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79340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700833.3
申请日:2022-06-21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IPC: G01V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深拖式高分辨率多道地震数据精细处理方法,方法包括:将深拖震源和各道检波点置于浮动基准面上,获取多道地震数据的浮动基准面校正量,对CMP道集进行浮动基准面校正;对CMP道集进行动校正,获取动校正后CMP道集内剩余时差并对CMP道集进行剩余时差校正;将CMP道集内剩余时差校正后的海底反射波走时与其对应的自激自收时间计算自激自收时差,进行自激自收时差校正;利用相位替代法对自激自收时差校正后的CMP道集进行非一致性时差校正;对非一致性时差校正后的叠加剖面进行海底平滑时差校正。本发明能够充分消除各类时差,实现海底以下地层构造形态的高分辨率、高信噪比、高保真度成像。
-
公开(公告)号:CN113450956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803053.7
申请日:2021-07-15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地震采集电缆及其方法,属于地震采集电缆技术领域,该一种新型地震采集电缆包括前减震段、第一工作段、第二工作段、后减震段和尾翼依次进行连接,所述前减震段包括电缆接头、第一壳体和减震垫,所述电缆接头的一端螺纹连接有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呈“子弹”形设置,所述第一壳体靠近所述电缆接头的端部开设有过线孔,主控芯片判断电缆压力值异常后控制电磁阀以及开启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开启,通过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梯铁异性相吸使滑块沿滑道朝第一电磁铁方向移动,使得限位杆脱离限位腔,同时,压缩腔内的压缩空气通过引流管向气囊注入并使气囊从膨胀容纳腔膨胀到外部。
-
公开(公告)号:CN112444884A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2011371980.8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IPC: G01V1/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时钟海底地震仪数据采集装置和方法,包括电源模块、存储模块、控制模块、原子钟、晶振时钟、数据采集模块、水听器和地震计,通过采用同时使用原子钟和晶振时钟2种不同精度的时钟,日常的采集工作使用低精度低功耗的晶振时钟,只有在设定的时间启动原子钟,原子钟与晶振时钟时间进行对比,记录二者的误差并校准晶振时钟,这种采集方法可以大大降低原子钟的使用功耗,既保证提高了采集记录系统的时钟精度,又能保持了较低的系统功耗,从而使双时钟海底地震仪数据采集装置具有了高精度的时钟信息和较低的功耗,增强了海底地震仪的探测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789671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11209911.4
申请日:2019-12-02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涉及海洋地磁探测领域,提供了一种实时传输的海洋地磁日变观测装置,包括浮标体、传感器舱和释放回收单元;传感器舱内设置有地磁传感器,浮标体包括密封舱体和设置在密封舱体内的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包括储能装置、数据采集控制单元、数据存储单元和传输模块,储能装置用于给浮标体内的采集电路和传感器舱内的地磁传感器供电,数据采集控制单元与数据存储单元和传输模块电连接,地磁传感器通过水密电缆与浮标体内的数据采集控制单元连接,浮标体设置在海面上,并通过缆绳与传感器舱连接,传感器舱通过缆绳与释放回收单元连接。本发明提高了海洋地磁测量的精度,并且测量结果可实时传输,可广泛应用于海洋探测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0658566A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911086715.2
申请日:2019-11-08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IPC: G01V3/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洋探测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海洋地磁场难以观测的问题,公开了一种海底地磁日变观测装置,包括浮力球、传感器舱、电子舱和释放回收单元,所述传感器舱内设置有磁力传感器,所述电子舱内设置有供电模块、数据采集控制模块、存储模块和无线传输模块,所述供电模块用于给电子舱和传感器舱供电,所述数据采集控制模块与所述存储模块和无线传输模块连接,所述传感器舱内的磁力传感器通过水密电缆与所述电子舱内的数据采集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浮力球、传感器舱、电子舱和释放回收单元之间依次通过缆绳连接。本发明能够提高海洋地磁探测的精度,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0412654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789836.7
申请日:2019-08-26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洋地震数据采集控制装置,包括电源模块、控制模块、通讯模块、测试模块和数据模块,有效执行地震数据的采集、信号转化、存储和传输,保证了地震数据采集的精密性,从而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可采信度。多个采集通道的设置,每个采集通道对应适当数量的地震数据采集元件即水听器,有效压制了数据采集中的随机噪声,进一步保证了数据采集的精密性,从而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可采信度,使得勘探能够获得良好的探测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964443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76210.X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海底爬行器的地球物理探测系统,属于地球物理技术领域,包括:调查船、海底爬行器、重力仪、浅地层剖面仪、地震仪震源、地震仪接收阵列以及控制芯片,其中,所述调查船与海底爬行器通过牵引绳连接,所述海底爬行器尾部设置有拖拽缆,相关仪器依次固定设置在所述拖拽缆上;所述控制芯片与所述海底爬行器的驱动单元以及其他仪器电连接并进行数据交互;所述控制芯片内设置有地球物理探测控制模块,用于设置地震仪震源的参数,以及对接收器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最终得到地球物理探测数据并利用数据传输设备用于将所述地球物理探测数据发送给调查船。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海底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存在的精度较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249894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523294.1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 崂山国家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下远场声传播在海底透射厚度的诊断方法,属于声场建模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在距离和深度方向分离声场解,计算深度分离的简正波本征值和本征函数;计算海底沉积层的波数,求取传播简正波的总号数;将计算所得的所有简正波的本征值#imgabs0#的实部与#imgabs1#比较,查找本征值#imgabs2#的实部大于#imgabs3#的简正波,即得到传播简正波的号数;最后诊断最大号传播简正波在海底的作用深度,该深度减去水深即为远场声传播在海底的透射厚度。本发明方法所获得的最大号传播简正波在海底的透射厚度与实际的简正波透射厚度一致。
-
公开(公告)号:CN116931088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1188443.3
申请日:2023-09-15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海洋高分辨率地震数据涌浪相关静校正量快速估算方法,包括:抽取共偏移距道集记录;得到各叠前炮集记录的海底反射波同相轴实际时距曲线;获取海底水深地形数据;根据所述海底水深地形数据和观测系统参数,计算各叠前炮集记录的海底反射波同相轴理论时距曲线;对所述海底反射波同相轴理论时距曲线与海底反射波同相轴实际时距曲线求差,获取叠前炮集记录各地震道的涌浪相关静校正量。本发明根据海底反射地震记录和观测系统参数对涌浪相关的静校正量进行快速估算,能够有效改善现场处理地震成像剖面的分辨率和信噪比,为外业地震资料现场质量评定和施工方案优化提供高效且可靠的数据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3552613A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10885548.9
申请日:2021-08-03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IPC: G01V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三维地震采集的拖体分离结构及其方法,属于地震采集拖体分离器技术领域,该一种用于三维地震采集的拖体分离结构包括调查船、至少两个拖体分离装置和拖揽,两个所述拖体分离装置通过缆绳与所述调查船连接,两个所述拖体分离装置之间连接有横缆,所述横缆与所述调查船之间通过前导缆连接,所述横缆上至少连接一根所述拖揽,两个所述拖揽之间连接有交叉数据传输设备,所述拖体分离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一夹装机构、第二夹装机构,所述第一夹装机构、第二夹装机构均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相离航行时可使横缆散开,以使多个拖揽之间保持相应的间隔,相向航行时可使横缆聚集并以使多个拖揽聚集便于回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