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01031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112642.6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矿用自适应机械能补氧呼吸内循环式轻质长效自救器,涉及个体防护技术领域,包括内循环气路系统、复合净化系统以及机械能按需补氧系统;所述内循环气路系统包括密闭壳体、柔性亲肤硅胶半面罩、呼吸管路、呼吸单向阀、储气仓;所述复合净化系统包括净化仓、三层复合吸收床、通气阀;所述三层复合吸收床用于过滤人体呼出气流的CO2、水汽、热量、气溶胶;所述机械能按需补氧系统包括氧气瓶、机械式自适应减压阀、压力表、开关、补氧口、补氧仓;所述机械式自适应减压阀按照氧气的最佳流量配比,实现对人体吸入气流的自适应机械能按需补氧,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自救器适应性差、舒适感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380207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371445.X
申请日:2023-04-1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半导体应变片落尘监测装置及方法,装置:壳体顶板的中心开设有粉尘沉降口,并设有腔室盖;落尘监测腔室设置在壳体的内部,其上开口端与粉尘沉降口相互连通;落尘监测腔室的左侧板底部开设有腔室连通孔,并设有腔室通断控制装置;落尘监测腔室的右侧板下部设有供伸缩杆滑动通过的导向通孔,并利用直线伸缩机构驱动刮板滑动;落尘监测腔室底板中心安装有柔性基底,半导体应变片安装在柔性基底的下部;落尘收集腔室在壳体的内部,其底板中心装配有落尘质量天平,其右侧上部开设有粉尘进料缺口。就去:打开腔室盖进行监测作业;利用半导体应变片实时采集柔性基底的应变量信号,并获得落尘质量。该装置及方法能够有利于实现落尘监测的自动化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16297061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122670.X
申请日:2023-02-1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散射穿戴式总尘和呼尘同步实时监测仪,气流吸入及粉尘稀释系统用于吸入场所内的粉尘气流,并将气流分路后使一部分粉尘气流直接进入光学检测系统,另一部分经过过滤形成洁净气体,作为稀释气流,并且在光学检测系统内,稀释气流在粉尘气流周围形成一个环形保护套结构,其不仅能对处于中心的粉尘气流进行稀释,获得更精准的检测结果,而且这种形式能防止粉尘气流分散在检测仪内,这样对光学检测系统的污染较小,从而能持续保持光学检测系统的检测精度,实现长时间持续监测效果,另外本发明通过实时压差变化表征两条气路流量的变化,进而对稀释倍数进行实时调整,最终保证总尘和呼尘浓度的检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726729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930729.8
申请日:2023-07-2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原位MOF化立构复合聚乳酸微/纳纤自供能滤膜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步骤如下:采用微波辅助合成法和模板法相结合,制备形貌均一、尺寸稳定ZIF‑8纳米晶,并通过电喷雾‑静电纺丝相结合方法将ZIF‑8分散液与左旋聚乳酸(PLLA)/右旋聚乳酸(PDLA)共混溶液进行共纺,制备原位MOF化立构复合聚乳酸微/纳纤自供能滤膜。所制备的原位MOF化立构复合聚乳酸微/纳纤自供能滤膜具有可调控的串珠和介孔形貌,以及ZIF‑8赋予的高比表面积与表面活性,使其表现出高过滤性能、优异摩擦电输出性能和良好的自清洁能力,在个体防护与智能监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295156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268236.2
申请日:2023-03-2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作业场所落尘沉积厚度监测装置及方法,包括监测主体、云服务器及可视化客户端;监测主体中的应变式位移传感器用于记录粉尘沉积平台的垂直位移;超声波发射及接收器用于对粉尘沉积平台上的粉尘厚度进行测量;温度及湿度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粉尘沉积平台内的温度及湿度;各个传感器将采集的数据反馈给云服务器,云服务器计算发送波形以及回波的互相关函数并且识别和相关函数的峰值,计算绝对延迟,当监测主体受干扰发生振动时,通过补偿温湿度对声速的影响,并根据应变式位移传感器记录粉尘沉积平台受振动影响发生的相对位移,将该位移作为校正因子,校正振动带来的误差,从而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实现了对落尘厚度的实时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087042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122673.3
申请日:2023-02-1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1N1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粉尘沉积量空间分布实时监测系统及方法,首先对粉尘沉积量实时监测单元进行校正,获得各个单元的校正系数并上传至云端服务器;利用校正好的多个监测单元实现作业场所内多个监测点粉尘沉积量的实时连续监测,并且依据粉尘沉积量实时监测单元内GPS位置传感器进行定位标记,实现不同监测单元相对位置的标记,将不同监测单元采集的数据上传至云端服务器。建立粉尘沉积量空间分布实时监测数据库,实现实时监测数据的上传,云端存储以及数据调用;云决策平台依据不同位置监测单元的粉尘沉积量实时数据以及监测单元的温度,湿度,地面风速,相对位置的相关参数信息依据深度学习空间预测模型实现作业场所全空间尺度的粉尘沉积量的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597724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507903.8
申请日:2023-05-0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微型气旋结构除尘过程的可视化实验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微型气旋结构、发尘系统、粉尘收集装置、粉尘监测系统和粉尘测试与分析系统。本装置能够获取不同粉尘(种类与粒径分布)、不同产尘量、不同风量等工况与不同排气管高度和直径等结构变化条件下的粉尘分布特征。通过粉尘分布的定量信息,结合微型气旋结构内部的粉尘从顶部排出与在底部沉积等定量信息,分析该装置中气旋的形成与主要影响规律,分析该装置的除尘效率、尤其是对不同粒径粉尘的捕集效率,发掘气旋与除尘效率的内在联系,揭示微型气旋结构除尘机理,确定合理的微型气旋结构参数以提高其除尘效率,为扩展旋风除尘的应用范围及其工业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629515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68236.2
申请日:2023-03-2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作业场所落尘沉积厚度监测装置及方法,包括监测主体、云服务器及可视化客户端;监测主体中的应变式位移传感器用于记录粉尘沉积平台的垂直位移;超声波发射及接收器用于对粉尘沉积平台上的粉尘厚度进行测量;温度及湿度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粉尘沉积平台内的温度及湿度;各个传感器将采集的数据反馈给云服务器,云服务器计算发送波形以及回波的互相关函数并且识别和相关函数的峰值,计算绝对延迟,当监测主体受干扰发生振动时,通过补偿温湿度对声速的影响,并根据应变式位移传感器记录粉尘沉积平台受振动影响发生的相对位移,将该位移作为校正因子,校正振动带来的误差,从而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实现了对落尘厚度的实时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970400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310124756.6
申请日:2023-02-1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超长效过滤用摩擦自供电立构复合聚乳酸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通过还原技术制得铜纳米线,并将其粘附在聚乳酸无纺布表面制得电极膜,随后通过PLLA和PDLA的立构复合以及静电纺丝得到高取向立构复合聚乳酸纳米纤维膜,最后将其组装成摩擦自供电立构复合聚乳酸纳米纤维膜。该聚乳酸纤维过滤膜的抗拉强度为18~21 MPa,表面电位为6~16 kV,Tg温度为52.42~54.58℃,PM2.5的过滤效率为98%~99.9%,PM0.3的过滤效率为95%~99.5%,细菌过滤效率为99%以上,具有高力学性能、高表面电位、高耐热性、抗菌性和长效过滤作用的特点,延伸可生物降解材料在空气过滤领域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424847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121138.1
申请日:2022-02-0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降温服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纤维冷传导及蒸发吸热的冰‑水‑气相变降温服,包括降温服本体,所述降温服本体上嵌设有冰‑水相变低温源,所述冰‑水相变低温源主体为冰袋,所述降温服本体由吸水蒸发吸热层、金属纤维冷传导吸热层和柔性亲肤透气吸汗层复合而成;该基于纤维冷传导及蒸发吸热的冰‑水‑气相变降温服无需任何动力源,真正实现了零能耗吸热降温,低碳环保,适用于对防爆、机电设备功率等有严苛要求的作业场所;且在无动力系统情况下,整套降温服重量得以大大减轻,穿戴更为舒适方便,不干扰日常作业。本发明设计新颖,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具有便捷易穿戴、降温效果好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