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氧化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497435B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0810057568.1

    申请日:2008-0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氧化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制备金属氧化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乙醇或以表面活性剂为溶质的乙醇溶液中分散碳纳米管得到溶液A;b)在乙醇中溶解可溶性金属盐得到溶液B;c)在所述溶液A中加入脲得到溶液C;d)在所述溶液C中加入水,使水与乙醇的体积比为1∶25~1∶12.5,得到溶液D;e)在所述溶液D中加入所述溶液B得到溶液E;f)将所述溶液E在100-150℃回流2-20小时,得到金属氧化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前驱物;g)将所述前驱物在隔绝氧气的环境中,从20-25℃按照1℃/分钟的速率加热到350℃-400℃,并保持1小时,得到金属氧化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该方法制备的金属氧化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可作为储能器件电极材料应用。

    一种硅碳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944596A

    公开(公告)日:2011-01-12

    申请号:CN201010241954.3

    申请日:2010-0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碳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硅碳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含有硅源、碳源的溶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球形颗粒;其中,所述碳源为含碳的高分子聚合物;2)将所述球形颗粒在非氧化性气氛下进行烧结,得到所述硅碳复合微球。该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可大规模生产,实用化程度高,且得到的硅碳复合微球集成了硅碳复合材料及多孔材料的优点,改善了硅基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存在的循环性差、库伦效率低的问题。

    氟硫酸亚铁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935072A

    公开(公告)日:2011-01-05

    申请号:CN201010263949.2

    申请日:2010-08-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正极材料氟硫酸亚铁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硫酸亚铁锂是按照包括下述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的:向反应容器中加入FeSO4·xH2O、LiF和溶剂,混合,得反应溶液;再将所述反应溶液加热至200-350℃进行反应,得到所述氟硫酸亚铁;其中,所述FeSO4·xH2O中的x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所述溶剂为含有至少一个羟基的醇或聚乙二醇。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原料丰富、易得,适宜大规模生产,实用化程度高,且得到的氟硫酸亚铁锂为纳米颗粒,实际容量高,可直接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使用。

    一种多孔碳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905876A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910086134.9

    申请日:2009-06-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碳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多孔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非氧化条件下,煅烧海藻酸、海藻酸钠、海藻酸钾、海藻酸锂、海藻酸镁和海藻酸钙中的至少一种,得到多孔碳的前驱物;2)将上述步骤1)得到的多孔碳前驱物用水或酸溶液处理,得到湿的多孔碳;3)将上述步骤2)得到的湿的多孔碳进行干燥,得到多孔碳。本发明的多孔碳作为电化学电容器的电极材料使用时,由于多孔碳中具有丰富的多级孔结构和氧官能团,能够充分利用结构中的表面积,并提供了额外的赝电容,从而使该多孔碳具有更高的容量、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和电化学稳定性。制备方法绿色、环保,非常适宜于大规模生产。

    金属/金属氧化物的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770868A

    公开(公告)日:2010-07-07

    申请号:CN200910076220.1

    申请日:2009-0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金属氧化物的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金属/金属氧化物复合物的是按照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的:a)在以表面活性剂为溶质的水溶液中分散可溶性金属盐得到液体A;b)调节所述液体A的pH值为7-14,将得到的沉淀分散在极性溶剂中得到液体B;c)在所述液体B中分散可溶性金属盐得到液体C;d)在所述液体C中加入水,得到液体D;e)将所述液体D在50-250℃加热2-20小时,得到金属/金属氧化物复合物的前驱物;g)将所述前驱物在含有氧气或隔绝氧气的环境中,进行退火处理,得到金属/金属氧化物复合物。该方法制备的金属/金属氧化物复合物可作为储能器件电极材料应用。

    富勒烯类纳米管的电化学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15973C

    公开(公告)日:2005-08-24

    申请号:CN02150518.7

    申请日:2002-1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82Y30/00

    Abstract: 富勒烯类纳米管的电化学制备方法主要是:首先把富勒烯类物质的甲苯溶液加入到一定比例的乙腈溶液中,在恒定电场的作用下,形成带有负电荷的聚集体,然后利用电化学方法,使该聚集体沉积到多孔模板的纳米孔洞中,从而形成富勒烯类纳米管。通过调控电化学参数可得到结构可控的实壁纳米管和多孔壁纳米管。纳米结构的直径可由所用多孔模板的孔径进行调控,晶体结构可通过退火得到改善。利用本发明不仅可以制备结构和尺寸可控的富勒烯类纳米管,而且可得到高度有序的阵列。

    富勒烯类纳米管的电化学制备技术

    公开(公告)号:CN1500717A

    公开(公告)日:2004-06-02

    申请号:CN02150518.7

    申请日:2002-1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82Y30/00

    Abstract: 富勒烯类纳米管的电化学制备技术主要是:首先把富勒烯类物质的甲苯溶液加入到一定比例的乙腈溶液中,在恒定电场的作用下,形成带有负电荷的聚集体,然后利用电化学方法,使该聚集体沉积到多孔模板的纳米孔洞中,从而形成富勒烯类纳米管。通过调控电化学参数可得到结构可控的实壁纳米管和多孔壁纳米管。纳米结构的直径可由所用多孔模板的孔径进行调控,晶体结构可通过退火得到改善。利用本发明不仅可以制备结构和尺寸可控的富勒烯类纳米管,而且可得到高度有序的阵列。

    一种三重氧化法制备沥青基硬碳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3033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489083.5

    申请日:2024-10-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重氧化法制备沥青基硬碳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沥青作为碳前驱体,与金属氧化物、环氧树脂和葡萄糖混合均匀,得混合料;(S2)混合料在含氧气氛下预氧化,得到预氧化的前驱体;(S3)将预氧化的前驱体研磨,在惰性气氛下,升温热处理进行预碳化;(S4)将预碳化的物料使用酸溶液浸洗,并过滤后烘干;(S5)将烘干后的物料在惰性气氛或者碳氢气体气氛下高温碳化,得硬碳材料。本发明利用成本效益高且技术成熟的沥青作为主要原料,通过在沥青前驱体的预氧化过程中加入金属氧化物、环氧树脂和葡萄糖作为供氧剂和补充碳源,有效提升了沥青前驱体的氧化程度,从而显著增强了硬碳材料的储钠能力及初次库伦效率,以及循环稳定性。

    一类界面高熵的层状氧化物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899433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926326.0

    申请日:2024-07-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界面高熵的层状氧化物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正极材料的化学式表达为NaNixFeyMnzAaBbCcDdO2,其中x+y+z+a+b+c+d=1,a+b+c+d≤0.1,且a>0、b>0、c>0,d≥0,其中,A为Y、Zr、Nb中的至少一种,B为镧系元素或者Ta、W中的至少一种,C、D为第四五周期过渡金属元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过程简单,适宜规模化生产。本发明通过调节掺杂源的加入顺序,利用了第四五周期过渡金属元素倾向于表面偏析的特点,通过痕量多元素掺杂构筑了界面高熵尖晶石结构,并且各掺杂元素分布均匀,增强材料的界面结构稳定性,有效地提高材料的循环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