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1162268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1910918320.8

    申请日:2019-09-26

    IPC分类号: H01M4/38 H01M4/62 H01M10/0525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所述复合负极材料包括内核和包覆在内核上的包覆层,所述内核由含硅材料组成,所述包覆层为碳材料层,所述复合负极材料的拉曼光谱在450~550cm-1间有峰A,在1300~1400cm-1间有峰B,在1530~1630cm-1间有峰C,在2500~2750cm-1间有峰D。所述制备方法包括:通入保护性气氛后,通入反应气体,与含硅材料进行反应,反应温度为700~1450℃,得到所述复合负极材料,所述反应气体中包括含碳气体。所述复合负极材料具有循环容量保持率高、倍率性能好、高温老化损失小等优点。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活性炭复合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6229479B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610688360.4

    申请日:2016-08-18

    IPC分类号: H01M4/36 H01M4/62 H01M10/0525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复合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及锂电池。锂离子电池用复合负极材料为核壳结构,内核由活性炭和涂覆在活性炭表面的纳米活性物质组成,外壳为碳材料包覆层。本发明的复合负极材料采用活性炭作为核心,纳米活性物质涂覆在活性炭表面,在内核表面进行包裹改性形成碳材料包裹层,活性炭具有比表面积大、空隙多的特点,可以有效地提高纳米活性材料的分散性,同时,活性炭具有多孔结构,缓解纳米活性物质的膨胀,明显改善了复合负极材料的容量和循环性能。

    负极材料及电池
    6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79076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410172027.2

    申请日:2024-02-07

    摘要: 本申请涉及负极材料及电池,负极材料包括碳材料及硅粒子,负极材料具有孔;负极材料的平均形状系数为F0,0.65≤F0≤0.79;负极材料的平均形状系数F0通过以下方式测试得到:随机获取10颗负极材料颗粒,并测得每颗负极材料颗粒的截面面积Sn以及周长Cn,Fn=4*π*Sn/Cn2,n选自1~10的自然数,计算10个颗粒的形状系数Fn的平均值,将平均值记为负极材料的平均形状系数F0。本申请的负极材料结构稳定,可以减少在脱嵌锂过程中由于硅粒子体积膨胀而引起负极材料结构的坍塌,有效减少副反应的发生,从而提高负极材料的循环性能。

    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790701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211155306.5

    申请日:2022-09-2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复合负极材料为核壳结构,核壳结构包括内核和包覆内核的包覆层,内核包括多孔碳材料和Si颗粒,多孔碳材料的表面和/或孔隙中分布有Si颗粒;复合负极材料包括微孔和介孔,其中,微孔的孔体积与介孔的孔体积的比例为(50~80):(20~50)。该核壳结构既保证了Si作为负极比容量大的优点,又运用多孔碳的多孔特点为Si的体积膨胀提供了空间,还运用具有一定强度的碳作为骨架进一步保证了复合负极材料整体的稳定性,进而提升了复合负极材料的循环性能。

    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4725327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110013364.3

    申请日:2021-01-06

    摘要: 本申请涉及负极材料领域,提供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其中,复合负极材料包括内核及形成于所述内核表面的包覆层;所述内核为一次颗粒,所述一次颗粒包括骨架,所述骨架包括位于所述一次颗粒的内部的主骨架及自所述主骨架延伸至所述一次颗粒表面的多个分枝;一次颗粒为大孔结构,所述一次颗粒的内部形成有孔道,所述孔道延伸至所述一次颗粒的表面;包覆层包括碳层、金属氧化物层及金属氮化物层。本申请的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低成本、可规模化生产,能降低负极材料的体积膨胀,提高负极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和循环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