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折射率防蓝光改性环氧丙烯酸酯材料及滤光片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23813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211609258.2

    申请日:2022-12-14

    摘要: 一种高折射率防蓝光改性环氧丙烯酸酯材料及滤光片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I.配制原料组分:改性环氧丙烯酸酯单体60~80重量份;聚氨酯丙烯酸酯单体0‑10重量份;核壳型硒化锌纳米微球溶液3~15重量份;光引发剂1~5重量份;消泡剂0.1~0.5重量份;光吸收剂0.05~0.1重量份。II.核壳型硒化锌纳米微球溶液、聚氨酯丙烯酸酯单体、消泡剂和光吸收剂按所述比例加入到改性环氧丙烯酸酯单体中,搅拌30‑50min,再加入光引发剂,避光搅拌5‑15min,获得产品避光保存。该方法制备的材料可光固化制备成防蓝光涂层,涂层具有固化时间短、可见光透射比高、蓝光防护效果好、膜层牢固度高、节能环保的优点。

    一种多彩变色材料的制备方法
    6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769461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730081.X

    申请日:2023-06-19

    IPC分类号: C09K9/02

    摘要: 一种多彩变色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a.制备氧化钛水溶胶;b.光致变色化合物加入到醇类溶剂中制备光致变色成色体溶液;c.光致变色成色体溶液加入到氧化钛水溶胶中,并加入表面活性剂,得到表面活性剂配体修饰的含光致变色化合物的氧化钛纳米微球。该纳米复合微球内核为氧化钛纳米晶颗粒,外壳包覆表面活性剂,光致变色化合物处于内核与外壳之间的中间层,形成复合多层核壳结构。光致变色化合物选自螺吡喃、萘并吡喃和螺噁嗪类化合物。通过多种光致变色化合物复配及与氧化钛纳米晶粒的协同作用,所制备的变色材料不仅可在紫外光辐射下变色、呈现多种可逆色彩变化,而且可在明暗不同环境防护有害强光或短波蓝光。

    一种光学树脂镜片模具清洗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76873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111606182.3

    申请日:2021-12-24

    摘要: 一种光学树脂镜片模具清洗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称取以下原料:20‑30wt%的醇醚溶剂,5‑10wt%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5‑10wt%的二价酸酯,10‑18wt%的碳酸二甲酯,15‑30wt%的甲醇,0.2‑1wt%的醋酸钠和水余量;将甲醇、碳酸二甲酯、二价酸酯、醋酸钠和水混合搅拌至完全溶解;加入醇醚溶剂,加入pH调节剂调节pH 8‑9,即得光学树脂镜片模具的清洗剂。该清洗剂清洗洁净度高,清洗后不留痕;呈弱碱性,清洗后成型模具表面亮泽、无损伤;水溶液可多次使用,不因放置时间长而发生变性,对环境污染小。

    一种折光指数可调节的防蓝光涂层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85756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211598402.7

    申请日:2022-12-12

    IPC分类号: C09D143/02 C09D5/32

    摘要: 一种折光指数可调节的防蓝光涂层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i.按照以下重量份配比称取原料:80~90份式I所示的丙烯酸酯单体;0.2~2.5份硒化物纳米粒子;0.1~0.5份引发剂;0.1~0.5份紫外吸收剂;0.0~1.0份湿润分散剂。ii.将硒化物纳米粒子、紫外吸收剂和湿润分散剂加入到丙烯酸酯单体中,搅拌15‑40min,加入引发剂,将混合物超声5‑10min使单体和引发剂完全溶解,得到防蓝光涂层材料。该方法制备的涂层材料在保证高透射比情况下,能选择性透过和截止不同波段蓝光,具有可见光透光率高、蓝光防护效果好、膜层牢固度高的优点。

    一种双苯并色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57682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111047297.3

    申请日:2021-09-10

    IPC分类号: C07D311/92 C09K9/02

    摘要: 一种双苯并色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的制备过程如反应式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1)将化合物I‑2与化合物III‑1在樟脑磺酸存在下环合得到化合物III‑2;(2)化合物I‑6与化合物III‑5在樟脑磺酸存在下环合得到化合物III‑6;(3)化合物III‑2和III‑3在二硼酸频那醇酯、碳酸钾和四(三苯基膦)钯存在下进行金属偶联反应得到化合物III‑4;(4)化合物III‑4和III‑6在二硼酸频那醇酯、碳酸钾和四(三苯基膦)钯存在下进行金属偶联反应得到化合物III‑7。