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762011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1911077887.3
申请日:2019-11-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爆离心通风机,其包括叶轮、机壳、传动组件和防爆电机,传动组件包括主轴、轴承和联轴器。该防爆离心通风机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机壳的进风口和出风口的第一阻火组件和第二阻火组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防爆离心通风机的防爆方法,其包括:分别在机壳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设置第一阻火组件和第二阻火组件;监测第一阻火组件和第二阻火组件的燃烧;当第一阻火组件或第二阻火组件的燃烧时间达到其相应的安全燃烧时间的45~55%时,发出报警信号并关闭防爆离心通风机的供气。本发明通过设置阻火组件,阻断火焰传播,从而降低爆炸性环境下离心通风机燃爆带来的安全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2755720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1911078515.2
申请日:2019-11-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体吸附冷凝回收系统,其包括:两组吸附装置,其相互并联设置,两组吸附装置的吸附状态和脱附状态交替进行,吸附装置的顶部设有出气口;以及液氮冷凝塔,其气体进口通过真空泵与吸附装置相连接,气体出口与吸附装置的进气口相连接,液氮冷凝塔底部设有液体出口。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气体吸附冷凝回收方法。本发明的气体吸附冷凝回收方法及回收系统利用液氮冷凝塔排出的低温氮气降低吸附装置的温度,减少吸附过热的危险,确保回收效率和回收率,同时延长吸附装置及其吸附剂的使用寿命;充分利用系统内的冷量,实现节能减排。
-
公开(公告)号:CN112107956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910529006.0
申请日:2019-06-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IPC: B01D5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式液氮喷淋器,包括吸附剂罐和液氮喷淋器,吸附剂罐的顶部依次与高温抽气设备、换热器相连,加热设备与液氮喷淋器相连接,液氮喷淋器的液氮接入口与液氮储罐相连接;吸附剂罐的底部连接至加热设备,加热设备还与换热器相连接;液氮喷淋器包括外壳和内胆;本发明还公开了其在吸附剂深度热解析回收系统中的应用。本发明实现了吸附剂的快速热再生、快速降温及解析气的有效回收,延长了吸附剂使用寿命,减轻了企业更换吸附剂成本以及危废处理的成本,节能绿色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08202934B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611169543.1
申请日:2016-12-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储罐的封盖密封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储罐的罐壁与所述封盖之间的第一密封组件,所述第一密封组件包括与封盖相连的密封袋和容纳在所述密封袋内的柔性密封环,所述柔性密封环与罐壁之间以及与封盖之间存在挤压作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密封装置还包括第二密封组件,所述第二密封组件包括下沿与封盖连接、上沿贴合所述储罐的罐壁的环形刚性主体,以及连接在所述刚性主体的内侧面上的容纳有阻燃颗粒物的填充包袋。本发明尤其提供了一种浮顶储罐的浮盘密封装置。本发明提供的密封装置具有提高的密封性能,还可具备自动灭火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304172A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711133476.2
申请日:2017-11-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分散介孔Ag-Al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石油化工领域。其解决了VOCs催化燃烧工艺中现有的贵金属催化燃烧催化剂负载量低,导致反应过程中有效接触较差,同时贵金属催化剂成本高、不抗硫毒等缺陷。本发明以硝酸银和异丙醇铝为原料,过渡金属硝酸盐为助剂,P123为模板剂,引入盐酸、硝酸或磷酸调节酸碱性,通过“溶剂挥发-溶质自组装”方法进行合成反应,最后经过焙烧制备而成的介孔Ag-Al催化剂。本发明制备得到的Ag-Al催化剂对含苯废气具有高的反应活性,在空速为35000h-1的条件下,转化率不低于99%时反应温度低于280℃,其可替代贵金属催化剂用于催化燃烧工艺中。
-
公开(公告)号:CN109126440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710497756.5
申请日:2017-06-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88 , B01D53/8687 , B01D2257/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温安全型催化氧化VOCs治理方法,该方法通过采用一种控温安全型催化氧化VOCs治理装置实现,该方法主要是通过在初始阶段利用导热油间接换热并精确控制导热油温度;待导热油蓄热完成正常运行后,利用导热油热对流原理实现热平衡,或外部提供动力循环导热液体或外部提供动力循环及辅助散热降温等手段实现热平衡,导热油吸收催化反应释放的热量并被新鲜VOCs物料吸收热量维持热平衡及自身持续反应,达到节能稳定运行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4707430B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510096606.4
申请日:2015-03-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D5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罐车装车过程中硝基氯苯废气处理装置,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工艺流程较为复杂、占地面积大、不适用于罐车装车尾气处理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一种罐车装车过程中硝基氯苯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密闭装车集气系统、尾气处理单元,所述密闭装车集气系统包括集气软管(26)、鹤管臂(27)、罐(28)、密封盖(29)和充装管(30),所述尾气处理单元包括旋风分离器(1)、喷淋冷却塔(5)、水罐(14)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可用于罐车装车过程中硝基氯苯废气处理中。
-
公开(公告)号:CN105498439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11005917.1
申请日:2015-12-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IPC: B01D53/02 , B01D53/04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5 , B01D53/02 , B01D53/0462 , B01D53/047 , B01D2257/708 , B01D2259/40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VOCs气体治理的双解吸吸附处理装置,包括吸附罐、一路进气管线、一路解吸管线、一路放空管线、一路真空吹扫管线和一路热氮气吹扫管线;所述进气管线的一端连接VOCs气体输出单元,在进气管线上设置有进气阀;所述解吸管线的一端连接VOCs气体回收系统,在解吸管线上设置有第一解吸阀和真空泵;所述放空管线的一端连接排气烟囱,在放空管线上设置有放空阀;所述真空吹扫管线的一端连通大气,在真空吹扫管线上设置有吹扫阀;所述热氮气吹扫管线的一端连接氮气储罐,在热氮气吹扫管线上设置有第二解吸阀和电加热器。本发明可进行双解吸工作模式,可以定期实现吸附剂的有效彻底再生使活性炭再次吸附能力更强。
-
公开(公告)号:CN105344224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770073.3
申请日:2015-11-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72 , B01D2251/10 , B01D2257/7027 , B01D2258/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苯乙烯废气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苯乙烯废气与高锰酸钾的碱性溶液进行逆流接触,在接触过程中苯乙烯与高锰酸钾的碱性溶液发生氧化反应,反应完成后消耗掉苯乙烯的废气排入大气中。本发明采用高锰酸钾溶液喷淋吸收苯乙烯的工艺流程,能够同时处理炼化企业的苯乙烯物料在公路装车、码头装船以及储罐呼吸等多种场所产生的含苯乙烯废气,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同时流程简单、占地面积小、能耗低,能够达到国家最新环保标准对苯乙烯排放限值的要求,有效减少苯乙烯排放,消除炼化企业苯乙烯作业场所的环境风险和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5228493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110444156.9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催化剂领域,公开了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微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它们的应用。所述复合材料包含氮化铝和微波吸收组分复合材料,能够用于制备微波催化剂。本发明提供的复合材料和微波催化剂具有微波吸收组分负载量大、导热性能好、加热效率高、加热过程中床层温度分布均匀等特点,并且其催化氧化效果好,适用于多种微波耦合催化氧化反应中使用。而且,本发明提供的复合材料及催化剂制备方法简单,适合工业化大规模推广使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