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792731B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申请号:CN201410781094.0
申请日:2014-12-17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G01N21/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共振光隧穿效应的液体折射率传感器,该传感器包括两个敏感单元、共振腔和衬底;所述敏感单元由具有抛光面的棱镜和低折射率介质层组成,所述低折射率介质层设置在棱镜的抛光面上;两个敏感单元对称设置在衬底上且低折射率介质层彼此相对;两个敏感单元的间隙构成共振腔;本发明利用倏逝波的谐振效应,打破了传统倏逝波测试方法亚波长测试范围的局限,可以测试具有一定尺寸的生物样品的内部折射率信息,同时本发明相较传统的法珀谐振腔、表面等离子共振等方法,具有更高的敏感度和更尖锐的特征峰,为新型折射率传感器的研制提供了新的手段,有助于进一步推动高灵敏度、大测量范围微纳型光折射率传感器的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06946283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202237.1
申请日:2017-03-30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F17/0043 , C01G19/02 , C01P2002/72 , C01P2004/03 , C01P2004/20 , C01P2004/50 , C01P2004/64 , C01P2004/82 , C01P2006/80 , G01N27/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低浓度丙酮气体的锡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是针对丙酮气体检测气敏材料存在低浓度气体无灵敏度、高浓度气体灵敏度低、响应速度慢、选择稳定性差的情况,以氯化亚锡、氢氧化钠、柠檬酸钠、硝酸镨为原料,经反应釜水热合成、微波加热高温热处理、研磨过筛,得到锡基纳米复合材料,此制备方法工艺先进,数据精确翔实,产物形貌好,为片形花状分层结构,片厚度≤30nm,产物纯度好,达99%,材料对100ppm丙酮气敏灵敏度达27,响应时间为2s,恢复时间为36s,对1ppm丙酮气体灵敏度可达1.86,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适宜低浓度丙酮检测,可在检测丙酮气体传感器中应用,是先进的锡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6685263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611026843.4
申请日:2016-11-22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H02N2/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N2/18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能源技术领域的环境能量采集器件,具体是一种基于模态分离技术的带宽可调n×3点阵式振动能量采集器。一种基于模态分离技术的带宽可调n×3点阵式振动能量采集器,包括柔性框架主梁结构、压电悬臂梁和质量块;柔性框架主梁结构为矩形,矩形上面沿该轴线方向顺次开有n‑1个大小相等间距相同的中空矩形孔,共形成n排柔性主梁,其中n≥2;每个柔性主梁上均粘贴固定有数量相同的多个压电悬臂梁;在每个压电悬臂梁的悬浮端均粘附有一个质量块。本发明通过增加或者减少压电悬臂梁的排数n,同时改变压电悬臂梁和质量块尺寸大小,可适时调节系统的有效频带宽度,提高能量采集器输出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振动能量采集器的环境适应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3913486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410144773.7
申请日:2014-04-12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G01N2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AuNPs(纳米金)-PDMS(聚二甲基硅氧烷)复合微薄膜表面应力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具体以PDMS薄膜为基底,使用氯金酸溶液为第一步还原剂进行还原以生成金种。利用膜上已经生成的金种,以葡萄糖和碳酸氢钾作为辅助还原剂,使用氯金酸对复合膜进行第二步还原。利用AuNPs-PDMS复合薄膜作为传感器的敏感元件,PDMS为衬底,采用溅射工艺制备传感器的金电极,完成传感器的制备。本发明所述方法生成的AuNPs-PDMS复合薄膜电导性有明显改善,从而使传感器灵敏度得到提高。而且制作方法简单,为实现微型化、低成本、批量化生产提供了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548610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888044.7
申请日:2015-12-07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G01P1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共振光隧穿效应原理制作的加速度检测器及检测方法;提出了一种利用共振光隧穿效应原理上高分辨率的特点,测量加速度的新型结构的加速度检测器;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共振光隧穿效应的加速度检测器,包括固定框、弹性悬臂梁和质量块,可调光源和光电探测器,利用共振光隧穿效应对质量块微弱移量的变化将会引起透射强度T大的变化量进行检测,以监测到的光透射强度的变化获得位移量大小,实现对微位移量的精确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808770B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410081249.X
申请日:2014-03-07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G01N27/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工程与电子传感技术交叉学科领域,具体是一种癌变细胞早期快速便携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包括呈平行阵列的两个聚二甲基硅氧烷微薄膜电容式生物传感器,数据测量系统,数据传输系统及安装有数据处理软件的PC。检测装置通过检测由电容值表征的细胞表面应力的大小并和正常的人体细胞进行比对完成病变检测和监控。本发明所述检测装置为癌症早期检测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响应快速(低于5min)、结构简单、操作简易、成本低等特点,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和开发前景,ZigBee技术的应用更是对物联网的有益尝试和补充。
-
公开(公告)号:CN103148884B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310058553.8
申请日:2013-02-25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自校正功能的埋入式传感器系统封装方法,该方法采用内部封装和外部封装两个步骤,内部封装将传感器封装在底座和上盖中,并用沥青或水泥构筑成球形,然后放入封装外壳中,将封装外壳密封完成外部封装。封装好的传感器系统为球形,由于其重心在整个结构底部,在配重螺杆的作用下可以使得封装好的传感器在封装外壳内部始终处于监测的最佳位置,实现传感器检测位置的自校正;外部封装为耐高温脆性材料,受外力挤压可破碎,使其内部封装的球形结构完全与被监测的环境融合。
-
公开(公告)号:CN104597116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510078812.2
申请日:2015-02-13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G01N27/72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便携式重金属离子快速检测装置,包括磁弹性检测试纸、微控制器和线圈支架;微控制器连接有数字信号发生器、两个有效值-直流转换器、电源电路、直流偏置电路、按键、蓝牙模块和液晶屏幕;磁弹性检测试纸上设有检测芯片和参考芯片且夹固在线圈支架内,线圈支架上设有两组直流偏置线圈和两组交流激励线圈,检测芯片和参考芯片分别位于两组交流激励线圈覆盖范围内。本发明解决了传统重金属离子检测方法的诸多问题,可对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进行快速检测。本发明装置体积小,便于携带,操作快速简单,方便安全,检测正确性高,检测时间短,不需要专业培训,造价低廉,特别是磁弹性检测试纸价格低廉,可实现现场实时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2865951B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210374699.9
申请日:2012-09-26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速公路路基内部压力检测的压阻式传感器,包括:零点温度补偿电路(101),补偿由于温度引起的零点漂移;灵敏度温度补偿电路(102),补偿温度引起的灵敏度下降;比例电压转换电路(103),为电路提供恒定电流源,减小温度引起的灵敏度的下降,并放大压阻式传感器电桥输出的差模电压;零点校准值存储电路(104)。本发明克服现有压阻式传感器应用中的不足,结合实际使用环境,具有修正传感器输出值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201059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444896.2
申请日:2014-09-03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H01H5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静电斥力和引力混合驱动的新型RFMEMS开关,是一种新型的电容式微机械开关。该开关沿传输线方向等间距的设置了三个固定电极在传输线的下方。当对上下方的固定电极同时施加工作电压时,下方的固定电极在可动桥膜周围形成了不均匀电场,产生静电斥力;上方的固定电极则产生一个静电场,处于其中的可动桥膜受到静电引力。可动桥膜在静电引力和静电斥力的共同作用下,远离下方固定电极并向上移动,最终与悬于可动桥膜上方的信号传输线接触来实现开关的接通。本发明解决了传统依靠静电引力工作时发生的电荷积累的问题,而且也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依靠静电斥力工作时的高电压问题,在提高开关的可靠性的同时增强了开关的实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