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48514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765174.0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端口隔离输入串联输出光伏直流汇集变换器及控制方法,该变换器包括:N个光伏阵列、N个原边boost半桥、N个副边半桥、一个多绕组变压器T和一个并网电抗器Lout。本发明针对采用分布式多端口光伏直流升压并入中高压直流电网的应用场合,变换器的原边采用boost半桥单元,输入电流连续、纹波小,适用于光伏发电场合,使用多绕组变压器实现输入侧与输出侧的电气隔离;通过所提的控制方法,对各个原边boost半桥进行独立的MPPT控制,对各个副边半桥进行平均功率控制,所有副边半桥的输出电压能够均衡,避免了器件过压损坏,保证了变换器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8731480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951026.8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2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针状端子SiC功率模块的高功率密度对称分布式Buck‑Boost功率测试样机,属于功率模块测试技术领域。包括功率测试PCB板、功率模块、输入和输出滤波电容组、输入和输出解耦电容组、负载电感、第一半桥驱动控制板、第二半桥驱动控制板和翅片散热器。本发明将功率模块的两个半桥电路通过两组对称的滤波和解耦电容,以及对称分布式的大容量负载电感集中于一块PCB测试板上,同时将驱动控制板垂直连接于功率模块的左右两侧,驱动控制板电流方向与功率板电流方向相互垂直,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功率损耗和耦合干扰,同时在功率模块下方放置翅片散热器,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功率损耗和高频电磁干扰,提高功率密度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707152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934542.X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测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针状端子全桥型功率模块的静态测试PCB连接板,本方法通过PCB板上的模块连接孔组焊接有与被测功率模块的针状端子相适配插拔的金属插座端子,便于针状端子全桥型功率模块与静态测试仪之间的连接,实现了二者之间的可靠灵活连接,也方便更换测试模块,提高测试效率。还通过功率端子与金属插座端子之间形成的功率连接回路垂直于驱动信号端子与金属插座端子之间形成的驱动连接回路,以减小功率连接回路对驱动连接回路的电磁耦合产生的电磁干扰,使得静态测试结果更为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8694131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679062.3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三绕组变压器的隔离型高增益直流升压变换器,属于发电、变电或配电的技术领域。该电路包括: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和第一电容组成的一次侧升压电路,以及第三电感、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四开关管和第五开关管组成的二次侧升压电路。整个电路结构简单,电源输入电流连续,结合了Boost电路及倍压电路升压特性、推挽电路的隔离特性,具有更高的输出电压增益,负载电流连续。第一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第四开关管、第五开关管可以实现零电压开通,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可以零电流关断,无反向恢复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8690610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942908.8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覆铜陶瓷基板厚度的碳化硅功率器件可靠性优化方法和碳化硅功率器件,该方法包括构建待优化的碳化硅功率器件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模型,获取覆铜陶瓷基板的上表面金属铜层在不同厚度下服役可靠性参数以及工作寿命参数;分别确定厚度与各参数之间的变化关系;不断调整上表面金属铜层厚度,直至根据变化关系所确定的服役可靠性参数满足碳化硅功率器件的期望服役可靠性标准以及工作寿命参数满足期望工作寿命标准,从而得到满足可靠性要求的碳化硅功率器件。本发明通过调控覆铜陶瓷基板的铜层厚度,能够降低充放电桩SiC功率模块烧结互连过程中的应力和翘曲变形,减少优化成本与资源,有效提高SiC功率器件的服役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498334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311478671.4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受端交流故障穿越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于解决现有受端交流故障穿越过程中系统功率不平衡、协调能力差等技术问题。方法包括:将发生交流故障的受端换流站确定为故障受端换流站,并通过故障受端换流站生成交流电压故障信号,同时执行功率盈余评估,获得盈余功率值,接着将交流电压故障信号以及盈余功率值传送至交流耗能装置;若故障受端换流站为受端定电压站,则基于交流电压故障信号以及盈余功率值,通过交流耗能装置投入吸收孤岛电网盈余功率;若故障受端换流站为受端定功率站,则通过故障受端换流站根据盈余功率值调整故障受端换流站的功率参考值,并通过交流耗能装置投入吸收孤岛电网盈余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611395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66848.9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率模块及其驱动电压分配电路,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当功率模块中存在多个功率子模块时,将各子模块对应的驱动电压分配子电路统一集成于同一块驱动PCB板上,实现了整个功率模块驱动电压分配电路的一体化设计;PCB板的良好的拓展性有利于功率模块进一步的功能扩展以及结构扩展;整个驱动PCB板通过一次焊接便能完成所有功率子模块的驱动电压分配子电路的安装,避免了复杂的生产工艺,显著地降低了制造的时间与成本。此设计特别适用于大型复杂功率模块,可以简化工艺,减少制造时间和成本,并能拓展功率模块内部结构和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573027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26360.6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Inventor: 吴越 , 程旭 , 周月宾 , 陈勇 , 陈建福 , 高志华 , 何建宗 , 曹安瑛 , 李振聪 , 杨锐雄 , 裴星宇 , 李建标 , 吴宏远 , 赵晓燕 , 刘尧 , 赖嘉源 , 廖雁群 , 顾延勋
IPC: H02M3/3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变换电路及直流变换方法。其中,该电路采用通过输入电路对电源输出的原始电压进行升压或降压,得到输入至所述变压器的第一电压,并通过输出电路基于变压器输出的第二电压为负载供电的方式,基于原始电压的高低设置不同的工作模式,通过控制器控制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的工作模式,达到了一定范围内的高低压都可以通过直流变换电路进行直流变换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提升直流变换电路输入电压范围的技术效果。本发明解决了由于直流变换电路的电压输入范围较小造成的直流变换电路的适用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884162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210486531.0
申请日:2022-05-0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分布式储能型MMC的电池荷电状态预测优化控制方法,建立分布式储能型MMC模型、锂电池模型以及DC‑DC变换器模型;根据所建立的模型,依次进行电流内环控制和功率外环控制;电流内环控制是根据模型预测优化控制手段,得到IGBT开关管T4占空比信号,通过IGBT开关管T4占空比调制准确追踪动态电流参考值;功率外环控制是针对分布式储能型MMC相间、桥臂间和子模块间电池荷电状态差异,建立离散时域预测功率模型,通过负反馈控制生成动态电流参考值。上述方法简单有效,易于模块化设计,能够实现高电平大容量分布式储能型MMC电池荷电状态均衡,并提高系统能量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409198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513041.4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旁路开关性能检测方法、系统、介质和产品,本发明包括按照第一控制指令信号控制待测旁路开关的时间参数检测回路执行时间参数检测操作,生成合闸时间检测值;按照第二控制指令信号控制待测旁路开关的方波绝缘耐压检测回路执行方波耐压检测操作,生成方波耐压测试数据;将合闸时间测量值和方波耐压测试数据分别与预设检测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待测旁路开关的性能状态。解决了现有的技术是无法有效的筛选出具有击穿风险的旁路开关,存在电力短路的风险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可以高效快速的检验旁路开关,确保每台旁路开关不同工况下的合闸时间满足系统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