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599192B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1810278241.0
申请日:2018-03-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孤岛换流站连接无源电网的功率越限快速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在受控断面的两个换流变的一次侧对受控断面的有功功率进行实时监测,获取实时有功功率值;将所述实时有功功率值发送至孤岛换流站功率越限快速控制中心,利用所述孤岛换流站功率越限快速控制中心判断所述实时有功功率值是否达到预设控制红线阈值;当所述实时有功功率值达到所述预设控制红线阈值时,新能源控制主站根据调控顺序发送功率调节指令至执行站进行分配,通过所述执行站实现有功功率的下降。本发明能够对孤岛换流站的有功功率起到限制作用,可应用于所有经柔直送出的系统,覆盖范围广,相对于风电场或者换流站本身改造,具有实现方便和投资小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890769A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910973722.8
申请日:2019-10-1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新能源调频的电力系统频率偏差的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运行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根据新能源电力系统建立新能源发电机单机模型及同步发电机单机模型;根据新能源发电机单机模型向母线注入功率、同步发电机单机模型向母线注入电磁功率和电力系统负荷吸收电磁功率确定新能源占比;确定新能源单机模型可以平衡掉的不平衡功率;确定同步发电机单机模型需要提供的平衡不平衡功率的调节功率;确定电力系统功率波动后频率偏差。本发明可以在保证计算结果准确性的同时,简化分析计算难度,具有较高的工程适用性,可以有效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9962447A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910106634.8
申请日:2019-02-0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过流保护的短路电流消纳支路退出控制方法及装置。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过流保护的短路电流消纳支路退出控制方法,包括:根据在第一时间获取的短路电流消纳支路中的第一电流,和/或在第二时间获取的短路电流消纳支路中的第二电流,生成短路电流消纳支路退出指令;响应于所述短路电流消纳支路退出指令,控制所述短路电流消纳支路从电网中退出;其中,所述短路电流消纳支路为一并联于母线的分流支路,可控地投入或退出所述电网。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在电力系统中的短路故障隔离后,及时将短路电流消纳支路从电力系统中退出,使得系统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9802366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811584014.7
申请日:2018-12-2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H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直电网安控系统的换流变压器故障措施量计算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当柔直环网双极结构的两极层中的任一个换流变压器故障引起相应的换流器发生闭锁故障时;该换流器所对应的极层为故障极层,另一极层为非故障极层;获得所述闭锁操作产生的故障极层不平衡功率;获得所述非故障极层的转带功率;计算获得切机量;根据所述切机量切送端机组;所述方法及系统通过计算闭锁操作后所产生的不平衡功率以及可用的转带功率,确认切送端机组的切机措施量,同时考虑多种情况下的转带功率,保证柔性直流电网在发生换流变压器故障时其安控系统可以计算得出正确的故障措施量,可以有效保障柔性直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9494692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286435.1
申请日:2018-10-3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H7/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H7/2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取柔直电网直流双极线路故障措施量的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确定直流双极线路Li故障;当直流双极线路故障引起换流器Si_x闭锁时,确定直流双极线路故障措施量;当直流双极线路故障引起换流站Si闭锁时,确定直流双极线路故障措施量;当直流双极线路故障没有引起单极闭锁和单站闭锁时,确定直流双极线路故障措施量。本发明保证了柔性直流电网安控系统在发生换流器闭锁故障时其安控系统可以计算得出正确的故障措施量,可以有效保障柔性直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9378851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259932.2
申请日:2018-10-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取柔直电网中直流极母线故障时措施量的方法,包括:在监测到所述柔直电网中直流极母线发生故障时,根据监测到的柔直电网中的换流器及直流线路的有效位和系统不平衡功率,获取所述换流器及直流线路待调整的故障措施量。该方法获取直流极母线故障时的故障措施量速度快、效率高、时延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柔性直流电网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9327043A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811242988.7
申请日:2018-10-2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华北分部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压源型换流器并网系统内环控制解析传递函数建模方法,方法包括:基于第一假设条件建立考虑电网强度和锁相环动态的电压源型换流器并网系统数学模型;将电压源型换流器并网系统数学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基于第二假设条件,获取电流的内环控制的简化传递函数;根据简化传递函数,将锁相环动态的输出相位表达式具体化,建立考虑锁相环动态影响的电压源型换流器并网电流的内环控制解析传递函数;基于内环控制解析传递函数分析电压源型换流器并网系统内环控制失稳机理并指导参数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09307825A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811257906.6
申请日:2018-10-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086 , G01R31/0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取柔直电网直流单极线路故障措施量的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确定柔直电网安控系统拓扑结构;根据拓扑结构获取柔直电网安控系统故障措施量的计算数据;根据换流器闭锁故障定义柔直电网安控系统故障措施量计算变量;根据计算数据和计算变量获取故障措施量。本发明保证了柔性直流电网安控系统在发生换流器闭锁故障时其安控系统可以计算得出正确的故障措施量,可以有效保障柔性直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3051707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110146412.6
申请日:2021-02-02
Applicant: 山东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流站在交流母线处贡献短路电流分析方法及系统,建立MMC出口处发生单极接地故障的的等值电路模型;确定闭锁后等效模型,采用运算电路分析法,计算故障后的稳态电流,计算暂态阶段的电流,确定换流站在交流母线处贡献短路电流的影响因素。本发明准确考虑闭锁后短路电流,对于短路电流计算较为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3312748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429654.6
申请日:2021-04-2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华东分部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赵兵 , 王琦 , 曹路 , 卜广全 , 李建华 , 郑继涛 , 徐贤 , 龙飞 , 缪源诚 , 周挺 , 郭强 , 裘微江 , 郑志伟 , 安宁 , 仲悟之 , 徐式蕴 , 张鑫 , 罗红梅 , 李惠玲 , 陆晓东 , 骆攀登 , 郝杰 , 刘丽平 , 褚晓杰 , 吴萍 , 蒋彦翃 , 王姗姗 , 王安斯 , 王歆 , 吕晨 , 贾琦 , 陈勇 , 黄东敏 , 张子岩 , 郑帅飞 , 马全 , 樊明鉴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负荷模型的在线建模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仿真建模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采集目标供电区域网络多源负荷数据,并对多源负荷数据以预设的识别规则进行分类,生成分类负荷数据;生成负荷建模基础数据;针对负荷建模基础数据,分析供电区域网络拓扑结构,对各时刻采集的负荷站点所有负荷数据归集整理,综合分析负荷设备类型和占比、马达负荷占比、静态负荷频率特征、分布式新能源类型和占比;采用在线负荷聚合等值算法确定负荷模型参数;根据负荷模型参数,建立负荷模型。本发明实现了常态化负荷分析与建模工作,提高了负荷建模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