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三维机织复合材料纤维束内的I型断裂韧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54895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1058040.8

    申请日:2021-09-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取三维机织复合材料纤维束内的I型断裂韧性的方法,所述方法步骤如下:一、观察三维机织复合材料纱线的排布结构选取试件加工面,针对纤维束内断裂韧性试件,选取紧凑拉伸的形式,包括两个加载孔、一个凹口和一个裂纹尖端切口,裂纹尖端切口加工在较平直的纱线中,切割位置选取在单列纤维束中间,以保证切割出的试件内部仅有一列经纱或仅有一列纬纱;二、使用销子或其它形式插入加载孔,将试件与力学试验机连接,使用力学试验机对纤维束内断裂韧性试件加载,依据试验机输出的载荷位移曲线,计算纤维束内断裂韧性试件的断裂韧性。本发明首次提出三维机织复合材料纤维束内的I型断裂韧性的试验获取方法,填补了这个领域的空白。

    适用于板状复合材料拉压疲劳损伤演化试验的防屈曲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557176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569647.8

    申请日:2020-1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板状复合材料拉压疲劳损伤演化试验的防屈曲装置,所述防屈曲装置包括防屈曲钢板、连接螺栓、背侧支撑弹簧、耐磨光滑薄膜、观测窗口、连接螺栓孔,其中:所述防屈曲钢板包括上防屈曲钢板和下防屈曲钢板;所述上防屈曲钢板和下防屈曲钢板的中心开有观测窗口,上防屈曲钢板和下防屈曲钢板的左右两侧开有贯穿防屈曲钢板的连接螺栓孔;所述上防屈曲钢板和下防屈曲钢板之间夹持试样件;所述连接螺栓沿厚度方向穿过连接螺栓孔、背侧支撑弹簧以及垫片,将上防屈曲钢板、试样件和下防屈曲钢板连接起来。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调节夹持力、可重复利用、使用寿命长且无需与特定试验机配套的特点。

    一种高频试验机与紧凑拉伸试验夹具转接装置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78667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10556332.3

    申请日:2020-06-17

    Abstract: 一种高频试验机与紧凑拉伸试验夹具转接装置及使用方法,涉及一种转接装置及使用方法。夹具本体由开口相对设置的上下两个U形夹头组成,下U形夹头底部螺接固定连接端,连接端旋接有连接端紧固螺帽,在两个U形夹头的开口之间安装试验件,试验件中间位置机加工有刀口,引伸计卡在刀口处,上U形夹头顶部螺接固定转接螺栓,转接螺栓旋接有转接螺栓紧固螺帽,转接螺栓下侧与转接盘之间设有转接螺栓弹簧垫圈,转接盘中心设置转接螺栓螺纹孔,边缘设置四个调节螺栓螺纹孔,调节螺栓一一配合旋接在调节螺栓螺纹孔内,调节螺栓上旋接有调节螺栓紧固螺帽,水平仪固定在转接盘上。此转接装置结构简单,稳定可靠,使用方便。

    集团无绳电话交换机
    5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752459B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210218287.6

    申请日:2012-06-28

    Abstract: 集团无绳电话交换机,涉及集团无绳电话交换机。它为了解决传统有线电话交换机线路复杂网络故障检修困难,以及现有无线交换机从机与从机之间无法进行通信并且可扩展性较弱缺点。本发明在外部电话打入时,市话信号通过主机系统电话接口模块分离出振铃、号码和模拟音频输出信号,将振铃信号和号码信号送往单片机模块处理;音频信号通过音频采样编码模块转为数字信号后送到单片机模块处理,单片机模块将信号发送至主机系统射频收发模块,主从机之间通过射频模块进行通信;在本地打出电话时,从机系统单片机模块把数字音频信号送到音频解码模块,转换为模拟音频信号,通过射频收发模块送到电话接口模块发送出去实现多用户传输。本发明适用于通信领域。

    一种碳氮硫同步脱除的方法及其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1774692A

    公开(公告)日:2010-07-14

    申请号:CN201010103678.4

    申请日:2010-02-01

    Abstract: 一种碳氮硫同步脱除的方法及其设备,它涉及一种水处理的方法及其设备。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碳氮硫同步脱除的方法工艺复杂、处理效率低、可操作性差以及单质硫转化率过低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方法:先将活性污泥加入到碳氮硫同步脱除设备中,控制碳氮硫同步脱除设备的温度,pH,溶解氧的浓度,单质硫的容积负荷,NO3--N的容积负荷,曝气量以及水力停留时间,即实现了碳氮硫的同步脱除。设备包括有流化床反应器、气体流量计、锥形集气罩、曝气泵和微孔曝气条。本发明的方法处理效率高,本发明方法的单质硫转化率高,解决了单质硫转化率过低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且本发明的方法工艺流程简单,操控容易,运行成本低。

    一种由非线性变形导致局部应力比变化的疲劳仿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6274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1953717.8

    申请日:2024-12-27

    Abstract: 一种由非线性变形导致局部应力比变化的疲劳仿真方法,属于复合材料疲劳性能研究技术领域。方法如下:确定疲劳载荷峰谷值并计算疲劳应力比;将疲劳加载过程分为两个阶段;计算当前疲劳循环加载下的等效疲劳寿命;计算当前疲劳循环加载下的应力比;计算当前单元的等效疲劳寿命;建立复合材料单轴疲劳刚度退化模型和单轴疲劳强度退化模型,计算模型整体的疲劳寿命。本发明通过考虑疲劳过程中局部应力比变化对复合材料疲劳寿命的影响,并基于等寿命模型、刚度退化模型、强度退化模型及疲劳失效准则,建立了一种更为精确的复合材料疲劳仿真分析方法,优化了传统模型的预测精度,填补了复合材料疲劳仿真计算领域的空白。

    三维机织复合材料高低周复合疲劳细观尺度寿命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31681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012880.8

    申请日:2024-01-04

    Abstract: 三维机织复合材料高低周复合疲劳细观尺度寿命预测方法,属于复合材料疲劳寿命评估技术领域。S2.根据三维机织复合材料的细观几何特征,建立三维机织复合材料的单胞模型,并输入计算需要的纤维和基体材料参数;S3.计算纤维横向、纤维纵向和基体的单一方向的等效应力;S4.计算当前应力下的低周疲劳寿命和高周疲劳寿命;S5.依据Miner线性损伤累计理论计算高低周复合疲劳的累计损伤;S6.计算得到三维机织复合材料整体的高低周复合疲劳寿命。本发明提供了细观尺度的方法,可同时适用于机织、编织复合材料的多种单胞结构。为三维机织复合材料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提供了参考,与现有的相关方法相比较,结果更贴近于真实试验结果,明显降低了相关的试验成本。

    一种高低周复合疲劳加载的复合材料刚度退化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35258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492173.3

    申请日:2024-04-23

    Abstract: 一种高低周复合疲劳加载的复合材料刚度退化建模方法,涉及复合材料疲劳性能技术领域。根据载荷谱确定高、低周疲劳载荷及频率比;基于纯低周或纯高周疲劳试验数据,建立单轴疲劳等寿命模型;得到相关高、低周疲劳寿命的表达式;针对高低周复合疲劳载荷工况,建立考虑高、低周以及耦合疲劳损伤的高低周复合疲劳损伤模型;基于多次疲劳循环加载,计算材料的累计损伤情况;建立单轴疲劳刚度退化模型;结合累计损伤表达式以及单轴疲劳刚度退化模型,得到复合材料在高低周复合疲劳加载下的刚度退化模型。解决目前缺乏复合材料在高低周复合疲劳载荷下的刚度退化模型预测问题,为复合材料在复合疲劳载荷下的数值仿真工作提供重要的模型输入。

    一种基于声发射的复合材料仿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33517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156806.3

    申请日:2024-02-04

    Abstract: 一种基于声发射的复合材料仿真方法,它涉及一种复合材料仿真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仿真方法无法精确地模拟实际中出现的多种损伤类型,这种局限性会导致对材料性能的误解和不准确预测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声发射的仿真方法,这种方法能够更精确地区分和模拟复合材料中的纤维束和层间的真实损伤模式。这种新方法考虑了纤维束一方向损伤中的基体损伤和界面损伤,以及二、三方向损伤中的界面损伤和纤维损伤。此外,它还能够更准确地分析层间损伤,区分基体损伤、纤维/基体脱粘损伤以及纤维损伤。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

    基于神经网络的复合材料多尺度建模方法、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246735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211659324.7

    申请日:2022-12-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复合材料多尺度建模方法、设备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复合材料的微观单胞的结构数据;构建微观有限元损伤演化模型;在微观单胞的受载应变范围内进行抽样,获得多组微观应变输入数据;以多组微观应变输入数据作为微观有限元损伤演化模型的输入,通过有限元仿真计算,得到对应的应力输出数据;基于多组微观应变输入数据及对应的应力输出数据,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微观应力传递网络;获取复合材料的细观单胞的结构数据;构建细观有限元损伤演化模型;细观有限元损伤演化模型基于微观应力传递网络进行积分点的应力更新。本发明能够更为准确地实现复合材料多尺度建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