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75944B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1910283160.4
申请日:2019-04-10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B01L7/00
Abstract: 一种模拟聚焦太阳能高热流密度的肋片电加热装置由若干片外置式肋片(1)、电绝缘层(2)、电加热镀膜(3)、吸热壁面(4)、填充绝热层(5)、电流导线(6)、直流电源(7)组成。外置式肋片(1)起到增强吸热壁面(4)热流的作用。在电流导线(6)通电时,电加热镀膜(3)在0‑200W/cm2及更大范围内调节热流密度,加热外置式肋片(1)和吸热壁面(4)。每个外置式肋片(1)及吸热壁面(4)的加热功率可通过直流电源(7)独立调节。外置式肋片(1)间的填充绝热层(5)可确保热量全部被吸热壁面(4)吸收。外置式肋片(1)沿高度向吸热壁面(4)方向截面为等截面或者变截面,利于外置式肋片(1)产生的热量被吸热壁面(4)吸收。
-
公开(公告)号:CN110075944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283160.4
申请日:2019-04-10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B01L7/00
Abstract: 一种模拟聚焦太阳能高热流密度的肋片电加热装置由若干片外置式肋片(1)、电绝缘层(2)、电加热镀膜(3)、吸热壁面(4)、填充绝热层(5)、电流导线(6)、直流电源(7)组成。外置式肋片(1)起到增强吸热壁面(4)热流的作用。在电流导线(6)通电时,电加热镀膜(3)在0-200W/cm2及更大范围内调节热流密度,加热外置式肋片(1)和吸热壁面(4)。每个外置式肋片(1)及吸热壁面(4)的加热功率可通过直流电源(7)独立调节。外置式肋片(1)间的填充绝热层(5)可确保热量全部被吸热壁面(4)吸收。外置式肋片(1)沿高度向吸热壁面(4)方向截面为等截面或者变截面,利于外置式肋片(1)产生的热量被吸热壁面(4)吸收。
-
公开(公告)号:CN105865221B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610391117.6
申请日:2016-06-03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空气预冷及冬季防冻功能的自然通风干湿联合冷却塔。干冷段和湿冷段沿垂直方向集成布置在冷却塔内,所述干冷段包括干冷冷却单元,设有冷却三角进行空气—循环水间壁式换热;所述湿冷段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配水区、填料区、雨区和集水池,采用空气—循环水混合换热方式。水侧流动系统包括循环水分配系统和预冷系统。本发明能够根据当地气象条件及现场工况等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冷却塔运行模式,包括纯干冷运行方式、纯湿冷运行方式、干湿联合串联运行方式、干湿联合并联运行方式及预冷干冷运行方式,保证冷却塔连续安全高效运行,既可以节水又可以在夏季高温时提供较低的出塔水温,也可在冬季时有效预防干冷冷却单元的冻结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864757B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510303521.9
申请日:2015-06-04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F28D20/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4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蓄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圆柱式结构渐变翅片相变蓄热器,上端面(1)、蓄热壳体(2)、环形翅片(3)、换热管束(4)、相变材料(5)、底面(6);上端面和底面之间采用圆周阵列方式竖直布置多根换热管束,换热管束互相平行等间距;多个环形翅片平行于上端面和底面,并在上端面和底面之间水平布置,每一级的环形翅片与所有换热管束相连,形成封闭通道,里面流动换热流体;蓄热壳体将上端面和底面之间的圆柱体空间包裹起来,里面存储相变材料。所述环形翅片的间距渐变,越靠近底面的环形翅片间距越小,使蓄热器换热温差更趋一致,减少相变材料局部过热以及蓄热容器热应力过高的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6761970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144952.6
申请日:2016-12-13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多台联建机组乏汽冷却系统及多台联建空冷发电机组,针对空冷电站随季节所造成的温度不同及负荷变化,在不同季节采用不同的汽轮机排汽管道布置方式。在夏季机组满负荷运行时,增加一列或多列空冷单元组用于冷却一台机组的乏汽,扩大了换热面积,降低了运行背压,提高了机组热经济性;在冬季环境温度较低时,通过乏汽联箱混合两台机组蒸汽在一座空冷岛进行冷却,该过程增加了蒸汽量维持蒸汽在空冷凝汽器内连续流动保证空冷翅片不受冻延长空冷岛的寿命,同时也能保证机组在较低背压下运行,提高了机组热经济性。本发明通过阀门的开关控制汽轮机排汽管道的布置方式,对空冷岛进行集中优化配置,改造难度小,改造成本低,不产生任何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5865221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391117.6
申请日:2016-06-03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空气预冷及冬季防冻功能的自然通风干湿联合冷却塔。干冷段和湿冷段沿垂直方向集成布置在冷却塔内,所述干冷段包括干冷冷却单元,设有冷却三角进行空气—循环水间壁式换热;所述湿冷段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配水区、填料区、雨区和集水池,采用空气—循环水混合换热方式。水侧流动系统包括循环水分配系统和预冷系统。本发明能够根据当地气象条件及现场工况等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冷却塔运行模式,包括纯干冷运行方式、纯湿冷运行方式、干湿联合串联运行方式、干湿联合并联运行方式及预冷干冷运行方式,保证冷却塔连续安全高效运行,既可以节水又可以在夏季高温时提供较低的出塔水温,也可在冬季时有效预防干冷冷却单元的冻结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783540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245334.4
申请日:2016-04-19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电站冷却系统领域的一种混合通风空冷凝汽器,它包括双曲线空冷塔、水平布置在塔内的空冷凝汽器单元、空冷平台和轴流风机。空冷塔由底部支撑柱周向支撑。空冷凝汽器单元和轴流风机群由空冷平台支撑。冷却空气由轴流风机和空冷塔的抽吸力驱动流经凝汽器管束与汽轮机排汽进行热量交换,换热后经空冷塔排出到大气中。本发明充分利用了空冷塔对空气的抽吸作用,增加了空冷凝汽器进风量,大幅提高了空冷凝汽器夏季散热能力。在空冷塔抽吸能力满足发电要求的情况下,降低轴流风机转速甚至停转,以节约厂用电量。本发明的空冷塔塔体结构取代了空冷岛四周挡风墙,可以有效防止热风回流和空气倒灌现象,改善了空冷凝汽器冷却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5509532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10970186.8
申请日:2015-12-22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节能效果良好的换热装置范围的一种用于电站直接空冷凝汽器的紧凑式翅片管束,其紧凑式翅片管束是适当降低原有直接空冷凝汽器翅片管束的翅片组的翅片高度,得到紧凑式翅片管束;该紧凑式翅片管束包含基管和翅片组两部分,翅片组垂直于基管管长方向,均匀布置在基管两侧,两片翅片间保留一定间隙;高温介质在基管内沿管长方向流动,流动过程中将热量传递给翅片组,同时,冷却介质流过改进的紧凑式翅片管束外的翅片间隙,吸收热量,完成换热过程。本发明通过降低翅片的高度,降低换热器运行过程中冷却介质的流动阻力,提高翅片管的翅片肋效率,提高空冷系统的运行经济性;适合在直接空冷凝汽器的换热器中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174347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410447197.3
申请日:2014-09-03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B01J1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光催化技术领域的用于还原二氧化碳的一种光源逆向布置的多反应表面反应器结构。本装置包括拥有5-40个反应通道的多反应表面反应器,由底座固定于实验装置内,密封装置固定在多反应表面反应器上下两边,通道入口和通道出口分别固定在多反应表面反应器左右两边。紫外光源紧靠通道出口。通过光源的逆向布置,以及在每个反应通道内布置拥有四个催化剂涂层表面的反应表面,有限的光子得以充分利用,光催化反应的效率得以提高,进而提高反应产量。通过改变光源的输入功率和中层圆筒壁面的相对位置,可以得到不同的辐照场。采用对比实验,可以得到反应最优效率时的光源功率和反应表面的位置。该装置提高了反应产量,反应产物甲醇浓度得以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5403068A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510810682.7
申请日:2015-11-20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F28C1/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源利用与工程热物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采用自然通风及复合运行模式的干湿联合冷却塔及其应用。所述干湿联合冷却塔,包括塔体,支撑结构,干冷段,湿冷段和流量分配系统;塔体采用双曲线的形式,由支撑结构支撑在地面之上;干冷段和湿冷段沿垂直方向集成布置在同一个冷却塔内;干冷段位于湿冷段的上方;所述干冷段包括冷却三角和干冷段百叶窗;所述湿冷段包括除水器、配水系统、填料区、集水池和湿冷段百叶窗;所述流量分配系统包括总进出口管道,干冷段进出口管道,湿冷段进出口管道,阀门和循环泵。本发明无需风机耗功、冷却效率高,可以提供较低出塔水温,节约水资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