微量注射器位于石英冷阱套管的下方并与石英玻璃注射器相连;石英玻璃注射器用来盛装反应溶液,其容积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定制,石英玻璃注射器的末端通过毛细管与质谱仪联接;所述隔光外罩置于系统最外层。本实用新型快捷、有效、在环境光化学研究领域有较大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