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133645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506295.4
申请日:2015-08-18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内置格构立柱的竖井主体结构及其逆作式构建方法。常规竖井逆作法附加工程较多,破坏主体结构外周的防水系统。本发明包括竖井围护结构,具有一定的插入比;竖井围护结构内圈为主体侧墙,主体侧墙内的竖井中设置有互相垂直的、多层水平的井内横梁和井内纵梁,对应每层井内横梁和井内纵梁平面设置有中板,井内横梁和井内纵梁相交处设置有井内框架立柱;主体侧墙内设置有一并浇筑的侧墙格构柱,井内横梁和井内纵梁位置处设置有一并浇筑的井内格构柱。本发明型式简明,受力合理,实施性强且易于实施,可满足竖井逆作法的实施要求,又真正实现了在逆作法前提下竖井主体结构外周防水卷材的无损全包敷设,提高了竖井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212376679U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2020424072.X
申请日:2020-03-30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FRP板与蜂窝铝芯的长距离隧道通风隔板,所述通风隔板横向设置于斜井内,将斜井分为上部的进风道和下部的出风道;通风隔板为FRP板与蜂窝铝芯组成的复合板,复合板由三层材料组成,上下面层为FRP面板,中间层为蜂窝状铝芯强化层,使用结构胶结剂进行连接;通风隔板下方为钢结构支撑龙骨架,上部为支撑悬杆。本实用新型采用斜井分隔式通风技术,利用承压效果好且自重轻的隧道通风隔板,解决长大隧道由于地形限制及设斜井时坡度等因素而引起的通风困难的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220137U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621221618.1
申请日:2016-11-14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3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并分析填土钢管桩沉降及应变特性的实验装置,包括硬质模桶、加载平台和桩钢管;加载平台安装于桩钢管顶部,桩钢管插入硬质模桶内部;加载平台底面安装有百分表,桩钢管表面自上而下间隔布置若干个应变片,所有应变片均通过导线接入应变测试仪。本实用新型可模拟多种工况下钢管桩的沉降现象,可根据不同情况设置不同的尺寸、不同的参数、不同的荷载、不同的土体含水率、不同的地层介质等,各工况之间方便快速转换,可测量多种参数指标,测试结果真实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204898717U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20621524.2
申请日:2015-08-18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置格构立柱的竖井主体结构。常规竖井逆作法附加工程较多,破坏主体结构外周的防水系统。本实用新型包括竖井围护结构,具有一定的插入比;竖井围护结构内圈为主体侧墙,主体侧墙内的竖井中设置有互相垂直的、多层水平的井内横梁和井内纵梁,对应每层井内横梁和井内纵梁平面设置有中板,井内横梁和井内纵梁相交处设置有井内框架立柱;主体侧墙内设置有一并浇筑的侧墙格构柱,井内横梁和井内纵梁位置处设置有一并浇筑的井内格构柱。本实用新型型式简明,受力合理,实施性强且易于实施,可满足竖井逆作法的实施要求,又真正实现了在逆作法前提下竖井主体结构外周防水卷材的无损全包敷设,提高了竖井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203271767U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1320284033.4
申请日:2013-05-23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道掘进机洞内基础结构。隧道掘进机需要在洞内完成始发、接收及步进等,以保证掘进机能够在不拆解的情况下连续施工。本实用新型包括洞室内设置掘进机始发段和接收段基础结构;始发段基础结构设有弧形底面,两侧预埋掘进机走行导轨;接收段基础结构设有弧形底面或平底导坑:弧形底面结构在二次衬砌仰拱内侧设混凝土垫层并预埋导轨;平底导坑结构在二次衬砌仰拱内侧设中央纵向拉通的导坑。本实用新型在尽量小的洞室空间内完成了掘进机洞内施工,结构受力合理,经济适用,有效缓解了隧道掘进机在阶段性始发和接收时对洞室端墙立面所产生的冲击和扰动,有利于掘进机的精确始发和接收定位,也有利于隧道结构整体的安全、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222362437U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21097792.4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渣场泥石流防治结构,包括渣场、拦挡坝、排导槽及消能池。拦挡坝设在渣场的上游,且拦挡坝的部分顶面向下凹陷形成可供渣场上游的泥石流穿过的溢流口,并在坝身设置泄水孔。消能池设置在渣场的下游,排导槽设置在渣场的顶部且沿拦挡坝至消能池的方向延伸,平面形状为直线或大半径曲线形式。排导槽的上游端通过护坦与拦挡坝的溢流口连通,排导槽的下游端通过渣场挡墙与消能池连通,以使渣场上游的泥石流经溢流口排出后经排导槽导流至消能池内,进而排导至渣场下游自然沟道中,此方案可以避免泥石流与渣场的渣土混合导致渣土成为泥石流的物源进而加剧泥石流现象的问题出现,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泥石流对下游区域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219993744U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21506985.6
申请日:2023-06-13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F16/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温高压热水隧道防突止水组合器结构。超高温热水隧道施工过程中,突涌水可能会喷涌,存在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孔口管通过法兰盘固定安装于注浆孔钻孔位置处,止水器的钻头至钻杆部分设置于孔口管的钢管内,钻头设置于注浆孔末端;法兰盘与钢管一端固定连接;钻杆与钻头连接的一端设置有止回阀;钻杆另一端通过法兰连接有管体,管体另一端通过法兰连接有三通导流器;管体上连接有高温高压闸阀;三通导流器上连接有自动控制蝶阀,自动控制蝶阀另一端设置有排渣口。本实用新型可通过球阀加注低温冷水对高温热水进行融合,并通过排渣口将高温热水和钻孔渣体引至安全区域,排放安全可控。
-
公开(公告)号:CN219932186U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20860826.X
申请日:2023-04-17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隧道纵向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止水带,第二止水带,遇水膨胀橡胶条以及柔性层。本公开提供的上述方案,通过在第一混凝土层和第二混凝土层之间的间隙内设置柔性层,当地层发生沿隧道轴向拉伸、挤压等外部作用时,由于柔性层本身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因此,第一混凝土层和第二混凝土层在间隙处可以通过挤压柔性层产生形变,减轻了第一混凝土层和第二混凝土层在间隙处的摩擦或膨胀,此时第一混凝土层和第二混凝土层之间具有一定的活动变形能力,从而使得第一混凝土层和第二混凝土层的连接部位处不会出现应力集中,避免出现较大的内力导致连接部位处开裂受损。
-
公开(公告)号:CN215477240U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21600325.5
申请日:2021-07-14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石油钢储罐结构,具体为:防水衬砌结构设置于隧洞最外侧与围岩相连接,隧道洞室内侧为钢板焊接而成的密封钢储罐,防水衬砌结构和钢储罐之间设置疏水减震的橡胶垫层;若干锚杆预埋于衬砌结构内,并穿过橡胶垫层;钢储罐罐体与锚杆对应位置预留出开口,用于插入连接钢筋,连接钢筋与锚杆使用接驳器连接,并在连接钢筋的另一端使用密封螺帽固定;隧道最低点处间隔设置有起排水作用的漏水管道,漏水管道汇集于纵向设置的的集水管道。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大规模的油料储藏,具有隐蔽性好,稳定性强、不易受到破坏,抗震能力高的特点,同时还能有效实现结构排水和漏油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214169181U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022819270.9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富水红砂岩地层基坑水位监测的测斜管,所述测斜管包括两节双层管,双层管包括透水外筒和透水内筒,两节双层管衔接处通过外部的连接外筒连接;连接外筒对应的透水外筒和透水内筒上不开孔,其余部分的透水外筒和透水内筒上设置有透水孔。本实用新型将水位管及测斜管合二为一,减少了因布点钻孔造成的工程成本,同时也解决了富水红砂岩地层中,红砂岩遇水泥浆化进入管体造成堵塞的问题。将土工布设置于管段内部,有效避免了设置于管段外部容易脱落、易被破坏的情况。而且,该装置多采用拼装连接,土工布、透水内筒等部件受到损坏可以更换,装置可重复利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