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973941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286423.3
申请日:2016-04-2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华南理工大学
IPC: G01N2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相角差测量绝缘子表面污秽受潮程度的方法及装置,涉及输电线路绝缘子在线监测领域,可以定量判断绝缘子表面污秽层的受潮程度,并且测量过程简单,结果准确可靠。本发明的方法将绝缘子清洗干净,晾干备用;在绝缘子表面布置测量电极;在所述绝缘子的表面均匀涂覆给定盐灰密度的污秽层,并阴干;对涂覆有污秽层并干燥后的绝缘子进行受潮试验,试验电路包括:所述绝缘子、电容、采样电阻和电源,通过测量电极绝缘子与电容形成并联结构,并联结构再与采样电阻、电源相互串接,试验时测量电源电压与采样电阻对应电压之间的初始相角之差,即得到电源电压与采样电阻对应电压之间的相角差,通过相角差表征绝缘子污秽层的受潮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2981109B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210500970.9
申请日:2012-11-2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应用于互感器硅橡胶绝缘护套的老化程度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憎水性测量:用喷壶对伞套表面喷洒水雾,至伞套表面出现明显可见的水珠或水膜时停止,然后用喷水分级法对伞套的憎水性进行判定;表面绝缘电阻测量:对互感器硅橡胶绝缘护套预处理后,将摇表的一个测量电极置于圆环正中央,另一测量电极置于圆环导电胶上,摇动手柄,加压进行测量;粉化层厚度测量:测量粉化层的厚度;并根据上述测量判断护套是否老化以及老化程度如何,是否可修复,以便对硅橡胶护套粉化龟裂现象进行适当的补救措施,避免护套表面泄漏电流增大发生放电、闪络事故,防止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带来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03497001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310322680.4
申请日:2013-07-2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瓷绝缘子染污用自动旋转装置。包括电机、电机控制系统、传动系统、传动控制系统、操作台、旋转卡盘,传动系统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旋转卡盘装设在操作台上,且旋转卡盘与传动系统连接,电机与电机控制系统电连接,传动系统与传动控制系统电连接。传动控制系统由开关和电磁控制器组成,每路传动轴对应一个控制开关,通过控制开关的开启和关闭,控制电磁控制器中换挡装置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以控制这一路传动轴是否和电机相接触,不接触时传动轴不转动。通过传动控制系统控制传动轴,间接控制每个卡盘的旋转和停止。本发明设计巧妙、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可有效节约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可广泛用于长串复合绝缘子人工污闪特性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2981109A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210500970.9
申请日:2012-11-2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应用于互感器硅橡胶绝缘护套的老化程度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憎水性测量:用喷壶对伞套表面喷洒水雾,至伞套表面出现明显可见的水珠或水膜时停止,然后用喷水分级法对伞套的憎水性进行判定;表面绝缘电阻测量:对互感器硅橡胶绝缘护套预处理后,将摇表的一个测量电极置于圆环正中央,另一测量电极置于圆环导电胶上,摇动手柄,加压进行测量;粉化层厚度测量:测量粉化层的厚度;并根据上述测量判断护套是否老化以及老化程度如何,是否可修复,以便对硅橡胶护套粉化龟裂现象进行适当的补救措施,避免护套表面泄漏电流增大发生放电、闪络事故,防止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带来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02156249B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110050512.5
申请日:2011-03-03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R31/12
Abstract: 一种高海拔特高压直流绝缘子长期带电测评方法,将各类型及不同布置方式的直流绝缘子悬挂于方型塔架,并外置可拆卸式紫外灯、红外灯及滴雨装置,并设有具备长期运行能力的直流电压发生器,一套直流带电绝缘子泄漏电流长期监测系统,一套带电绝缘子憎水性状况实时测量系统,红外热成像仪、紫外成像仪各一套,以及基于连续或离散时间存储序列的长期带电考核基础数据系统。本发明能够对直流绝缘子在各种布置方式下的长期带电运行致使电性能变化情况进行真型测评,具备不停电、实时监测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610768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110796710.X
申请日:2021-07-14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绝缘子表面藻类覆盖率测算方法,包括:通过获取的待测绝缘子表面图像得到藻类覆盖区域图像,并结合获取的黑色参考板图像和白色参考板图像,计算得反射率指数,基于预设的反射率指数与理论覆盖率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反射率指数相对应的理论覆盖率,作为待测绝缘子的表面藻类覆盖率。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绝缘子表面藻类覆盖率测算装置及存储介质。本发明实施例根据获取的实际运行的绝缘子的表面的照片计算绝缘子表面藻类区域的反射率指数,进而测算出藻类覆盖率,实现了绝缘子表面的藻类的覆盖程度的监测,为绝缘子的清扫和维护计划制定提供参考,从而扫除因绝缘子表面藻类生长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的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4166881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111481830.7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N23/2251 , G01N23/2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观结构评价的悬式复合绝缘子设计方法,包括:获取预设组数的成分试验样品;确定每组所述成分试验样品中的成分参数指标;基于所有所述成分参数指标,加入辅助添加剂混炼,得到所述成分试验样品对应的橡胶样品;通过扫描电镜对所述橡胶样品进行扫描,得到所述橡胶样品对应的样品微观图像;遍历所有所述样品微观图像,确定最优样品微观图像及其对应的最优成分参数指标;所述最优成分参数指标为基于微观结构评价的悬式复合绝缘子设计成分组合。用于设计具有耐湿热性能的新型复合绝缘子,解决目前复合绝缘子出现大面积发热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197501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421463.9
申请日:2024-04-0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绝缘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HTV硅橡胶绝缘材料的配方优化方法;本申请提供的HTV硅橡胶绝缘材料的配方优化方法先将按照正交试验配方表称量HTV硅橡胶绝缘材料的原料,然后对HTV硅橡胶绝缘材料的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测试结果进行极差分析,根据极差结果能够判断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优异的HTV硅橡胶绝缘材料配方对应的氢氧化铝含量参数、粒径比例参数以及表面处理方式参数,同时本申请还可以进一步对HTV硅橡胶绝缘材料中功能填料TiO2@SiO2的TiO2和SiO2质量比这一参数进行优化,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对HTV硅橡胶绝缘材料的配方中多因素进行优化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896700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1810665962.7
申请日:2018-06-2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N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相容性试验系统,包括索氏提取器的提取管分别与所述压力表和第一端口阀的第一端口连通;第一端口阀的第二端口与真空泵的第一端口连通;真空泵的第二端口与外部环境连通;索氏提取器的虹吸回流管包括虹吸进口和虹吸出口;虹吸进口设于所述提取管侧壁,虹吸出口设于所述索氏提取器的回流管侧壁;三通阀设于所述虹吸回流管上,且三通阀的第一端口与所述虹吸进口连通,三通阀的第二端口与所述虹吸出口连通,三通阀的第三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阀的第一端口连通;所述第二端口阀的第二端口与外部环境连通;所述单向调压阀设于所述索氏提取器的冷凝管上可对相容性实验的真空度和反应压强这两个参数进行较为准确的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7147680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123544.2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N27/92 , B01F23/10 , B01F101/23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灭火剂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氟己酮/空气灭弧绝缘性能的测试方法及装置;本申请提供的全氟己酮/空气灭弧绝缘性能的测试方法先基于道尔顿分压定律和全氟己酮/空气混合气体的液化温度与体积比配置全氟己酮/空气混合气体,然后启动高压电源击穿全氟己酮/空气混合气体,得到全氟己酮/空气混合气体的灭弧击穿电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少全氟己酮/空气混合气体测试方法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