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4186286U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20657447.1
申请日:2014-11-0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青海电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检修梯,底座的上平面中心设置有绝缘立柱,绝缘立柱的顶端与本体的下表面通过销孔连接,底座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凸棱,绝缘立柱通过转盘与圆形底座连接,底座周向均布多个铰接孔,铰接孔连接本体的末端,本体上表面均布多个脚蹬,本体的一个侧面设置有一个滑槽,滑槽的顶端设置有定滑轮A,定滑轮A上设置有连接滑块的拉线,滑块的末端连接有挂钩,定滑轮A上方的本体上设置有定滑轮B和手摇轮。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立柱就能变换检修梯本体的方向,同时底座及绝缘立柱的支撑提高了检修梯的支撑稳定性,并有效降低了线缆承受的压力,同时在需要其他工具时,只需拉动拉线即可把挂钩上的工具拉上去,降低了检修人员的劳动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204793996U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420864311.8
申请日:2014-12-3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青海电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冯超 , 廖鹏 , 张海宁 , 杨小库 , 马丽山 , 李玉海 , 李高峰 , 王鹏飞 , 郑勇 , 康钧 , 李后顺 , 王志惠 , 王煜杰 , 谢鹏盛 , 曲全磊 , 周尚虎 , 陈文强 , 包正红 , 朱爱珍
IPC: H02G15/18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单芯电力电缆交叉互联段的金属护套环流抑制器,其特征在于,由两个连接金具、绝缘橡胶套、两个连接铜板、电感线圈、环氧浇注体及电阻构成,具体连接结构为:电感线圈的一个管脚和电阻的一个管脚直接相连,电感线圈的另外一个管脚与电阻的另外一个管脚分别与两个连接铜板相连,两个连接铜板分别与两个连接金具连接,电感线圈、电阻、两个连接铜板及两个连接金具里边的一部分用环氧浇注的方式形成椭圆形的环氧浇注体,外层采用绝缘橡胶套进行密封。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易于加工制造,成型工艺良好,密封,绝缘性能优良,对电缆外层感应过电压的保护性能可靠,适用于使用在电力电缆中电缆护层保护器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93750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996806.4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张烁 , 曲全磊 , 王生杰 , 杨阳 , 刘高飞 , 梁启军 , 王志惠 , 田博海 , 钟宪成 , 贾海龙 , 张丰丽 , 陈文强 , 蒋玲 , 包正红 , 陈莲君 , 周尚虎 , 马林 , 何海川 , 欧阳玉洁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铁塔塔脚焊缝质量评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响应于检测指令,选定目标检测模式,并输入目标塔脚厚度以及探头参数;基于探头参数以及塔脚厚度确定标准预制曲线;获取当前探头的检波结果,基于当前探头的检波结果以及目标塔脚厚度对应的标准预制曲线的比对结果,对铁塔塔脚焊缝质量进行评估。通过本申请即可需满足不同厚度(即不同电压等级)塔脚超声波检测,利用预置调试完成的不同判定曲线,根据不同板材厚度匹配不同规格直探头,此设备操作简单、易上手,可大幅度提高检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551950B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111027792.8
申请日:2021-09-02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康钧 , 王生富 , 董生成 , 蒋玲 , 王生杰 , 张成磊 , 谢彭盛 , 王志惠 , 李占林 , 马旭东 , 赵金朝 , 包正红 , 刘敬之 , 李渊 , 李秋阳 , 张毅涛 , 沈洁 , 任继云
IPC: G01N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沙收集装置及风沙收集设备。风沙收集装置包括:支撑轴;多个收集部,绕支撑轴设置,收集部与支撑轴连接,且收集部具有由侧壁围成的容纳腔和与容纳腔连通的开口;多个阻隔件,与支撑轴连接,多个阻隔件绕支撑轴设置,且相邻两个收集部的开口之间设有阻隔件,至少部分阻隔件在竖直方向上凸出于开口,以使多个收集部分别收集相应方位的沙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风沙收集装置能够同时收集不同风向下的沙尘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242963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082576.0
申请日:2024-01-19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贾海龙 , 王志惠 , 牛燕熊 , 杨小库 , 谢彭盛 , 杨阳 , 梁启军 , 张丰丽 , 刘高飞 , 陈莲君 , 陈文强 , 田博海 , 张烁 , 莫冰玉 , 李子彬 , 张剑明 , 盛明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配电变压器波翅形变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波翅上多个监测点位的监测数据;根据所述监测数据,并通过拟合算法进行数据拟合,以得到波翅的三维曲面方程;通过积分算法对所述三维曲面方程进行积分得到波翅的体积。本申请所述的检测方法可实时测量变压器油在实验温升过程中的波翅体积,后台可负责在线监测,测量的结果精确可靠,能够有效评估全密封型配电变压器波翅补偿能力,为后续判断变压器是否符合标准提供了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6186983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573660.X
申请日:2022-12-08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架空输电线路的塔头间隙模拟系统和模型参数确定方法。该系统包括:模拟塔头试验模型,塔头间隙等效试验模型、试验设备和供电设备,在塔头间隙等效试验模型中,下棒电极垂直固定于板电极的中心处,且下棒电极的长度在第一长度范围内可调节,上棒电极吊装于下棒电极的正上方,上棒电极与下棒电极之间留有空气间隙,且上棒电极的长度在第二长度范围内可调节,接地线一端连接于板电极,另一端连接于接地桩;试验设备用于向模拟塔头试验模型和塔头间隙等效试验模型提供空气间隙击穿电压并进行相关测量;供电设备用于向试验设备供电。本申请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架空输电线路塔头间隙试验模型搭建难度高,工作量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575710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276204.9
申请日:2022-10-18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相机转子阻值测试方法以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调相机中目标转子对应的转子温度值;基于转子温度值,以及目标转子对应的预设阻值,得到目标转子对应的目标折算阻值;采用目标转子对应的旋转间隔角度,对目标转子进行阻值测量处理,确定目标转子对应的电阻测试值;根据电阻测试值,目标折算阻值,确定目标转子的阻值测试结果,其中,阻值测试结果为:阻值合格或阻值不合格。本发明解决了由于对调相机的转子阻值测试手段单一,造成转子带病入网,转子过热,降低调相机运行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376487B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1811472262.2
申请日:2018-12-04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沈阳工业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高海拔地区GIS长母线结构温差变形的计算方法,解决传统理论温差变形计算线膨胀系数误差大,且无法考虑GIS长母线结构中的各个特征几何单元、筒体盲板力、螺栓预紧力和混凝土膨胀力的问题。通过提供一种以母线筒体表面温度和各个特征单元热变形位移值为数据基础,拟合出GIS长母线结构的综合热膨胀系数,以有限元软件为工具的一套完整的GIS长母线结构温差变形的计算方法,最终达到通过温度测量结合有限元计算预测温差变形代替全站仪的测量。清晰的呈现出GIS长母线结构各个特征几何单元的温差变形情况,为GIS长母线结构的初期设计建站工作以及建站后的平稳运行,提供实际的理论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960131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734237.2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风载地区自适应抗风均压环及智能控制方法,包括均压环、支撑杆、导电橡胶垫、连接件、电主轴旋转装置、核心控制模块、风速风向传感器以及预警装置,均压环包括有第一均压环和第二均压环,第一均压环和第二均压环上分别安装有连接件和微型无线应力传感器,风速风向传感器安装在第一均压环上的连接件顶部,电主轴旋转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减速器和旋转机构,核心控制模块包括数据处理单元、控制算法模块和通讯模块,预警装置连接核心控制模块,本申请通过上下双层均压环设计,结合电主轴旋转装置、传感器和核心控制模块,能够根据来流风速风向实时调整均压环的角度,提升抗风性能并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154330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474525.5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30/18 , G06Q10/06 , G06Q50/06 , G06F111/0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获取空气间隙流注放电发展路径的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利用修正流注起始计算模型判断流注是否起始;若流注起始,则确定流注起始后的发展场强以及空间电位分布;根据流注生长概率模型选取形成时延最小的待发展点流注作为新的发展点流注;利用分形维数模型确定新的发展点流注的路径发展方向,以判断流注是否发展至板电极,若是,则放电停止。本方案通过修正的流注起始计算模型确定流注起始点,并建立综合考虑大气环境因素的空气间隙流注放电发展路径计算方法,探究流注放电路径发展规律,有助于提升间隙绝缘性能,优化电气设备外绝缘设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