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037596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710058882.0
申请日:2017-01-23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IPC: G02B27/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障壁区域的控制性高的视差障壁面板。视差障壁面板具有:第一基板;与第一基板对置的第二基板;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配置于第一基板与液晶层之间,并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一电极;配置于多个第一电极与液晶层之间,在第一方向上延伸,且在俯视中与多个第一电极交替配置的多个第二电极;和与多个第一电极及多个第二电极对置的对置电极,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绝缘,在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的所述第二电极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第一电极的宽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576408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310335396.0
申请日:2013-07-31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27/2214 , G02B26/0875 , H04N13/305 , H04N13/37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立体显示装置,其能够使视点位置相对于显示面板不仅沿左右方向移动,也能够沿前后方向移动,从而能够扩大能够观察到立体图像的范围。该立体显示装置使用立体显示面板(10),该立体显示面板(10)包括:显示元件,其同时显示左眼用和右眼用的视差图像;以及液晶透镜,其安装在该显示元件上,且调整从该显示元件射出的光的方向,该立体显示装置具有检测所述观察者的位置的观察者位置检测机构(40、50)、和驱动所述液晶透镜的液晶透镜驱动机构(60),所述液晶透镜驱动机构(60)根据通过所述观察者位置检测机构检测出的观察者的前后方向的位置来改变对所述液晶透镜的多个电极施加的电压图形的间距。
-
公开(公告)号:CN103257507B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310053544.X
申请日:2013-02-19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IPC: G02F1/29 , G02F1/1343 , G02F1/133 , G02B27/22 , H04N1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9 , G02B27/2214 , G02F1/133707 , G02F1/13392 , H04N13/00 , H04N13/305 , H04N13/356 , H04N2213/001
Abstract: 一种显示装置,为使用液晶透镜的三维显示装置,抑制控制液晶透镜的上基板与下基板的间隔的垫片带来的透镜变形而引起的交调失真。在液晶透镜的上基板(SUB1)上形成有平面电极PE),在下基板(SUB2)上形成有长方形电极IE),上基板(SUB1)与下基板(SUB2)的间隔通过垫片(SB)规定。将垫片(SB)置于长方形电极(IE)上时,形成的透镜变形。为防止透镜变形,形成覆盖长方形电极(IE)的突起部(BU)。突起部(BU)与上基板(SUB1)的间隔小,垫片(SB)被推出,因此,长方形电极(IE)的上的垫片(SB)不存在,可防止透镜变形。由此,能够抑制交调失真。
-
公开(公告)号:CN102736329B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210101568.3
申请日:2012-04-01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IPC: G02F1/1343 , G02F1/13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4363 , G02F2201/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能够通过使像素内的电场分布均匀来提高显示模式效率。该液晶显示装置具有:第一基板,其形成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第二基板,其配置成经由液晶层与上述第一基板相对置,其中,具有上述第一电极和上述第二电极的像素的区域被配置成矩阵状,通过在上述第一电极与上述第二电极之间施加的上述第一基板的面内方向的电场来驱动上述液晶层。在每个上述像素的区域内具有形成于上述第一基板的相对侧的层差部。上述第一电极或者/以及上述第二电极具有形成于上述层差部的侧壁面的壁状电极以及从上述壁状电极的边缘部起沿上述第一基板的主面形成的平面电极。上述壁状电极与上述平面电极进行电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2540527B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110368955.9
申请日:2011-11-14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IPC: G02F1/133 , G02F1/1343 , G02F1/1335 , G02B27/22 , H04N1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27/2214 , H04N13/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具备进行图像显示的显示面板;以及配置在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侧上、以沿第一方向延伸并在与第一方向相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并列设置的柱面透镜状控制折射率并形成视差障壁的第二液晶显示面板,切换二维显示和三维显示来进行图像显示,在该显示装置中,第二液晶显示面板具备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隔着液晶层相对配置而成的一对透明基板,第一基板具备面状透明电极,第二基板具备:由透明电极材料构成、沿第一方向延伸并在第二方向上并列设置的透光性条状电极;以及重叠形成在条状电极上并沿第一方向延伸而成的线状遮光部。通过调整对液晶面板施加的电压,能够降低通过使用形成柱面透镜的液晶透镜的显示装置进行3D显示时的串扰。
-
公开(公告)号:CN104102014A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410141355.2
申请日:2014-04-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IPC: G02B27/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3/013 , G09G3/003 , G09G3/3406 , G09G3/36 , G09G2320/0626 , G09G2354/00 , H04N13/305 , H04N13/31 , H04N13/351 , H04N13/366 , H04N13/383 , H04N13/39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立体显示装置。使用了眼部追踪的双眼视差的裸眼三维显示装置存在根据视角方向而产生亮度变动的问题。立体显示装置具备:根据由拍摄装置拍摄到的图像而识别眼睛的位置的检测部;基于由检测部检测到的眼睛的位置信息而在眼睛的最佳位置再现立体像的分离机构;同时显示多个不同的视差像的显示装置;安装于显示装置的背光源;以及控制背光源的背光源控制部,背光源控制部根据通过检测部求得的眼睛的位置而决定背光源的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809328A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310547957.3
申请日:2013-11-07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IPC: G02F1/1337 , G02B27/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784 , G02B27/2214 , G02F1/134336 , G02F1/29 , G02F2001/133738 , H04N13/305 , H04N13/35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及液晶透镜,图像显示装置(DP)在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一侧具有液晶透镜(LZ),该液晶透镜包括:第一基板(B1)和第二基板(B2);夹在第一基板(B1)与第二基板(B2)之间的液晶层(LC);形成在第一基板(B1)与液晶层(LC)的边界面的第一取向膜、以及形成在第二基板(B2)与液晶层的边界面的第二取向膜;第一取向膜和第二取向膜是以通过施加预倾角而使液晶层(LC)中的液晶分子向第一方向扭曲90°地取向的方式进行摩擦处理的取向膜,通过向液晶层中添加手性剂,液晶层(LC)中的液晶分子在未施加电场的状态下以处于向与第一方向相反方向的第二方向扭曲90°的状态的方式进行取向。
-
公开(公告)号:CN211528859U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1922441298.0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IPC: G02F1/133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光学装置,其提高电光学装置的可靠性。作为电光学装置的显示装置(DSP1)具有:形成有液晶层(LQ)的显示区域(DA)、以及具有屈曲区域(BND)的非显示区域(NDA)。具备挠性的支承基板(10)被设置于屈曲区域(BND)的内径面侧,具备挠性的支承基板(20)被设置于屈曲区域(BND)的外径面侧。其中,屈曲区域(BND)中,在支承基板(10)与支承基板(20)之间、从支承基板(10)侧朝向支承基板(20)侧依次形成有电连接于晶体管的布线(WR1)、由无机材料形成的阻隔膜(BR)、以及冲击吸收层(BFL1)。另外,冲击吸收层(BFL1)具有的韧性大于支承基板(20)以及阻隔膜(BR)各自的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210742637U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1921900056.7
申请日:2019-11-05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IPC: G02F1/1333 , G02F1/1335 , G06F3/041 , G06F3/04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装置。本实用新型的课题在于提高显示装置的性能。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手段为:显示装置(DSP1),其具有具备前面(10f)的基板(10)、具备与基板(10)的前面(10f)相对的背面(20b)的基板(20)、配置在基板(10)与基板(20)之间的液晶层(LQ)、配置在基板(10)的前面(10f)与基板(20)的背面(20b)之间的红外线传感器(30)、和配置在红外线传感器(30)与基板(20)之间的构件(PS1)。构件(PS1)具有与红外线传感器(30)的受光部(31)相对的面(PSb)、和沿与面(PSb)交叉的方向延伸的侧面(PSs),且具备透过红外线的光学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207937722U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820013043.7
申请日:2018-01-04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Inventor: 冈真一郎
IPC: G02F1/133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的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具有钝化膜、钝化膜上的第一基板、第一基板上的光电元件、位于第一基板上且传送对光电元件进行驱动的信号的电路基板、光电元件上的对置构件、对置构件上的粘结层以及粘结层上的盖构件。钝化膜覆盖粘结层的侧面。显示装置还能够具有位于第一基板上且与电路基板连接的端子,电路基板的下表面也可以与钝化膜相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