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种植土改良方法
    6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158307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573429.6

    申请日:2021-12-2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土壤改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种植土改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种植土土壤进行深耕200‑400mm,并进行翻耕除草,后均匀加入有机肥,有机肥的用量为1‑1.8吨/亩,后得到初步种植土;在初步种植土中加水,加水至土壤湿度为60‑70%,后加入改良剂,进行翻耕、整地后得到初步改良的种植土;将初步改良的种植土采用薄膜覆盖,薄膜每间隔2‑3米处开设边长为3‑5mm的正方形出气口,10‑20天后去除薄膜,得到改良后的种植土;改良剂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高岭土30‑40份、硅藻土10‑20份、泥炭5‑10份、聚丙烯酸钾1‑3份、聚乙烯醇1‑2份、酵母菌2‑4份、天然表面活性剂0.2‑0.4份;本申请的种植土具有透气性好的优点。

    植物扦插架及使用该植物扦插架的扦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27042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573379.1

    申请日:2021-1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植物扦插架及使用该植物扦插架的扦插方法,涉及植物扦插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培养箱,所述培养箱内部用于填装营养土;至少两组V型弹性件,两组所述V型弹性件相对平行间隔设置,两组所述V型弹性件相对一侧用于与插穗周壁相抵,所述V型弹性件穿出培养箱;至少一组所述V型弹性件套设有透水隔土层,所述透水隔土层埋置于营养土内。随着插穗的生长,插穗内径增加,且插穗周壁分别与两组V型弹性件外壁抵紧,而V型弹性件本身具有弹性回复的能力,故对插穗有反作用夹固作用,向导蓄槽内蓄积营养液,则有助于涵养插穗。本申请具有改善插穗与培养基土之间的密接程度,增强插穗的稳固性,有利于插穗生根,并具有改善插穗生长情况的效果。

    一种利用连翘持续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45551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011541461.1

    申请日:2020-12-23

    Abstract: 一种利用连翘持续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在处理之前先对土壤进行改良,从而使连翘能够在不同程度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进行生长,之后将连翘种植于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配合使用功能微生物和物理化学材料,能够彻底将重金属从土壤中移除或清除,其治理成本低、周期短,可实现城市土壤污染的可持续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中连翘种植两年后,土壤中Cu、Pb、Zn单位面积去除量分别可达到172.5mg/m2、222.9mg/m2、567.1mg/m2,处理效率高,在第四年土壤中Cu、Pb、Zn平均含量已经低于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较传统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场地用时更短。

    一种绿植结构及绿植展示架
    6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189478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0981668.4

    申请日:2020-09-17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立体绿化应用领域,提供了一种绿植结构及绿植展示架,所述绿植结构包括:蓄水件,用于蓄水;种植主体,用于种植绿植;其中,种植主体为顶部种植主体和侧壁种植主体中的一种或者顶部种植主体与侧壁种植主体的组合;顶部种植主体设置在蓄水件上,并通过吸附结构伸入到蓄水件的内部;侧壁种植主体设置在蓄水件下方,蓄水件以滴灌方式对侧壁种植主体进行灌溉。通过喷淋的方式对顶部种植主体进行灌溉,避免了人为灌溉造成增加劳动程度和灌溉均匀性差。通过吸附结构伸入到蓄水件的内部,有效对水分进行调控。本发明优点:结构简单,灵活移动、重复利用、适用能力强,灌溉均匀,使用寿命长,有效缓解城市内涝。

    一种牡丹组培苗离体生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88777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883317.X

    申请日:2020-08-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牡丹组培苗离体生根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1)将牡丹种胚培养长出的不定芽转接至WPM基本培养基中添加0.5‑5mg/L GA3+0.05‑0.5mg/L BA+1‑3mg/L CK的培养基中培养;2)将伸长的不定芽转入0‑4℃培养箱预处理4‑14天;3)将预处理后的不定芽转接至WPM基本培养基中添加0.5‑5mg/L多效唑+300‑600mg/L脯氨酸+30‑300mg/L间苯三酚+1‑5mg/L IBA的培养基中诱导生根。本发明的方法案不定芽可在35‑45d左右发出根源基,生根率可达80%以上,植株健壮,移栽存活率高,因而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便携式树木胸径测量装置
    6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895886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683902.5

    申请日:2020-07-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便携式树木胸径测量装置,其通过主体框架将该便携式树木胸径测量装置整体定位在与地面距离特定高度以及与待测量树木相距特定距离的位置处,以便于测量人员通过操作把手上相应的控制机构就能够远程地对待测量树木进行自动化的胸径测量,其能够方便测量人员在野外难以触及树木的情况下实现对树木的长距离自动化测量,并且该装置质量轻和体积小,便于随时随地携带到野外环境中进行测量,此外该装置采用具有良好韧性的涤纶材料对树木进行自动伸缩环绕测量,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树木胸径测量的自动化程度、效率和准确性。

    基于转录组测序开发的牡丹EST-SSR引物及其开发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81250A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610854186.6

    申请日:2016-09-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95 C12Q2600/13 C12Q2600/1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转录组测序开发的牡丹EST-SSR引物及其开发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牡丹的成套EST-SSR引物,由A和B组成,所述A为Primer 1,所述B为Primer 2至Primer 6这6种引物对中的6种引物对、5种引物对、4种引物对、3种引物对、2种引物对或1种引物对;Primer 1至Primer 6的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至SEQ ID No.12所示。本发明为牡丹遗传图谱构建、牡丹种质鉴定、牡丹育种、牡丹遗传多样性分析、牡丹亲缘关系分析和牡丹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了技术支持。

    一种获得牡丹单条染色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57375B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410648397.5

    申请日:2014-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得牡丹单条染色体的方法,通过显微切割技术获得,该方法通过选取减数分裂时期的牡丹细胞,经过样品液制备、镜检、转膜、压片分散牡丹染色体等步骤,得到样品;再用高端激光显微切割系统,通过准备收集管、上样、寻找和选定目标染色体、调节激光参数、目标染色体划线、激光切割进而成功得到牡丹花粉母细胞中完整的单条染色体,且染色体之间没有相互污染,为下游研究做好铺垫。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