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761360A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811654056.3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长春工程学院
IPC: C02F3/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质净化、生态修复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生态沉床系统。其包括:箱体,设置有若干透水孔;填料,设置于所述箱体内,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营养土层、滤料层和透水反滤层;若干天然水草,种植于所述填料内;若干人工水草,与若干所述天然水草交错排布。本发明的生态沉床系统布置效率高、水草存活率较高,净水去污能力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930247A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811033501.4
申请日:2018-09-05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E02B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线式渠化河道的自适应性生态修复方法。所述自适应性生态修复方法包括:基于所述直线式渠化河道的河相关系,利用深槽偏移比来确定河道的深潭中心位置;基于所述河相关系,利用统计公式或经验公式确定河道内的深潭-浅滩序列的间距和个数;根据确定的深潭中心位置,按照所述深潭-浅滩序列的间距确定下一个深潭中心位置,并将确定的两个深潭中心位置之间的中心处确定为浅滩位置;在确定的深潭中心位置和浅滩位置处分别进行深潭和浅滩的结构设计。与常规的河道治理相比,本发明的方法主要有以下特点及优势:维持河道稳定性;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增加地貌多样性;为生物多样性提供自然基础;丰富河流自然景观。
-
公开(公告)号:CN108797775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393121.5
申请日:2018-04-2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3F5/103 , C02F1/001 , C02F1/28 , C02F3/301 , C02F3/32 , C02F3/34 , C02F9/00 , C02F2103/001 , C02F2201/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雨水净化调蓄系统,该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植草沟、景观型净水调蓄池和出水植草沟;所述进水植草沟的沟渠横断面为三角形,底部填充砂石,边坡上种有草皮植被,顺着水流方向沿所述进水植草沟间隔设置若干组灌木丛,用于截留固体废弃物;所述景观型净水调蓄池由砂石坑改造而成,所述景观净水调蓄池的底部和四周池壁均以砂石为主形成砂石层,底部的所述砂石层上铺设煤渣层和/或麦饭石层,所述景观型净水调蓄池内还包括水生植物;所述出水植草沟的沟渠上种有草皮植被。该系统雨季可调控雨水,通过砂石渗透、植物和微生物系统净化雨水;旱季雨水外引用于河道补水、农田灌溉等;利用现有的砂石坑,成本低、施工简单且节约土地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08396706A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810296071.9
申请日:2018-04-0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固化河床土壤的生态减渗方法、固化土和生态减渗结构。所述方法包括:对河床进行清淤疏浚,开挖部分土体,平整开挖后的河道并压实;筛除原河床开挖的土中的卵砾石,将河道原土、粘土和石灰按照77:22:1的质量比均匀混合,将混合土壤平铺于河床;配置土壤固化剂稀释溶液;将土壤固化剂稀释溶液均匀喷洒到混合土壤中;将土壤固化剂稀释溶液和混合土壤拌合均匀,用刮平机械刮平后立即压实,构筑成减渗体;在减渗体上部铺设细粒土作为上垫层,在该上垫层上部铺设一层无纺布;在无纺布上部铺设卵石并压实。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使用的天然材料在自然界中均大量存在,且易于取得,同时大量利用了原河道开挖的土体,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07227716A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710528248.9
申请日:2017-07-01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生式挡土墙生态护岸结构,其包括水体岸坡和设于水体岸坡的临水面的挡土墙,挡土墙包括由天然木材拼接而成的木框结构、由下向上依次设于木框结构内的基础层、过渡层、生态土层以及坡面植被;其中,常水位不高出过渡层,生态土层包括在上下分层铺设的植生土层、以及平铺在植生土层之间的若干生物枝条,植生土层顶部设置坡面植被与水体岸坡的原岸坡平顺连接;其结构满足护岸稳定性要求,且植生土层具有抗水流冲刷能力;不会阻断水体、土体内部物质交换,为岸坡生物提供生存空间,完善水体岸坡的生态系统;木框结构为水中生物提供生存场所和营养,促进了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提高;其适用于水体岸坡防护和满足墙体稳定性、生态修复性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2128734A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1010586547.6
申请日:2010-12-14
Applicant: 北京师范大学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1N1/14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不同土层深度土壤溶液自动采样器,它是由采样管、抽吸装置、采样室和仪器控制室组成。它们之间的位置连接关系是:采样管上的主干管与抽吸装置下部相连通;抽吸装置通过安装其上的进水管与采样室相连;仪器控制室的步进电机通过同步带轮与采样室的转轴相连接,从而实现转轴的旋转。所述采样管由主干管和侧管组成;所述抽吸装置是真空泵;所述采样室由进水管、转轴、采样座和采样杯组成;所述仪器控制室主要由步进电机、步进电机控制器和蓄电池组成。本发明不仅能实现不同土层深度土壤溶液采样具有代表性,而且能保证取样的准确度,并能实现高度自动化。它在野外土壤采样技术领域里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209797586U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822275355.8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长春工程学院
IPC: C02F3/3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质净化、生态修复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生态沉床系统。其包括:箱体,设置有若干透水孔;填料,设置于所述箱体内,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营养土层、滤料层和透水反滤层;若干天然水草,种植于所述填料内;若干人工水草,与若干所述天然水草交错排布。本实用新型的生态沉床系统布置效率高、水草存活率较高,净水去污能力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986835U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720784632.0
申请日:2017-07-01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植生式挡土墙生态护岸结构,其包括水体岸坡和设于水体岸坡的临水面的挡土墙,挡土墙包括由天然木材拼接而成的木框结构、由下向上依次设于木框结构内的基础层、过渡层、生态土层以及坡面植被;其中,常水位不高出过渡层,生态土层包括在上下方向上分层铺设的植生土层、以及平铺在植生土层之间的若干生物枝条,植生土层顶部设置坡面植被与水体岸坡的原岸坡平顺连接;其满足护岸稳定性要求,且植生土层具有抗水流冲刷能力;不会阻断水体、土体内部物质交换,为岸坡生物提供生存空间,完善水体岸坡的生态系统;木框结构为水中生物提供生存场所和营养,提高了生物群落多样性;其适用于水体岸坡防护,满足墙体稳定性、生态修复性要求。(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876178Y
公开(公告)日:2007-03-07
申请号:CN200620122738.6
申请日:2006-07-25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E02B3/12
Abstract: 该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梯形充沙管袋软体排,属水利护岸工程领域。该软体排的形状是具有一条斜边的梯形,软体排三条直角边分别平行和垂直于水流方向,该斜边与水流方向呈一个交角。该软体排由复合土工布及在其上缝制的充沙管袋组成。这些充灌了泥沙的管袋在排布上形成框格状,起压载作用。软体排的排边上设有充沙管袋和供另一块软体排排边的充沙管袋嵌入连接用的滑槽,该滑槽的宽度等于充沙管袋周长的1/2。当水下岸坡高低起伏较大时,通过梯形排体的调节作用,使得水下排体的排边保持整齐,可节约成本;采用滑槽设计,使得水下排体的搭结施工更加方便、准确、牢靠,为提高铺排质量、节省施工时间创造了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211690401U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922121567.5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态控渗固床系统以及防渗墙结构,其中防渗墙结构包括低下截渗结构以及出露墙体结构。地下截渗结构沿河道宽度方向上插入河道的侧坡,从而稳定了河床防止河床下切,地下截渗结构包括若干截渗件,所述截渗件的远离河道水面的一端成型在河道的不透水层或基岩层,所述截渗件沿水位上升方向延伸至河道常水位高度,避免了对沿线河道采取的防渗层铺设设施,无需为加设防渗材料而对对河道基体或原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出露墙体结构与所述地下截渗结构靠近所述河道水面的一端连接设置,且所述出露墙体结构沿所述水位上升方向露出于所述河道常水位。满足滨河带植被发育需求,营造一定的景观水体。(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