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516866A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710759861.1
申请日:2017-08-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姚晗 , 刘湘莅 , 孟凡斌 , 陈晨 , 樊庆玲 , 张清峰 , 姚若夫 , 郝健 , 张亚婷 , 李恒 , 程颖颖 , 郭静 , 宋景博 , 郑泞康 , 宋文卓 , 张亮 , 汪赟 , 申燕飞
IPC: H02G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G9/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变电站站内电缆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成品电缆沟,包括多个电缆沟单体和设置在电缆沟单体内的电缆支架,电缆沟单体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第一底板的上端面自左向右设置的第一沟壁和第一方钢组,第一沟壁和第一方钢组的上端设置第一盖板,第二底板上端面自左向右第二方钢组和第二沟壁,第二方钢组和第二沟壁的上端设置第二盖板。本发明通过将传统电缆沟的纵向深度设计改为扁平化设计,在保证电缆通道截面利用率前提下,不仅降低电缆敷设施工难度,而且为后续检修运维工作带来便利条件,而且多个预制模块之间的灵活搭配,拼装出不同宽度的电缆沟,适应不同场所的电缆敷设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482546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678194.4
申请日:2017-08-10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威海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G3/0462 , G01K11/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设施,是弓子线感温变色连接管,包含合金管体、管体外层的冷缩管护套,管体内壁涂有导电膏层,管体内壁表面设有防滑齿,管体两端部管壁上沿轴向间隔地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对应的管体内壁设有合金垫片,合金垫片的表面设有防滑齿,紧固螺钉与螺纹孔配合并与合金垫片的外壁相连接,管体外壁紧贴冷缩管护套,冷缩管护套外表面涂有感温变色的油墨层,管体外壁和冷缩管护套夹层设有一层防水自粘带,合金管体及管体内壁的导电膏层增强管体耐腐蚀、抗氧化和导电性,紧固螺钉与螺纹孔配合促使合金垫片与弓子线连接更加紧固,冷缩管护套外表面的油墨层感温变色,可以醒目的发现弓子线连接处的温度异常,及时消除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06883679A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710186564.2
申请日:2017-03-27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威海供电公司 , 威海海源电力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技术辅助工具领域,具体是提供一种用于感应电缆接头处温度,进而便于快速查找电力设备隐患的配电线路用感温贴纸,其特征在于设有感温区和对照区,所述感温区上设有不可逆温变油墨涂层,不可逆温变油墨涂层上的油墨组合物包括以下各组分:10,12‑二十五碳二炔酸10‑15份、10,12‑二十三碳二炔酸10‑20份、胶质油20‑35份、增粘剂3‑5份、充填剂2‑6份、交联剂3‑5份、助溶剂5‑15份、分散剂1‑5份;所述增粘剂采用ABS树脂和松香树脂的混合物,其中ABS树脂和松香树脂的混合比例为5:3;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操作方便简单、操作面小,不影响设备的绝缘和机械性能,经济性能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856331A
公开(公告)日:2017-06-16
申请号:CN201510907106.4
申请日:2015-12-0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中电赛普检验认证(北京)有限公司 , 中电普瑞张北风电研究检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光联合发电系统并网性能测试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步骤1:确定风光联合发电系统现场检测的测试点;步骤2:确定风光联合发电系统现场检测的测试条件;步骤3:确定风光联合发电系统现场检测的测试内容;步骤4:测试风光联合发电系统的并网点性能。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该发电系统并网性能现场检测的问题,对提高风电联合发电系统现场测试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6844398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510889120.6
申请日:2015-12-0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中电普瑞张北风电研究检测有限公司 , 中电赛普检验认证(北京)有限公司
IPC: G06F17/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源异构能源数据汇集系统,包括:存储单元,用于定义人员用户、用户组及表单;表单单元,用于定义多源异构能源数据的数据类型;模型单元,用于将多源异构数据转换成其它形式数据。本发明技术方案解决了能源系统中隐含大量数据无法有效利用的问题,为今后能源系统中运用大数据技术进一步开展研究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6815773A
公开(公告)日:2017-06-09
申请号:CN201510876136.3
申请日:2015-12-0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中电赛普检验认证(北京)有限公司 , 中电普瑞张北风电研究检测有限公司
IPC: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电场功率特性评估方法,选择典型风电机组;对典型风电机组进行测试,获取标准空气密度下的轮毂风速;基于数据挖掘理论和方法,使用典型风电机组的测量数据和SCADA数据,建立轮毂高度风速模型;将典型风电机组的轮毂高度风速的数据模型应用于风电场内其他风电机组,结合SCADA数据,计算待评估风电机组的轮毂高度自由流风速;计算待评估风电机组的功率曲线,最终实现对风电场内所有风电机组功率特性的评估。本发明大大降低了逐台测试的成本和时间费用,并且保证了自由流风速评估的准确度,能够对风电场所有风电机组的功率特性进行高效、准确地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06610471A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510685848.7
申请日:2015-10-2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中电赛普检验认证(北京)有限公司 , 中电普瑞张北风电研究检测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海缆影响的海上风电机组故障穿越测试方法,包括步骤1:确定风电机组故障穿越测试的测试点;步骤2:开展海缆影响测试;步骤3:依据海缆影响测试的测试数据计算海缆影响系数;步骤4:对风电机组进行故障穿越测试;步骤5:依据海缆影响系数和故障穿越测试的测试数据计算风电机组的故障穿越指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考虑海缆影响的海上风电机组故障穿越测试方法,排除了海缆对故障穿越测试的影响,能够赚取额体现海上风电机组的故障穿越特性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06443567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1094396.6
申请日:2016-12-0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1R3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能表的实负载测试系统,包括上位机,上位机与中心控制板双向通讯,所述中心控制板分别与用于对单相被检电能表进行误差测试的单相误差测试装置、用于对三相被检电能表进行误差测试的三相误差测试装置双向通讯,所述中心控制板向单相误差测试装置和三相误差测试装置供电。本发明能够采用模拟现场用电的真实负载,在实际用电情况下测试电表的计量误差;本发明能够输出电表运行的实际负荷曲线,帮助更贴切更准确地了解和掌握电能表的运行计量情况;本发明在真实负载情况下,通过外部载波抄控器对被检测电能表的电力载波通讯能力进行测试,更能真实的反应用户现场的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6199354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493891.8
申请日:2016-06-24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金华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1R3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1245 , G01R31/1218 , G01R31/127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绝缘子串并联间隙雷电冲击有效性及放电特性测试方法。该方法通过主处理器及图像采集应用了升降试验原理法及加压测试法。该方法可以同时得到绝缘子串并联间隙的雷电冲击50%放电电压、雷电冲击伏秒特性以及有效、失效性,进而增强并联间隙在输电线路雷电防护中的有效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680400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133761.3
申请日:2016-03-0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回路配电架空线路接线杆及其接线结构,属于配电线路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在直线杆的一侧由高到低至少设置两个长度均不小于一倍漏电距离的挂线横担,并在各挂线横担的同侧均设置一个用于安装主回路导线绝缘子的安装孔和一个用于安装分支回路对应相导线绝缘子的安装孔,使主回路的三相导线布置在直线杆的同一侧,分支回路的三相导线垂直布置在直线杆的同一侧。本发明的接线杆结构简单,实现了在一基直线杆上完成分支下线,主回路和分支回路的三相导线均在直线杆的一侧布置,且分支回路三相导线为垂直布置,解决了配电线路由于导线布置不合理造成安全走廊宽度增加,无法满足与相邻建构筑物安全距离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