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脉内外天井联合采准的浅孔留矿嗣后充填采矿方法及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4000877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272207.0

    申请日:2021-10-29

    Abstract: 一种脉内外天井联合采准的浅孔留矿嗣后充填采矿方法及结构,本方法沿矿体走向交替布置矿房与间柱,在脉内间柱和下盘脉外施工脉内外天井,脉内天井贯穿整个阶段,脉外天井高度为阶段高度一半,相邻矿房的采准工程不共用;沿竖向将矿房内待采矿体划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矿体回采时,人员等通过脉内天井进出采场,上部矿体回采时,通过脉外天井和脉内天井上段进出采场;矿房端部布置充填回风井,新鲜风流通过脉内外人行天井、采场联络道进入采场,污风通过充填回风井排至上阶段回风系统;与相关技术相比,采用本发明采矿方法进行急倾斜破碎薄矿脉开采,能够大幅提高矿石回采率、生产效率和作业安全性,降低工程维护费用,改善通风效果。

    一种絮凝剂无机械动力高效制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828186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1291741.6

    申请日:2021-11-0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絮凝剂无机械动力高效制备装置,包括进料箱、回料箱及储料箱,其中进料箱内设有进料漏斗、进水口、回水出口及溢流出口,回料箱设有溢流出口、回水进口及回料箱回料口,储料箱设有储料箱进料口及出料口,三个箱体之间通过管道连接,利用清水泵及若干阀门控制溶液流动。本发明结构简单,可以在无机械动力搅拌下,通过电能、重力势能及动能之间的转换,实现水体在全部区域的循环流动,进而达到絮凝剂溶液高效制备的目的,同时储料箱的设置实现了不间断出料的功能,具有搅拌效果好、电能损耗低、工艺简单,连续作业及对絮团结构损伤低等优点,对矿山充填作业中絮凝剂溶液的制备工艺具有极强应用价值。

    一种纤维编织网增强尾砂固化充填结构及其充填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2523801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324118.1

    申请日:2020-11-2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编织网增强尾砂固化充填结构及其充填工艺,充填体内包含若干层纤维编织网,所述纤维编织网的边界与采空区周边岩壁固定连接,所述纤维编织网间隙充填尾砂充填料固化形成充填体。本发明在矿山充填工艺领域创新性地利用抗拉强度高的复合纤维增强材料连接成网铺设采空区,从而增强尾砂充填体力学性能,应用过程中施工方便便捷,可以有效的减少水泥等胶凝材料的损耗,在提高固化强度的同时显著地降低综合充填成本,特别适用于采场暴露高度较小的进路式和上向分层式采场充填,是一种经济效益好、限制条件少的尾砂充填方案,提高了矿山采空区的尾砂充填体整体性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推广价值。

    一种上下皆存在高阶段大跨度采空区的残留顶柱的回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96366B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1811219213.8

    申请日:2018-10-1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下皆存在高阶段大跨度采空区的残留顶柱的回收方法。首先将残留顶柱上方高大采空区进行一步废石‑尾砂胶结和二步尾砂非胶结充填构筑人工假顶;再将残留顶柱下方高大采空区依次进行一步废石‑尾砂非胶结和二步尾砂胶结充填形成作业平台,并预留回采空间。采用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对残留顶柱自下而上逐层回收,回采至最后一层时,改用进路充填法隔一采一回收。本发明采用充填法处置高阶段大跨度采空区,保障其间残留顶柱回采的安全性;利用采空区内冒落的废石与浓缩后的尾砂,以非胶结充填为主进行采空区处置,最大程度地降低充填成本;采用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和进路充填法,进一步提高回采效率、控制采场暴露面积、减少损失贫化。

    一种上下皆存在高阶段大跨度采空区的残留顶柱的回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96366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219213.8

    申请日:2018-10-1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下皆存在高阶段大跨度采空区的残留顶柱的回收方法。首先将残留顶柱上方高大采空区进行一步废石-尾砂胶结和二步尾砂非胶结充填构筑人工假顶;再将残留顶柱下方高大采空区依次进行一步废石-尾砂非胶结和二步尾砂胶结充填形成作业平台,并预留回采空间。采用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对残留顶柱自下而上逐层回收,回采至最后一层时,改用进路充填法隔一采一回收。本发明采用充填法处置高阶段大跨度采空区,保障其间残留顶柱回采的安全性;利用采空区内冒落的废石与浓缩后的尾砂,以非胶结充填为主进行采空区处置,最大程度地降低充填成本;采用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和进路充填法,进一步提高回采效率、控制采场暴露面积、减少损失贫化。

    一种薄矿脉预裂削壁充填采矿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35996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067459.2

    申请日:2016-02-0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C41/22 E21F15/00 F42D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矿脉预裂削壁充填采矿法,在薄矿脉与拟削壁上盘或下盘围岩分界面钻凿预裂孔,实施预裂爆破,矿脉与削壁围岩分次爆破,分别出矿或充填;如此循环直至整个矿块回采完毕。预裂孔与先期爆破矿体或削壁围岩同期微差爆破,即先起爆预裂孔,然后起爆矿体或削壁围岩。出矿(先采矿时)或充填(先削壁时)后,再二期爆破围岩就地充填或爆破矿体出矿。如此循环直至整个矿块回采完毕。本发明通过在削壁充填法中引入预裂爆破技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薄矿脉矿岩分采,大大降低了薄矿脉开采贫化率,不仅降低了因矿石过度贫化而增加的破碎、提升费用,而且有利于改善选矿工艺指标,减轻尾矿堆放压力,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种采用进路充填采矿法构筑人工防水矿柱的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5735994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069945.8

    申请日:2016-02-0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C41/16 E21F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进路充填采矿法构筑人工防水矿柱的工艺,首先采用上向进路或下向进路回采预留防水矿柱位置矿体,进行高标号胶结充填,形成人工矿柱,待人工防水矿柱达到设计强度指标后,再按正常顺序和工艺回采其余矿体。本发明改变了水体下或水体周围矿床开采时,需留设较大厚度的防水矿柱,造成资源损失的常规开采工艺,首先采用安全性好的进路充填采矿法回采含水层或导水断层附近矿体,充填后形成高强度充填体人工防水矿柱,然后在人工防水矿柱保护下按照正常顺序和工艺回收水体下或水体周围石资源。由于本技术提前回收了防水矿柱,且人工防水矿柱质量可控,提高了资源回采率,也提高了水体下或水体周围矿床回采安全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