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390006A
公开(公告)日:2009-03-18
申请号:CN200780006976.8
申请日:2007-02-2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0028 , G02B6/0006 , G02B6/005 , G02F1/133621 , G02F2001/133622 , H01S5/0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以及液晶显示系统,将以往与液晶显示板一体配置的具有发出红色光、绿色光和蓝色光的激光光源的光源部在空间上与液晶显示面板分离。由此,电源、光学系统以及热源被装载在光源部中,与液晶显示板完全分开。并且,将从光源部发出的激光通过光纤导向液晶显示板。如此,实现可使液晶显示面板大幅度薄型化、轻量化的液晶显示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1360948A
公开(公告)日:2009-02-04
申请号:CN200680051108.7
申请日:2006-11-1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F21V8/00 , G02F1/133 , G02B6/00 , G02F1/13357 , G02B26/10 , F21Y10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02 , G02B3/0056 , G02B6/0028 , G02B6/0066 , G02B19/0028 , G02B19/0057 , G02B26/105 , G02B27/1053 , G02B27/1086 , G02B27/144 , G02B27/145 , G02B27/48 , G02F1/1336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状照明装置及使用其的液晶显示装置,使用激光光源,在大面积上具有均匀的亮度,色再现范围宽,且可抑制斑点噪声。本发明的面状照明装置具备:激光光源,其射出激光;光束扫描部,其对激光进行偏转扫描;平板状的第一导光路,其将由光束扫描部偏转扫描后的激光从端面部射入,并从第一主面射出。此外,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液晶显示面板和上述面状照明装置,该面状照明装置在本液晶显示装置中作为从背面侧对液晶显示面板进行照明的背光灯照明装置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0432821C
公开(公告)日:2008-11-12
申请号:CN200580021538.X
申请日:2005-07-1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37 , G02F1/3532 , H04N9/3129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相干光源,包括:光源单元,具有单根掺杂光纤,并从所述掺杂光纤中发射第一波长的光和第二波长的光;以及波长变换元件单元,包括接收第一波长的光、并发射第一波长的光的二次谐波的第一波长变换元件;以及第二波长变换元件,接收第一波长的光的二次谐波和第二波长的光,并发射具有二次谐波与第二波长的光的和频率的光,其中:第一波长是大约1540nm;第二波长是大约1080nm;以及所述波长变换元件单元接收第一波长的光和第二波长的光,并发射波长大约为450nm的光。
-
公开(公告)号:CN101189548A
公开(公告)日:2008-05-28
申请号:CN200680019457.0
申请日:2006-05-2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G03B2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B21/005
Abstract: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100)在框体上面具备第1开关(3)和第2开关(4),在装置内具备控制第1开关(3)和第2开关(4)的控制电路(18)和光源(19),利用控制电路(18)的控制,使得如果在按压第1开关(3)后经过一定时间后按压第2开关(4),则使光源(19)点亮。由此,按照本发明的显示装置(100),在投射影像前可防止人侵入投射区域,而且可控制不经意的启动。
-
公开(公告)号:CN100378815C
公开(公告)日:2008-04-02
申请号:CN200410087003.X
申请日:2004-10-2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G11B7/0065 , G11B7/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7/131 , G11B7/00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二维受光元件阵列、全息光信息再生装置和记录装置。该全息光信息再生装置对按信号光和参照光的干涉条纹形式在记录媒体上记录的信息进行再生;其中:具有二维受光元件阵列(30),该二维受光元件阵列(30)接受在记录媒体照射参照光而由该记录媒体衍射获得的二维排列的光点列,输出包含记录于上述记录媒体上的信息的再生信号;该二维受光元件阵列具有受光部分(36、33),该受光部分(36、33)以形成与上述光点列对应的受光区域的方式排列多个检测接受到的光强度的受光元件(35、35a)而构成;相对该光点列的各光点(31、32)相应于该光点列的照射位置分配多个受光元件,使用来自多个受光元件的输出信号进行1个光点的光强度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1128870A
公开(公告)日:2008-02-20
申请号:CN200680006354.0
申请日:2006-02-2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G11B7/0065 , G11B7/007 , G11B7/09 , G11B7/24 , G03H1/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7/0065 , G11B7/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存储媒体及光信息装置,即使用于伺服的射束与用于记录再生信息的射束不同,也能使与聚焦及跟踪相关的两者的相对位置关系总是保持一定。光存储媒体包括:既反射具有第1波长的第1射束又反射具有与第1波长不同的第2波长的第2射束的反射面;通过第1射束的射入,信息作为干涉图案被记录,或基于干涉图案的波阵面作为信息而予以再生的信息存储层,在反射面上,形成有可通过照射第2射束而用于跟踪动作或聚焦动作的多个标记或导向槽,在信息存储层,预先局部形成有在照射第1射束时再生,并作为用于补正第1射束和第2射束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基准而予以使用的基准干涉图案。
-
公开(公告)号:CN100358196C
公开(公告)日:2007-12-26
申请号:CN200380103147.3
申请日:2003-11-1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42 , G02B6/4239 , G02F1/3775 , H01S5/0092 , H01S5/02208 , H01S5/02252
Abstract: 一种激光器模块,包括:子支座;固定到子支座表面上的半导体激光器;以及通过粘结层连接于子支座表面的光波导,使得该光波导器件与半导体激光器光耦合。第一凹槽形成在子支座表面上对应于光波导器件入射端面的区域上,第一凹槽平行于半导体激光器的出射端面形成,并且与其具有预定间隔。形成粘结层使得光波导器件入射端面上的粘结层的末端位于从邻接第一凹槽远离半导体激光器的远边缘的位置到第一凹槽的内部的范围内,并且其不会与半导体激光器的出射端面接触。因为粘结层可以位于优选范围内,所以可以抑制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变形造成的耦合错位。
-
公开(公告)号:CN101040225A
公开(公告)日:2007-09-19
申请号:CN200680001008.3
申请日:2006-02-1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G03H1/02 , G11B7/125 , G11B7/0065 , H01S5/0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7/0065 , G03H1/02 , G03H1/0486 , G03H2001/0212 , G03H2222/10 , G03H2222/23 , G11B7/127 , H01S3/0092 , H01S3/025 , H01S3/0405 , H01S3/09415 , H01S3/109 , H01S3/113 , H01S3/1618 , H01S3/1643 , H01S5/02208 , H01S5/02248 , H01S5/062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相干光源及使用了该相干光源的记录再生装置,在进行全息记录再生时,相干光源(21)的振荡波长半值幅Δλ,当设实质的全息尺寸为S、参照光与信号光的实质的交角为θ、振荡波长为λ时,满足Δλ<λ2/(S×2sinθ)的关系,相干光源(21),即使在杂散光产生时,也可以抑制该杂散光所引起的不需要的干涉条纹的产生而稳定地记录和再生全息。
-
公开(公告)号:CN1305183C
公开(公告)日:2007-03-14
申请号:CN200410028219.9
申请日:1996-05-3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37 , G02F1/3558 , G02F1/3775 , G02F2203/60 , H01S3/09415 , H01S3/109 , H01S3/23 , H01S5/0092 , H01S5/02 , H01S5/40 , H01S5/4087
Abstract: 在一个LiTaO3基底1中形成了一些畴反转层3之后,形成一个光学波导。通过对这样形成的光学波长转换元件进行低温退火,便形成一个稳定质子交换层8,其中在高温退火过程中所产生的折射率增大被减少,由此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光学波长转换元件。这样,相位匹配波长变得恒定,谐波输出的变化被消除。结果,对于利用非线性光学效应的光学波长转换元件而言,提供了高度可靠的元件。
-
公开(公告)号:CN1304877C
公开(公告)日:2007-03-14
申请号:CN200410028221.6
申请日:1996-05-3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37 , G02F1/3558 , G02F1/3775 , G02F2203/60 , H01S3/09415 , H01S3/109 , H01S3/23 , H01S5/0092 , H01S5/02 , H01S5/40 , H01S5/4087
Abstract: 在一个LiTaO3基底1中形成了一些畴反转层3之后,形成一个光学波导。通过对这样形成的光学波长转换元件进行低温退火,便形成一个稳定质子交换层8,其中在高温退火过程中所产生的折射率增大被减少,由此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光学波长转换元件。这样,相位匹配波长变得恒定,谐波输出的变化被消除。结果,对于利用非线性光学效应的光学波长转换元件而言,提供了高度可靠的元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