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面反向散射强度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50159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010552040.2

    申请日:2020-06-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面反向散射强度测量方法。该测量方法包括:通过水下观测系统接收海面反向散射信号;根据所述散射信号,获取平均非相干散射信号;计算所述平均非相干散射信号对应的掠射角散射面积;根据所述掠射角散射面积,采用声呐方程计算海面反射强度。本发明对声源和水听器的要求相对较低,不需要对发射和接收系统指向性进行繁琐的校准。海上实验操作简便,成本较低。且对海域水深要求不高,只需满足基本的声场远场条件和防止多途干扰即可。本发明通过一次测量就能够同时获得较宽掠射角范围内的海面反向散射强度,大大提高了测量效率和准确度。

    海底沉积物声学剖面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8520818U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21203161.0

    申请日:2018-07-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海底沉积物声学剖面测量装置,其装置包括岩芯管、换能器夹持机构、升降机构,所述岩芯管与升降导轨之间由岩芯管定位装置进行固定连接与姿态调整;所述换能器夹持机构与升降导轨之间由换能器定位装置进行固定连接与姿态调整;所述换能器定位装置通过升降导套与升降导轨连接,可沿升降导轨升降;所述升降丝杠上端设置升降手轮,通过摇动升降手轮,实现换能器夹持机构的升降。本实用新型将换能器组通过夹持机构架设于升降导轨上,通过旋转升降手轮带动换能器组升降,可以实现对岩芯管任意截面的测量,岩芯管垂直放置,沉积物充满样品管避免了流塑、软塑或饱含水的海底表层沉积物测量时的流淌,大大提高了测试精度。(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可水耦合岩芯声学参数测试平台

    公开(公告)号:CN208520815U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21205051.8

    申请日:2018-07-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水耦合岩芯声学参数测试平台,其包括:夹持器底座、岩芯管、夹持机构、锁紧机构、换能器,其中:所述夹持机构包括锁紧机构及对称设置的两个夹持器,所述两夹持器将岩芯管抱紧其内,锁紧机构连接两个夹持器,并将其锁紧;所述夹持器侧壁上开设有换能器安装孔,用于安装换能器;夹持器内开设有上下贯通的水腔,所述水腔与换能器安装孔连通;换能器与水腔之间设置换能器密封,岩芯管与水腔之间设置夹持器轴向密封、夹持器径向密封,保证水腔密封。采用通用性设计,体积小,占用空间小,操作方便,大大提高了岩芯管与换能器的耦合性,既可夹持声波换能器对岩芯进行测量,也可以根据需求与其它测试平台相配合对岩芯进行声学参数测试。(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海底沉积声学参数原位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1828545U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1020544265.5

    申请日:2010-09-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底沉积声学参数原位测量装置,包括一个下方为重力取样管的重力取样器、发射换能器、接收换能器和设置在重力取样器的重力取样管上方的内含控制程序的中央控制装置,有至少四个发射换能器和至少四个接收换能器经由支撑架固定于重力取样管上,其中有两个发射换能器对称地设置在重力取样管上部的外侧面上;另外两个发射换能器对称地设置在重力取样管下部的外侧面上;接收换能器均设置于两组发射换能器之间的重力取样管上;并且发射换能器和接收换能器的轴线均与重力取样管的轴线平行。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探测效果明显、增加了探测深度和提高了对不同底质条件的适应性,显著提高了换能器的传播距离,大大节省了探测成本和时间。

    一种基于海底物联网的海底地震监测装置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8705483U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21490574.1

    申请日:2018-09-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海底物联网的海底地震监测装置及系统。该监测装置中海面浮标网络设备与海底网络设备通过锚系连接;海底网络设备与海底地震探测设备通过海底光电复合缆连接;海底地震探测设备为一个或多个;海面浮标网络设备包括卫星收发装置、物联网平台服务器、网络时间服务器和自主供能装置;海底网络设备包括光电分离舱、海底服务器、底锚重块和机械释放器;海底地震探测设备包括多个海底地震计网络节点;多个海底地震计网络节点通过海底光电复合缆首尾依次串接。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或系统,既可以用于海底结构探测,又可以用于地震灾害及海啸预警,且能够实现自主供能、长时序、无值守工作。(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海底沉积物声学特性原位测量的换能器贯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1773092U

    公开(公告)日:2011-03-23

    申请号:CN201020508669.9

    申请日:2010-08-28

    Abstract: 海底沉积物声学特性原位测量的换能器贯入装置,包括发射探杆、接收探杆、框架和贯入驱动装置,其特征是贯入驱动装置是滑轮组合机构的液压贯入驱动装置:包括由液压泵驱动的液压杆,固定于液压杆上端的下动滑轮与上动滑轮,固定在框架上部的三个上定滑轮和固定于框架下部的三个下定滑轮,并有两条钢缆穿过活动压盘中部的两个通孔向上依次绕过两个上定滑轮、上动滑轮和另一个上定滑轮而固定在框架上,向下依次绕过两个下定滑轮、下动滑轮和另一个下定滑轮而固定在框架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贯入效果显著;对海底沉积物扰动小,对换能器冲击小,提高原位测量精度;适合多种海底沉积物底质类型;减低了设备整体高度而增加了在海底的稳定性。

    基于液压驱动贯入的海底沉积物声学特性原位探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1773088U

    公开(公告)日:2011-03-23

    申请号:CN201020508306.5

    申请日:2010-08-28

    Abstract: 基于液压驱动贯入的海底沉积物声学特性原位探测系统,包括框架,发射及接收换能器,换能器贯入装置,其特征是贯入装置是滑轮组合机构的液压贯入驱动装置:包括由液压泵驱动的液压杆,固定于液压杆上端的上、下动滑轮,固定于框架上部的三个上定滑轮和固定于框架下部的三个下定滑轮,有两条钢缆穿过活动压盘中部的两个通孔,向上依次绕过两个上定滑轮、上动滑轮和另一个上定滑轮而固定于框架,向下依次绕过两个下定滑轮、下动滑轮和另一个下定滑轮而固定于框架。本实用新型适合多种海底沉积物底质类型,贯入效果显著,应用范围广;对海底沉积物扰动小,对换能器冲击小,稳定性高,测量精度高;在海底全自动工作而无需实时操控,减少海上调查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