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389302A
公开(公告)日:2013-11-13
申请号:CN201310117995.5
申请日:2013-04-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IPC: G01N21/7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简单快速、高选性、高灵敏性检测爆炸物三硝基甲苯(TNT)的比色方法。其方法是利用阴离子Lewis碱中的阴离子与缺电子性的TNT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阴离子-π复合物,该阴离子-π复合物会导致TNT苯环上的电负性增大,由此可以通过人的眼睛观测检查物的颜色变化或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选择性检测TNT的存在。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排除其它硝基苯类化合物和苯醌类化合物的干扰,对不同状态下存在的TNT都有很好的选择性和灵敏性。本发明可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甚至裸眼来确定颜色变化,无须复杂的装置和专业的技术人员,操作简单快速。
-
公开(公告)号:CN102091654B
公开(公告)日:2012-08-08
申请号:CN201010550908.1
申请日:2010-11-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6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可见光光催化分解水产氢领域,特别涉及膜状结构的有机半导体可见光光催化剂及其制法和应用。该可见光光催化剂是由三层膜组成,第一层:苝酰亚胺衍生物膜层,膜层的厚度为10~30纳米;第二层:苝酰亚胺衍生物与[6,6]-苯基-C61丁酸甲酯的混合物膜层,膜层的厚度为25~45纳米,其中,苝酰亚胺衍生物与[6,6]-苯基-C61丁酸甲酯的摩尔比为4∶1~11.6∶1;第三层:[6,6]-苯基-C61丁酸甲酯膜层,膜层的厚度为3~15纳米。该光催化剂能够在可见光区被激发,在电场的协助下,把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本发明膜状结构的有机半导体可见光光催化剂可用于清洁能源氢气的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2020333A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1010570256.8
申请日:2010-11-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3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级连续式光催化水净化反应器及其水处理方法。本发明的反应器包括接触池、光源模块和开关控制系统;所述接触池的内池壁的多个卡槽内分别对应固定安装有多块可拆卸隔板,可拆卸隔板之间的空间定义为单级处理系统,在每个单级处理系统中安装有包括一个光源排架和其上安装的数量大于1根的灯管的光源模块;在接触池的底部还分别开有进水口、出水口、在线取样口及排污口;在光源排架下方的接触池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曝气管路及曝气石用于鼓气泡;开关控制系统独立控制每一个光源模块中的灯管的开启和关闭。本发明的反应器可用于被污染饮用水、工业废水及城市生活污水中高毒性低浓度的有毒有机污染物及一般有机污染物的深度净化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0493713C
公开(公告)日:2009-06-03
申请号:CN200610113350.4
申请日:2006-09-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3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可见光光催化剂领域,特别涉及分散吸附于载体上的类氢醌体构筑非氮铁配合物的可见光光催化剂和用途。该催化剂为类氢醌配体和Fe3+离子形成的配合物,其中,类氢醌配体与Fe3+离子的摩尔比为100∶1~1∶100;所述的类氢醌为同时具有氢醌单元或含有氢醌单元和具备邻位羧基单元的功能分子。该催化剂能够在可见光照射下有效催化H2O2分解为OH自由基。可逆转化的类氢醌结构能够驱动中心铁离子在两相中穿行反应,避免了一般Fenton反应中Fe3+导致的H2O2的无效分解,该催化剂活性高,寿命长,能广泛应用到羟基自由基引发的烯烃聚合反应、水体中的含氯、硫、氮水溶性有机有毒污染物分解和芳香环的羟基化反应。
-
公开(公告)号:CN119972144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058181.1
申请日:2025-01-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IPC: B01J27/24 , B01J23/755 , B01J35/39 , C07C253/30 , C07C255/53 , C07C255/5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催化制备酚或醚类化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表面羟基化处理的氮化碳材料和含镍元素的化合物的存在下,可以在不添加有机胺类牺牲剂的情况下有效光催化活化水或醇,实现卤代芳烃与水或醇的交叉偶联反应。该催化方法能够在温和的条件下利用可见光进行反应,并能显著提高卤代芳烃转化成酚或醚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95429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227501.1
申请日:2025-02-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IPC: C02F1/72 , C02F1/3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高选择性氧化处理水体中有机膦酸盐的异相光芬顿方法,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在由光催化剂与铜及H2O2组成的异相光芬顿反应体系中,实现了对羟基乙叉二膦酸(HEDP)的高效、高选择性氧化为正磷酸盐。本发明的异相光芬顿反应体系在6分钟内,可使HEDP的降解率高达97%,表现出优异的反应活性。本发明方法在共存竞争底物存在下仍能保持对HEDP的选择性氧化能力。且本发明的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可回收性和稳定性,经多次循环使用后仍保持良好的活性,显著降低了环境影响和处理成本,增强了经济可行性。本发明方法还展示了一定的普适性,适用于多种类型的光催化剂及不同形态的铜,均显示出较高的正磷酸盐产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37134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310922878.X
申请日:2023-07-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IPC: C07C315/02 , C07C317/04 , B01J23/7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合成的铁氧化物高效生产二甲基砜的方法,以合成的铁氧化物作为反应表面,常温常压流动体系下,可将二甲基硫醚高效催化氧化为二甲基砜。产物容易收集,且无其他副产物产生。本发明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原料易得且成本低廉,可实现催化剂的重复有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408123B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111681066.8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氮化碳基镍单原子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氮化碳基镍单原子材料包括氮化碳及以单原子级分散的形式负载于氮化碳骨架中的镍金属。本发明使用高结晶性的氮化碳分子,减少氮化碳骨架中的缺陷位点,从而减少光生载流子的复合。同时本发明采用后合成方法,即突破以往高温煅烧方法缺点的限制,采用合成温度更加温和的水热沉积方法在较低温度下合成出单原子分散的氮化碳基镍单原子光催化材料。本发明方法成本低、稳定性高、原子利用率高,可以批量生产,能够在温和的条件下利用可见光将炔烃类化合物以高选择性和大于99%的氘代率转移氢化(氘化)合成烯烃(氘代烯烃)类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18649706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682496.9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IPC: B01J31/16 , C02F1/58 , B01J31/22 , B01J35/39 , B01J35/53 , C02F103/34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催化剂制备技术领域和环境治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降解水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复合型光热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合型光热催化剂包括光热核结构,所述光热核结构的表面包覆有固体Lewis酸催化剂,所述光热核结构选自具有光热转换效应和锚定金属离子双重功能的材料,所述固体Lewis酸催化剂选自能够催化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水解的固体Lewis酸催化剂。在使用时,固体Lewis酸催化剂能够选择性催化水体内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水解,能够避免催化剂被水体中的其他共存污染物干扰,同时,光热核结构在太阳光等光源的照射下,能够提高水体的温度,进而提高水解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527087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310158295.4
申请日:2023-02-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进行动态微液滴光化学反应的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动态微液滴产生组件和光反应器组件;动态微液滴产生组件包括:喷雾器、底座以及中部开有喷雾孔的液滴收集件,底座和液滴收集件分别密封于喷雾器的两端,液滴收集件上设置有液滴收集槽、气体入口和液体出口,气体入口的设置位置高于液体出口;光反应器组件包括透光的微液滴光反应室,微液滴光反应室用于容纳连续产生的动态微液滴,微液滴光反应室的下开口与液滴收集件密封连接,微液滴光反应室上设置反应气体出口,反应气体出口适于连接外部气体分析仪器。本发明实施例的进行动态微液滴光化学反应的装置,能够同时实现动态微液滴的模拟及光反应的引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