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热炉变压器
    6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242478U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1320136997.4

    申请日:2013-03-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热炉变压器,包括调压线圈、高压线圈、低压线圈、低压引线、散热器,单独的调压线圈、高压线圈和低压线圈均设有主绝缘筒,线圈为同心式排列结构;所述的低压引线由铜排座组成,由铜排连接,油箱三面设置有散热器;所述的调压线圈、高压线圈和低压线圈的排列方式是调压线圈在内部,高压线圈在中部,低压线圈在外部的同心式排列结构;所述的低压引线用铜排连接,铜排窄面对着箱壁;所述的低压出线为铜排板和环氧树脂浇注成一体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减少集肤效应,降低附件损耗,减少变压器的局部过热;减小了不平衡安匝引起的横向漏磁,提高抗短路能力;散热好,漏磁少,产生涡流损耗少,节省能效。

    用于套管电流互感器的拉杆式升高座

    公开(公告)号:CN202008923U

    公开(公告)日:2011-10-12

    申请号:CN201120052291.0

    申请日:2011-03-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套管电流互感器的拉杆式升高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托板、盖板、螺杆,互感器底部设有托板,互感器上部设有盖板,在上部盖板与底部托板之间设有拉紧螺杆。所述的螺杆为三根,呈相互间夹角为120°分布在互感器上部盖板与底部托板之间。所述的螺杆与上部盖板焊接固定,螺杆与底部托板通过螺母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结构不仅降低了制造成本,而且在轴向拉紧力上有所加强,提高了互感器在升高座中的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

    220kV级线圈纠结连续式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2008910U

    公开(公告)日:2011-10-12

    申请号:CN201120052317.1

    申请日:2011-03-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220kV级线圈纠结连续式结构,其特征在于,高压线圈采用纠结连续式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高压线圈采用纠结连续式,安匝平衡最为理想;2)高压线圈绕组匝数较多,采用纠结连续式,填充性好;节约材料成本。

    一种新型拉带结构
    6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008903U

    公开(公告)日:2011-10-12

    申请号:CN201120052284.0

    申请日:2011-03-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在变压器铁心上的新型拉带结构,包括拉带、螺杆、螺栓座套,所述的拉带采用无磁钢板制成,拉带两侧具有一定的折弯角度,拉带两侧分别焊接有螺杆与螺栓座套。优点是:该结构对于铁心的夹紧能力与传统拉带结构相比更强,能够最大限度保证铁心夹件内距尺寸,减少铁心制造公差,减少铁心空载损耗。

    新型变压器定位结构
    6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008898U

    公开(公告)日:2011-10-12

    申请号:CN201120052279.X

    申请日:2011-03-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变压器定位结构,包括下夹件支板、定位圆钢、层压木定位件、环氧树脂、箱底定位用圆管,下夹件支板与定位圆钢焊接,层压木定位件通过箱底定位用圆管固定在箱底上,层压木定位件与定位圆钢之间浇注有环氧树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结构可以更好的将变压器器身固定,加强了器身在运输过程中如火车的起停、公路运输的颠簸、水路运输的摆动等过程的稳定性。通过下夹件支板上的圆钢与箱底的圆管,中间通过层压木定位件,再浇注速干环氧树脂使这种新型的器身定位结构留有较充裕的空间,可以防止变压器的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局部过热现象。

    一种半自动电力安全验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510685B

    公开(公告)日:2018-07-17

    申请号:CN201610017161.0

    申请日:2016-0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自动电力安全验电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下端设有导电金属头,且第一壳体的右侧固定安装步进电机,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腔中部设有蓄电池,且第一壳体的内腔下端设有控制处理器,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控制处理器,且控制处理器电性连接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转轴上固定设有第一螺旋齿,所述第一壳体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限流组件,且限流组件上设有滑槽,所述第二壳体在内腔侧壁上设置有滑轮,且第二壳体通过滑轮与滑槽位置相契合来实现第二壳体与限流组件的套接,本发明结构通过设置的传感器以及步进电机实现验电装置的半自动化过程,大大节省了因目测距离不准确所浪费的时间。

    层次组网的交直流无缝混合全可控灵活配电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86598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241294.2

    申请日:2016-12-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层次组网的交直流无缝混合全可控灵活配电系统及方法,灵活配电系统由多个层次组网的单节点系统构成,单节点系统中灵活配电核心装备包括电能交换器、交流并网型电力集能器和直流并网型电力集能器,交流并网型电力集能器和直流并网型电力集能器均与电能交换器连接;单节点系统中的电能交换器高压侧交、直流接口分别连接在高压交流配电线路和高压直流配电线路上,单节点层次组网后,各节点系统中的电能交换器通过高压交流配电线路和高压直流配电线路实现无缝互联。本发明将实现灵活配电系统层次组网及交直流无缝混合,有效降低有源配电网系统构成的复杂性,并显著提高未来配电网对分布式电源、微电网和柔性负荷等新元素的接纳能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