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239818A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申请号:CN201010170789.7
申请日:2010-05-11
Applicant: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泥鳅养殖方法。一种种养结合的农田泥鳅低碳化养殖方法,它系在满足玉米、芋艿或水稻种植要求的农田中养殖泥鳅,它包括:步骤一,在农田中开沟起垄,垄间沟的沟宽以窄带和宽带间隔,垄间沟的沟深以浅沟和深沟间隔,各垄间沟均连通农田四周边缘沟,以确保各沟之间通畅,每垄每隔30m-80m筑1-2个土坡;步骤二,在垄间沟内按照每亩20000-50000尾的数量投放鳅种养殖泥鳅,步骤三,在步骤一所筑土坡上种植作物;步骤四,在垄台上按照100-350kg/亩的数量投放蚯蚓。本发明改变了传统泥鳅养殖方法与农田单纯种植作物收益低等问题,又能充分利用农田耕地资源,改善农田生态环境。该技术可实现一次性投入,多年受益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239758A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申请号:CN201010170806.7
申请日:2010-05-11
Applicant: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IPC: A01B79/00 , C09K17/18 , C09K101/00 , C09K10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壤盐渍化防治技术,特别的,本发明涉及一种土壤盐渍化改良方法。一种盐碱土壤的生物降解型改良方法,它包括:步骤一,配制土壤调理给养剂母液:按照微生物代谢后的高聚产物PGA 50-70%、尿素25-35%,促根剂5-15%的配比混合,混后的混合物以1∶15的比例用水溶解而成所述母液;步骤二,将步骤一获得的母液稀释300-500倍,种植植物前浇灌于土壤表面,或是在移栽植物苗后在醒苗水里加入经稀释的母液;步骤三,间隔一周,再次浇灌一次所述经稀释的母液。本发明不会产生对土壤的不良影响,适应各种不同的地区。
-
公开(公告)号:CN101704016A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200910198915.7
申请日:2009-11-17
Applicant: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金属Mn、Pb、Cr、Zn污染土壤的植物化学联合修复技术,为施用商陆及螯合剂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修复,步骤包括: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对商陆进行播种,在商陆生长的中期,在土壤中浇灌螯合剂EDTA溶液,浓度选择500-1000mg/kg,待连续种植商陆2-3年后,土壤即可进行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575710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761803.2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盐碱地的蔬菜栽培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一,在盐碱地边开设水池,并在盐碱地内从南向北铺设暗管排水管;步骤二,在盐碱地施加复合底肥,复合底肥中含有蚯蚓排泄螯合物和氮磷钾复合物;步骤三,在盐碱地上划分多个栽培区域;步骤四,在第三茬作物生长过程中,将水池中的水全部排出,重新向水池中加入预定高度的水,所述预定高度低于所述暗管排水管;在栽培区域铺设滴灌管路,向第三茬栽培植物补充其所需水量的1.5~2倍水量;多余水分流经盐碱地、进入暗管排水管,倒流入水池中,第三茬蔬菜成熟后,检测水池内水的盐碱值。本发明所述的栽培方法,在种植蔬菜的同时,完成盐碱土的土壤改良,改良时间短,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7337650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358893.2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盐碱地改良快速栽培装置及其栽培方法,属于盐碱地治理技术领域。一种盐碱地改良快速栽培装置及其栽培方法包括采土组件、滤水件和充气件。滤水件内具有与外界连通的腔体,滤水件的一端安装在采土组件上。采土组件伸入土壤内并相对地面运动以在地面开设放置槽,且带动滤水件滑入放置槽。滤水件上具有用于接收采土组件排出的土壤的放置面。土壤中的水经过放置面进入腔体内。至少两个充气件的一端位于腔体内,外界空气进入充气件内,以使充气件膨胀,并使腔体靠近放置面的内壁远离腔体内的水。
-
公开(公告)号:CN115643993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406481.7
申请日:2022-11-10
Applicant: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滨海盐土降盐培肥的方法,夏季种植水稻,在水稻收获后,利用水稻秸秆与禽畜粪便作为饲料在收获后稻田中堆放形成蚯蚓床养殖蚯蚓;水稻种植前一个月收获1/2~2/3量的蚯蚓,并将剩余蚯蚓、蚯蚓床连同蚯蚓粪翻入滨海盐土进行改良。本发明技术方案根据稻田种植和蚯蚓生长养殖规律,以及结合滨海盐土降盐培肥的需求从而提出的一套高效生态的土壤改良方式,经田间试验可知,本发明具有经济和生态效益高,管理简便和技术操作易掌握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195137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011231527.7
申请日:2020-11-06
Applicant: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株能够拮抗稻瘟病菌和产γ‑聚谷氨酸的菌株。该菌株为贝莱斯芽孢杆菌SS‑20,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日期为2020年10月26日,保藏号为CCTCC NO:M2020637。该菌株具有拮抗稻瘟病菌和产γ‑聚谷氨酸的能力,可应用于植物病害防治、微生物肥料、食品防腐保鲜、医药、环保等领域,具有十分巨大的应用价值和市场开发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603555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0975344.4
申请日:2021-08-24
Applicant: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上海哈玛匠实业有限公司 , 哈玛匠(上海)果蔬专业合作社
IPC: C05G3/8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质炭基氨基酸土壤调理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玉米芯生物质炭75‑87%;玉米秸秆生物质炭10‑20%;黄腐酸1‑5%;聚谷氨酸0.1‑1.0%;甘氨酸0.1‑0.3%;亮氨酸0.1‑0.3%;脯氨酸0.01‑0.14%;酪氨酸0.01‑0.14%;苯丙氨酸0.01‑0.11%。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生物质炭基氨基酸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与调理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生物质炭基氨基酸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能够激活微生物活性,提升地力,其中聚谷氨酸可以大幅度提升土壤保水性能,黄腐酸、氨基酸能够促进作物生长,特别能够提高种植果蔬中的糖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278698B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1610227987.X
申请日:2016-04-13
Applicant: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态循环农业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大棚生态循环种养盐碱地修复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大棚生态循环种养方法,在大棚中养殖羊,将羊的排泄物经过微生物发酵后作为饲料喂养蚯蚓,并将羊的排泄物和蚯蚓的消解物作为肥料种植农作物,将生长后农作物作为饲料饲喂羊。本发明还进一步提供了该种大棚生态循环种养方法在盐碱地修复上的用途及一种生态循环种养大棚。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大棚生态循环种养盐碱地修复方法,能够有效改善了动物的生存环境,提高了畜禽产品和玉米等农产品的产出质量,生产出真正的绿色农产品,并能有效改良盐碱地土壤地力,有效抑制设施大棚土传病害,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12167182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1214937.0
申请日:2020-11-04
Applicant: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上海蓝汇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稻田蚯蚓网箱养殖系统和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水稻田中,水稻种植淹水前在靠近田埂10‑50cm处放置网箱,所述网箱沿着田埂排列,所述网箱内含有养殖土,所述养殖土包括土壤和有机肥,所述土壤和有机肥的重量比为1:0.1‑1;所述养殖土上覆盖有机废弃物,所述水稻田中水稻距离网箱的距离为10‑80cm,投放蚯蚓种苗后开始养殖,保持养殖土含水量为20‑80%。采用本方法养殖蚯蚓经济效益更好、管理方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