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812053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410099725.0
申请日:2014-03-1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泸州供电公司
Inventor: 胡红琼
IPC: H02G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专用于对电力导线驰度的检修方法,将手扳葫芦一端固定在横担上,另一端通过铝合金紧线夹头连接在导线上,收紧手板葫芦拆除弯头挂板与耐张线夹处的销钉和耐张线夹,利用手扳葫芦的收紧或放松将计算得到的导线的驰度值f输送到手扳葫芦中进行调整;在两侧直线杆的导线悬挂点,垂直向下量出与弛度值相等的距离处,各绑上一块弛度板,从一侧电杆上的弛度板瞄准对侧电杆上的弛度板,调整导线张力,此时的弛度,即为所要求的弛度。该检修方法通过采用严格的测量和公式计算,得到准确的数值,能够将电力线的调整到最佳的状态,解决了现有电力线的驰度调整都是通过检修人员根据经验调整出现误差很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882824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510323691.3
申请日:2015-06-15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泸州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导地线防跳槽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支架以及转动设置在支架上下两端的挂钩、滑轮,在支架的侧壁上开有螺孔,支架的两内侧壁上安装有防跳辊,螺杆的活动端贯穿支架的侧壁与防跳辊的一端连接,防跳辊的另一端在沿其轴线指向螺杆的方向上设置外径递增的压辊面;通过螺杆的前后调节可使得两个防跳辊的压辊面与滑轮的上缘构成一类似于三角形的活动区域,进而使得通过滑轮上沿的线缆在被牵引时置于该三角活动区域内,线缆正常移动时线缆的上部外壁与两个压辊面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当线缆发生径向的跳动时,线缆外绝缘层会直接与防跳辊的压辊面接触以避免线缆进一步的跳动,避免在滑轮受力不均匀的情况下导地线出现跳槽情况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3851257A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410099997.0
申请日:2014-03-1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泸州供电公司
Inventor: 陈刚
IPC: F16L1/0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G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对电缆排管敷设中的托管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测量放线、挖掘基坑、钻机钻进、回拉扩孔、管道焊接、回拉敷设管道、基坑回填。该工艺能够有效地对托管进行施工,施工周期短,施工质量好,解决了现有施工方法常常造成管道出现破裂或者线路无法施工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91769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11933746.8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泸州供电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
IPC: G06F16/901 , G06F16/29 , G06Q50/06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图数据库的电网多时空动态三维碳足迹地图构建方法,包括:S1:获取电网中电网设备模型数据以及电网运行数据,创建电网图模型;基于电网图模型,生成电网一张图图模型;S2:基于电网拓扑数据和电网运行量测数据,构建电网电碳计算模型;S3:基于电网电碳计算模型和电网一张图图模型,利用图数据库,动态计算电网各节点实时碳排数据;S4:基于电网各节点实时碳排数据,构建多时空融合的碳足迹地图,实现在三维地图中查看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电力碳足迹。本发明使用图数据库,实时导入电网运行拓扑和运行数据,基于cesium构建三维GIS地图,结合图数据库的查询与分析能力,实现电网多时空碳足迹全景地图展示。
-
公开(公告)号:CN119891165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882593.9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泸州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调度优化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新能源电力系统低碳调度优化方法。首先构建碳捕集机组模型和荷侧需求响应资源模型,所述荷侧需求响应资源模型包括激励型需求响应模型和价格型需求响应模型;然后以新能源电力系统综合成本最优为目标函数,并确定系统不平衡约束和系统平衡约束,从而构建需求响应与碳捕集协同的新能源电力系统低碳调度模型;最后确定智能体的状态空间、动作空间和奖励函数;再应用基于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的深度强化学习方法进行最优日前调度策略求解。本发明从源荷两侧挖掘调度优化潜力,通过智能调度策略提升风光消纳能力,增强系统的低碳性能,并降低运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401269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41366.X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泸州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卡线器的辅助工具,涉及卡线器辅助工具领域,包括支撑杆;第一操作部,通过第一伸缩结构安装在支撑杆一端,第一操作部与卡线器进行相抵夹紧来推动卡线器进行安装;第二操作部,通过第二伸缩结构安装在支撑杆一端,用于对卡线器进行松取。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通过设置卡钩,卡钩能与卡线器进行稳定卡接配合,保证卡线器的稳定移动以便卡线器的安装和取回。另外本方案中的辅助工具可运用多种情况,单根使用时,第一操作部上的卡钩与卡线器配合,推动卡线器到合适的安装为止。双根使用时,其中一根使用第一操作部对卡线器向外推动,另一根使用第二操作部向内拉动,通过一推一拉的配合使卡线器松线之后再取回。
-
公开(公告)号:CN118917653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04128.4
申请日:2024-07-08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泸州供电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6Q30/0201 , G06Q50/06 , G06Q1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条件风险价值的配电网开关规划方法,涉及配电网规划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生成多个故障场景,构成原始场景集;缩减原始场景集,生成新的场景集;设置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基于约束条件求解目标函数,得到待安装的配电网开关的数量、类型和安装位置。该方法可通过合理的开关规划保障配电网系统在不同的故障事件中保持良好的稳定性,保障配电网系统的可靠性。进一步,可根据风险偏好平衡期望利润和投资风险,并通过合理风险偏好系数和置信度设置降低投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715443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197424.7
申请日:2023-09-15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泸州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施工工具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验电接地装置,包括挂钩和绝缘棒,所述挂钩呈U形,且挂钩的开口向水平方向设置,所述挂钩的内侧且位于其顶壁连接有多根上穿刺针,所述挂钩的内侧且位于其下部设有多根下穿刺针,所述绝缘棒的顶端连接有下横板,多根所述下穿刺针连接在所述下横板上,所述绝缘棒能够驱动所述下横板竖向移动而使下穿刺针靠近或远离上穿刺针,所述挂钩的一侧连接有挂环,所述挂钩、挂环、上穿刺针和下穿刺针均能够导电。本发明能够在配电网绝缘导线上的任何地方使用,不受绝缘导线上是否安装验电接地环的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16666052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860796.7
申请日:2023-07-13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泸州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压器液冷系统,涉及变电运维技术领域;储液箱;换热管;制冷箱,内部空腔通过导热板分隔为过流腔和制冷腔,所述制冷腔底部适配有延时排水阀;制冷剂储箱,用于储存水溶性盐粉,适配有排料阀,所述排料阀与所述制冷腔连通;储水箱,适配有喷水阀,所述喷水阀与所述制冷腔连通;循环液泵,用于驱动所述储液箱内的冷却液依次在所述储液箱、过流腔和换热管内循环流动;感温筒,内装填有能够与冷却液热交换的温敏溶液;其中,所述温敏溶液能够在冷却液的温度达到制冷阈值时,驱动所述延时排水阀关闭、驱动所述排料阀和所述喷水阀打开。本发明能够在冷却液温度较高时通过水溶性盐溶于水吸热对其进行降温,避免变压器超温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442401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211053269.7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泸州供电公司
IPC: H04L67/12 , G06F16/906 , H04L1/00 , H04Q9/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变电站内电能数据获取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包括以下具体步骤:建立电能数据通信通道,获取目标变电站内的电能数据,对获取的电能数据进行预处理;对预处理后的电能数据进行分类,将分类后的电能数据写入分类队列中;获取分类队列中电能数据的时间标签,根据分类队列中的脉冲时间查找到对应的电能数据对分类队列中的电能数据进行校验:若校验过程中,检测到分类队列中的电能数据存在错误,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校验结果无误,输出分类队列数据。通过电能数据通信通道对电能数据直接进行采集和分类,确保能够快速筛选有效电能数据,通过电能数据的时间标签对采集的电能数据进行校验,提高采集的电能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